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地质与资源》1994,3(4):320
美国达科他南部利德-莱德伍德多姆地区北布莱克山第三纪浅成低温-深成中温热液金矿床的成因北布莱克山浅成低温热液─深成中温热液Au─Ag矿床,其形成与东西带第三纪(38─62Ma)碱性火成岩侵人体有关。Au─Ag矿床可划分为四种类型:1)片岩容矿;2)火...  相似文献   

2.
戚建中 《江苏地质》1997,21(1):7-11
通过对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围岩、岩浆和构造三方面成矿条件分析,提出该区新生界覆盖地区金属矿产成矿潜力大致为:响水—淮阴一线以北浅覆盖地区主要预期类型为斑岩Cu(Au)、Cu-Mo矿床,金山式、焦家式和玲珑式Au矿,此外可能存在不同生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响水—淮阴一线以南为深覆盖地区,其中埋深在40—500m间的隐伏隆起是现实的找矿目标区,可以预期与宁镇矿集区、铜陵矿集区或利国矿田相类似的各类矿床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成矿元素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层控金矿床。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研究表明, 矿床中富集的元素种类十分丰富, 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 而且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 元素组合相当复杂。除Au 外, Cu、U、Mo、Sb、V、Zn等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的矿体。尤为重要的是, 矿床中铂族元素(PGE)、分散元素(Se、In) 的富集程度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程度, 从而构成特殊的Au-Cu-U-Mo-Se-PGE建造矿床。  相似文献   

4.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十分明显,但与其它层控金矿相床比较,该矿床不仅含矿主岩特殊,而且矿石矿物和元素组合十分复杂,矿床中除Au外,Cu,U,Mo,Sb,V,Zn等元素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矿体。同时,矿床中存在铂族元素(PGE)铟的高异常以及硒的矿化富集体,从而构成了Au-Cu-U-Mo-Se-PGE建造矿床,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喷  相似文献   

5.
已知沿落基山最东边缘的碱性岩内赋存许多种矿床,包括大型金矿床(〉1,000,000盎司)。新墨西哥州林肯县有11个这样的碱性岩中心,其中最大的碱性岩中心赋存诺加尔矿区的各种矿床。该矿区位于新墨西哥中-南部谢拉布兰卡山,矿床分4种类型:(1)含Au矿脉和角砾岩;(2)Ag-Pb-Zn矿脉;(3)Mo-Cu矿点;(4)砂金矿。矿区岩石以安山岩流和塑流角砾岩占优势,有3个浅成碱性岩株侵入其中。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6.
苑丽华 《地质与资源》1997,6(2):159-159
朝鲜Taegok地区碳酸盐岩中金银成矿作用特征Taegok地区发现的Au-Ag矿体,分布在上元古界Sadang-u岩系(碳酸盐岩),可能属于卡林型金银矿床.这种矿体具有如下特征:1.金银矿体产于碳酸盐岩(白云岩)中.2.金银矿体在成因上与辉长-辉绿岩...  相似文献   

7.
德兴式斑岩型矿床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德隆  叶松 《地球科学》1997,22(3):252-256
论述了德兴式斑岩型矿床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德兴铜矿田是比较典型又独具特色的斑岩型Cu(Mo,Au)矿床,银山Cu,Au,Pb,Zn,Ag多金属矿区是比较典型的火山一次火山-斑岩成矿体系,三级断裂(裂隙)系统在不同尺度上控岩控矿、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成矿元素、成矿热流体、成矿热驱动力和成矿空间,并合作围岩“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经转移参与成矿,德 斑放床是构造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三位一体统一的地  相似文献   

8.
共同—疙瘩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点)多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属于Na+-Ca2+-Cl-[SO4]2-型,中—低盐度(5.7%~8.5%),成矿温度为中(偏低)温(225~275℃),压力为75.1~115.8MPa,pH为5.23~6.05,Eh为-0.57~-0.62V,推断Au最可能的搬运形式为[AuCl2]-。可见该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点)为中(偏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Wolyu矿床是Youngdong地区最大的脉状低温热液Au-Ag矿床之一,也是朝鲜第一个赋存于硫银锗矿物之中的富锗Au-Ag矿床。穿切晚石炭纪凝灰岩和石英斑岩(81.5±1.8Ma)的矿脉(78.9±1.2Ma)由分属三个矿化阶段的石英和碳酸盐组成。第一矿化阶段的石英和碳酸盐中含有黄铁矿、贱金属和金银矿。第I矿化阶段的Ag-Au-Ge矿脉的矿物组合随着时间演化发生系统的变化:①石英+黄铁矿;②石英十黄铁矿+银金矿十辉银矿+闪锌矿;③碳酸盐十石英+闪锌矿+银金矿十辉银矿;④碳酸盐+自然金+辉银矿+银硫矿+硫银锗矿+闪锌矿。温度和硫离子活度的计算值为:组合①360~280℃,10 ̄(-7)~10 ̄(-10);组合②280~210℃,10 ̄(-10)~10 ̄(-14);组合③210~180℃,10 ̄(-14)~10 ̄(-16);组合④188~155℃,10 ̄(-17)~10 ̄(-18)。上述数据、金与硫化物紧密共生以及蚀变带中黄铁矿的大量存在都说明了硫离子活度降低和冷却在金的沉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演化成矿流体中氢、氧同位素均显示出系统的变化。在主要的Ag-Au-Ge成矿过程中,随着石英向碳酸盐的转变δD  相似文献   

10.
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三种矿床地球化学类型:Au-As-(Sb)型、Au-Hg-(Tl或U)型和Au-Sb-黄铁矿型金矿床。Au-As-(Sb)型金矿床可以成为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4):307-311
斯列得纳亚帕得马矿床是奥涅加(Onega)地区最大、勘查程度最高的铀-钒矿床。矿石中含有异常高的Au、Pd、Pt、Cu、Mo。矿化产在位于元古代粉砂岩粉砂岩和焉岩之上的钠长石-云母、碳酸盐交代岩中。矿石一般由钠长石、白云石和母组成。主要钒矿物是钒金云母,主要铀矿物是沥青铀矿。确定铜矿和辉钼矿为代表)非常不均一地分布在矿体中。按矿在不管不顾民分可将工春划为碳酸盐型。根据矿石的矿石矿物组成可确定4种矿  相似文献   

12.
叶庆森 《铀矿地质》1994,10(1):46-54
本文研究了符竹溪金-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区岩、矿石微量元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筛选出对符竹溪地区金、锑矿有指示意义的Au,Sb,As,Mo,W,Hg,Pb,Ag,Tl,Bi等10个指示元素。经分析对比,确定其实用性指示元素为Au,Sb,As,Mo,Bi,Hg。利用这些元素的轴向分带规律及比值指标对该矿床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已由探矿工程证实,见到了金品位高达44×10(-6)的矿体,因而扭转了该矿山矿石资源面临枯竭的局面,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对整个符竹溪地区,即矿床边部及外围作了化探选区,选出了3个远景地段:矿床南部竹叶山地段、外围杨家冲地段和田庄湾地段。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鸡冠石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冠石银(金)矿床是铜陵地区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银(金)矿床,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矿床分四个主要成矿阶段:夕卡岩阶段、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对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独立的银、金矿物和含Au、Ag低的硫化物、含Ag硫盐矿物,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晚阶段;矿床的轻、重稀土元素总深度比值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近,反映出二者的同源特征;稳定同位素  相似文献   

14.
湘西浅变质岩系中钨锑金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雪峰弧形构造带内,赋存于元古宇浅变质岩系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种组合为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W-Sb-Au,Sb-Au,W-Au和Au、Sb等矿床成矿系列。各矿床具有相似的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形成规律及成因机制。在元古宇浅变质岩系中控矿构造系统发育的区(带)是金矿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15.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系统和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都含有大量的贵金属这一事实出发,论证了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贵金属的重要性,并论述了Au,Ag在矿物、矿石、矿体及矿床类型中的分布特征及其Cu-Au共生、Pb(Zn)-Ag共生相合对于矿床地质和找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侯增谦 《地球化学》1996,25(3):228-241
选择西南太平洋冲绳海槽现代海底烟囱硫化物矿床、日本小坂矿山上向黑矿(第三纪)和中国西南呷村黑矿型矿床(三叠纪)进行了矿石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黑矿型矿床矿石吨位-品位模式与其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类似,矿田(20-50km^2)矿石吨位与单个喷气-沉积型(Sedex)矿床相当,金属总量4-6Mt,为矿田范围内热液流体搬运的最大金属量。与洋脊环境VMS矿床相比,岛弧裂谷环境产出的黑矿型矿床相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斑岩型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空间联系.其中有些被认为有成因联系,另一些则有争议.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Mankagan地区,可见较好的空间关系.此处,Lepanto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矿床紧挨着远东南的斑岩Cu-Au矿体:二者共有铜储量大于3.8Mt,金储量超过550t.石英闪长斑岩脉在300m标高处侵入于中新世变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基底岩石中.这些侵入体的形成晚于多数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围岩——上新世火山角砾岩和英安斑岩.由黑云母、磁铁矿和少量钾长石构成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作用分布在…  相似文献   

19.
耿文辉 《矿产与地质》1995,9(2):102-106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作用与浙东地区火山岩浆活动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具有高丰度值的火山岩浆是成矿物质来源,其矿东地质成因属浅成低温火山岩浆混合热液贵金属矿床。建立银矿床蚀变矿化模式:分为硅化带(Au、Ag、Zn、Ba)、富银带(Ag、(Au)1Pb、Zn、Mn、Sb)和贱金属带(Cu、Pb、Zn、(Ag))三部分。  相似文献   

20.
昆仑造山带钴矿找矿前景初步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钴绝大多数呈伴生矿种出现于铜镍硫化物矿床、夕卡岩矿床以及海底喷流沉积矿床中。通过对昆仑-阿尼玛卿山-秦岭地区不同类型钴矿或含钴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钴矿成矿条件。钴不仅可以出现于完全不同类型的矿床中,而且还地块状硫化物脉出现,形成高芳富钴的独立钴矿床。这一地区有望迅速取得找矿突破的钴矿床类型可能是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SEDEX),尤其在已发现的这类Fe、Cu、PbZn矿床或其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