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利用Oracle 8中的多媒体特性,就三库一体化中正射影像数据库、分要素层矢量数据库和格网DEM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主要解决了矢量源数据入库前的组织、DEM数据与ORDimage类型的转换、跨带自动拼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面向对象集成化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要求矢量、影像和DEM数据集成化管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矢量、影像和DEM三库集成的空间数据模型 ,讨论了集成化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该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作为GIS软件GeoStar的核心 ,被用于中国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多数据源、多比例尺的空间数据 ,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DEM数据和MIF河流矢量数据,本文应用OpenGL实现DEM数据与河流矢量数据集成,实现河流区域的3维仿真显示,其中数据采用嘉荫县地区的DEM数据及河流矢量数据。经实验表明,在OpenGL平台下,可以实现DEM数据与河流矢量数据的有效结合,为防汛监测提供很好的显示平台。  相似文献   

4.
摄影测量数据库主要存储和管理数字地图成果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数字矢量地图数据(DLG)、数字影像地图数据(DOM)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DRG)。本文主要介绍了摄影测量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以及应用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阐述《安徽省地图集》中地貌晕渲图的研究和实践。介绍了地貌晕渲制作的技术准备,分析了利用国家1:25万DEM数据库和1:5万DEM数据库DEM数据的获取方法,描述了晕渲制作过程中高程抬高系数的选取、地形高度表的划分及分层设色、生成的晕渲图像与矢量图形的配准问题等。这些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在综合性地图集生产中具有示范性与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以ArcGIS 9、ArcSDE和Oracle9i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为支撑,采用先进的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对包括矢量、栅格以及DEM等各种类型、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实施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阐述了系统技术框架、空间数据存储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及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已有1∶10 000比例尺多源数据(格式为GDB、DEM、DGN)分析,通过编写FME模板完成原始数据库(GDB)-修测矢量(DLG)-更新成果数据库(MDB)三者之间的无缝转换,以及成果数据库MDB的质量检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修测更新入库。整个实现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常规数据库修测更新过程中,必须配备专门的数据平台、操作交互性差及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LiDAR数据的DEM和矢量自动提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LiDAR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潜力巨大.基于TerraSolid软件环境,简要介绍了LiDAR数据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LiDAR数据的DEM和矢量自动提取的相关问题.由LiDAR数据生成的DEM精度较高.但矢量自动提取还未到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维矢量数据在IMAGIS环境下,没有建模区DEM数据,利用等高线半自动赋值重新生成DEM和用等高线给山体建模构建城市三维景观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10.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8,自引:5,他引:53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GIS的核心 ,每一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变革都带来 GIS软件技术的革命。本文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之后结合新一代 GIS软件 Geo Star,介绍了矢量、影像、DEM和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的数据模型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的林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ArcGIS的林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主要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林业GIS应用数据的编辑维护处理、基于B/S结构的林业办公业务系统及信息发布系统等,实现了对林业综合信息的图文一体化交互式管理及林业数据的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2.
移动智能终端正在迅速成为地图服务的增值平台,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GIS地图服务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移动GIS地图服务的特点、形式和模式,提出了一种地图混合服务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了Android平台下地图服务模式的技术开发,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瓦片地图的服务开发模式;最后以客户端移动GIS地图服务演示系统为例,进行了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13.
Web环境下房产测绘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亮  张友静  龚健雅  宋小刚 《测绘科学》2008,33(1):119-121,151
Web环境下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存在诸多技术难点。相对单机及局域网环境,Web环境下的网络响应时间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维可视化的实际效果。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三维建模效率和三维模型数据量两方面入手,在分析现有方法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房产测绘信息特点,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房产测绘信息三维场景实时构建方法、基于模块化和参考复用的三维建模方法,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Web环境下房产测绘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得以实用化。实验系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月表形貌格局和物源特征的耦合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LAM)数据所生成的DEM和基于Clementine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月球主要矿物及部分元素分布图,相对系统地分析了月表形貌特征和岩石分布的空间耦合关系。初步认为,月球上分布西南、东南两条深大断裂,在内部动力、张扭性作用力及外部引力作用下,形成月表U型地貌格局以及月球高地斜长岩、月海玄武岩以及艾肯盆地高FeO异常基性岩分布的物质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需求为导向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详细分析GIS学科特征及社会、经济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GIS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GIS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湖南省信用体系建设要求,研制开发省级国土资源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阐述国土资源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对系统的总体框架、逻辑体系结构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设计,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及其功能应用,并对涉及系统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同步协同GIS中,GIS图形显示的同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GIS图形操作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用XML对GIS图形操作进行描述;研究GIS图形操作封装的基本原理,实现GIS图形操作的封装;根据GIS图形操作封装的结构研究GIS图形操作解析方法,实现GIS图形操作的解析。  相似文献   

18.
邹逸江 《测绘科学》2013,38(3):69-72,76
本文基于空间离散化理论与方法和DEM技术,将城市地表划分成一系列网格单元,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研究城市地表空间位置和综合因素的空间离散化描述、表达以及参数模型化处理机制,创新构建出一个特定的以DEM空间离散化解析函数式表达的、综合顾及城市地表地形特征、下垫面物质形态和人工建筑物等因素的地表产流和汇流模型,实施城市地表产流和汇流的路径以及水流累积量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车载型卫星接收机的双频双圆极化多层圆台型微带天线,通过在微带天线中加入圆台型地面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天线工作在S频段波束宽度和低仰角增益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工作在L频段时,与不加圆台结构的天线相比,H面3dB波束宽度提高了24.7°,低仰角增益(仰角为10°)提高了0.6dBi;E面3dB波束宽度提高了35.1°,低仰角增益(仰角为10°)提高了0.5dBi.该天线结构简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车载卫星接收机收发天线。  相似文献   

20.
To tes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rea symbol design principles, this study examined eye fixations on maps that varied in three areas: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conventional or unconventional design, and chromatic or achromatic presentation.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of associating darker symbols with greater magnitudes on quantitative maps led to shorter fixation on the map legend, and better performance on the overall map-distribution questions from a memory questionnaire given after the maps were viewed. In contrast, the convention of using pattern or hue symbols on qualitative maps resulted in longer fixation on the map body, and poor performance on the overall map-distribution questions. Some evidence of sex difference wa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