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锦明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1,18(3):217-219,222
针对当前数字地图数据库中数据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检测的5方面内容,分别是地理空间数据形式检查、拓扑关系检查、位置关系检查以及逻辑一致性检查。对于不同的检测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检查手段和算法,并完成了数据质量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逻辑一致性是空间数据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数据一致性维护涉及基础地理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和基本农田数据等多个要素类型和多种几何类型,总结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多源数据集成产生的各种拓扑关系情形。结合数据的地理意义,重点研究线线拓扑关系、面线拓扑关系和面面拓扑关系经综合后可能产生的不一致性,提出基于G IS叠置分析和...  相似文献   

3.
检查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空间数据的质量,使更新测量的空间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原有数据融合。基于VB6.0,从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完备性等特性对空间数据进行检查。设计了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程序,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查空间数据质量,通过介绍的方法,可以准确定位出地籍更新测量的空间数据错误,并提示如何进行修改。空间数据质量检查中关键是拓扑关系检查,拓扑关系是否正确关系到GIS建库质量和GIS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朱蕊  胡英男  周滨  严薇 《测绘通报》2014,(3):107-110
由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不同部门往往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对同一地区的数据生产采用了异构的生产环境,导致生产出的数据各有特点和优势,对于同一个地理实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数据源,当空间数据更新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多个数据源描述同一地理实体时,就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本文首先对空间数据更新中多源数据的不一致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分别从几何位置、要素关系和属性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表现;然后分析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坐标系、地图投影、资料应用情况、空间数据误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多源空间数据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王珂  陈彬彬  吴桂平 《测绘科学》2013,38(2):191-193
本文根据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特点,将地理空间中的空间行为进行建模后纳入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框架中。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由数据模型和空间行为模型两个部分组成:数据模型包括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同时将空间行为模型分为两大类,即静态空间行为模型(地理目标间关系)和动态行为模型(地理目标行为)两部分。在此框架提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二进制、XML流等格式文件对该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整合和组织。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持续高效更新存在的问题,将数据同化这一概念和思想引入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目的是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和空间数据库更新的效率。着重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同化的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地理事件-条件-操作GECA(Geographical 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驱动下的基于数据同化的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实践基础上,从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的质量控制以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关联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了土地房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建库中有关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规则的地籍数据拓扑关系高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地籍空间数据库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地籍要素拓扑关系进行了具体描述,提出了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TRVR)。采用ArcEngine组件库,研制了地籍数据检测软件LR_Checker。经大量地籍数据的测试表明,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可明显提高数据检查效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面向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的数据同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持续高效更新存在的问题,将"数据同化"这一概念和思想引入地理空闻数据的更新,目的是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和空间数据库更新的效率.着重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同化"的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地理事件一条件一操作GECA(Geographical 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驱动下的基于数据同化的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测绘》2016,(6)
数据接边质量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项重要质量表征,本文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接边问题为例,提出一种矢量数据接边质量的自动检查方法。该方法利用Arc Engine二次开发平台,基于同名要素之间的位置连续性、属性一致性,完成对相邻要素的接边质量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检查效率高、检查结果准确、图形定位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适合网络RTK基准站间周跳实时探测和修复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基准站坐标已知的特点,反求模糊度的浮点解来探测周跳并确定周跳的范围,最后结合电离层残差组合来修复周跳。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当基准站没有精确已知的坐标时的静态实时周跳探测和修复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处理周跳的能力较强,具有实时探测和修复中长基线的失锁时间较长的周跳,且计算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数据一致性匹配处理技术是空间数据融合中的关键技术。采用方向关系矩阵模型进行空间方向关系描述,讨论了一般情况下的空间方向相似性计算,提出了基于空间方向相似性的矢量数据匹配算法流程。最后,以面状目标为研究对象,以某地局部地区居民地数据为例,对基于空间方向相似性的矢量数据匹配算法进行了试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数据建设是GIS-T的关键过程,合理的数据建设直接影响系统的建设成败。在当前的交通管理运行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数据是论述的重点。进一步地,分别从数据分布、接口设计及数据集成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交通信息化过程中进行数据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相关知识库和数据仓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在矢量地理数据遭受数据拼接或数据更新攻击时,由于不含水印数据点过多,目前的鲁棒水印算法检测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脆弱水印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点定位的矢量地理数据数字水印算法。在鲁棒水印嵌入的同时,利用矢量地理数据坐标点的特征映射生成脆弱水印信息,并根据精度要求采用量化思想进行水印嵌入,实现对每个数据点的篡改定位,从而排除不含水印数据点的干扰,实现对矢量地理数据版权信息的可靠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抵抗数据拼接和数据更新攻击,减少了不含水印数据对水印检测的干扰,提高了水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中巷道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深入分析矿册测量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组成矿井巷道的4种基本元素,然后用C^++语言描述了面向对象的矿井巷道数据模型,并分析了所包含的拓扑关系,矿井测量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开发成功说明了本文所提出了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地组织人防资源和信息,为人防战时指挥和日常演习提供保障,提出了面向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人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依据地理空间数据标准来确定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和命名规则,遵循现实世界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建立必要的几何网络和平面拓扑,提供可行的数据安全性策略和有效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17.
空间数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晞  李伟 《现代测绘》2011,34(3):31-33
空间数据质量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和合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影响空间数据质量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GIS中的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思路,为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球形标靶的固定式扫描大点云自动定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地面激光扫描数据获取速度快、数据量大、测量距离远、专用特殊材料制作的标靶识别距离近、点云定向数据处理相对滞后、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应远距离地形测量的现状,提出了从大点云中(每站1亿点以上)自动探测远距离标靶的点云定向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标靶控制点的工程测量坐标信息,搜索到标靶所在点云环,然后对各点云环进行扇形分区,快速探测标靶,获取标靶中心扫描坐标,最后平差计算扫描仪位置参数和姿态参数,实现点云坐标到工程测量坐标的转换。该方法在普通配置的计算机上得到实现,并成功用于远距离山区地形测量,其中定向标靶半径0.162m,标靶到扫描站距离在180~700m之间。  相似文献   

20.
杨德生  于欢  王学杰  邓飞 《测绘科学》2012,37(5):157-159
在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通过核查后,要求各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比例尺的数据缩编工作以利于成果的各类应用。本文就如何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工作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数据缩编工作的技术路线,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缩编处理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对典型区进行缩编实践,最终得到了满足国家技术指标要求、符合地方实际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