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一、新课导入利用学生追求时尚,喜欢逛街休闲的特点,以沈阳市主要的休闲购物街的图片导入新课,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着我们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生一起进行新课的探究。二、新课讲授利用新课导入时给学生提出的城市中具有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不同区域,以及学生脑海中的沈阳市的城市意象,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为下面逐  相似文献   

2.
一、新课导入 (PPT出示地貌的景观图片) 师:设问这几种地貌分别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何种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3.
查仲于 《地理教学》2013,(15):32-33
正一、课标有关本节的要求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出聚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画播放以下环节:1.主人公学生小记者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平时喜欢摄影、旅游和探险,空闲时间喜欢搜集一些风景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猜猜是哪里的风景?"(展示城市风光图片)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其城镇化速度之快受到世界的瞩目。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范围涵盖城市蔓延、城市转型、城乡关系、城乡空间转换、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方面,但对于乡村景观本身的乡土性特征应如何保持这个问题却鲜有研究。本文选择成都和位于其近郊的五朵金花景区为案例地,尝试从两个层面填补上述研究空白。一方面,文章阐述了成都市对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应用,这也是成都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保持乡土性景观特征的重要前提之一。另一方面,文章利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五朵金花景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之后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归纳,并从中提取出一系列保持乡村景观乡土性特征的设计方法。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保持乡土性景观特征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对传统乡村景观特征的传承和更新等手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乡村景观具有生态、生产、游憩和美学功能,在旅游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大开发背景下,需要重构和深度认知乡村景观价值与功能,这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基于旅游视角,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乡村景观释义、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和功能重构、乡村景观开发策略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探讨,提出在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应强化景观可辨性、保持景观乡村性、强调旅游参与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目前乡村旅游规划中,比较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对乡村景观关注不够.论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吸引力与乡村景观的关系,并指出经过科学规划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又能促进乡村景观的改善.并以杭州富阳市白鹤村为例,总结了可从乡村景观意象规划、乡村景观整体格局规划、乡村建筑风格规划、乡村景观保护规划等方面入手改善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指出了乡村景观改造须注意的6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的概念内涵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村景观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文中通过不同学科范畴对乡村景观进行了概念辨析,认为乡村景观是人地互动的产物,是乡村地域范围内空间性的表征.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起源与发展的回顾及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内容进行梳理,认为目前其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景观格局及演变、乡村景观规划等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西方国家近20多年来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回顾与总结:①乡村景观变化;②乡村景观感知;③乡村景观保护;④乡村景观评价;⑤乡村景观规划;⑥乡村景观中的性别研究.总的来看,欧美乡村景观研究融合众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围绕乡村发展中面临的生态与文化危机,从多个视角进行探讨,尤其是对景观的社会、文化解释以及人的行为研究近年来明显增多,扩大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值得我国学者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国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关于乡村景观尚没有统一的定义。该文从农业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景观评价和乡村景观规划4方面对近年来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在评价这一时期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与石漠化调控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 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 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 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 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 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青 《地理教学》2005,(8):32-33
新课伊始,银幕上出现一组图片,有富士山、樱花、新干线列车、海鲜产品等等,请学生猜一猜图片中介绍的是哪个国家?引出课题《日本印象》,使同学们对日本有一个初步印象。进而在一位学生的主持下,出示日本地形图,将日本的面积、领土组成、地理位置等基础知识编成有趣的抢答题,让同学们尝试通过读图,解决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精准修复的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是当前聚落景观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相关研究,论文定义了景观基因信息链,明确了其层次结构,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类生命总体变异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进一步构建其景观基因信息链,提出其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及总体变异特征。最后,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精准修复的理论框架,并对陕西发生变异的典型聚落进行了精准修复实践,验证了景观基因信息链精准修复的必要性、可操作性。研究旨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活化提供新的、景观基因视角的独特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GRA和TOPSIS模型的都市郊区乡村景观多功能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景观功能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景观功能分异化和多样化不断增强,景观多功能发展趋势明显,对其科学定位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以上海市城郊青浦区为例,利用2004-2014年的基础数据,采用多维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以“乡村景观多功能性定位—主副功能定位—障碍功能定位”的景观多功能综合定位方式,实现对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科学定位。结果表明:① 乡村景观多功能定位作为区域功能确定的有限方案多目标最优决策,应遵循最优决策法则;② 景观多功能综合定位方法能对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科学定位,适用性较好;③ 该区乡村景观多功能复合显著,乡村景观多功能性东西差异明显、极值区域凸显且呈现集聚状态,主副功能和主副障碍功能空间异质性强且功能间依存度高;其中,乡村景观多功能性最大值区域为赵巷镇和朱家角镇,其值分别为3.44和3.02,低值区域为金泽镇和徐泾镇,其值分别为1.48和1.45;11个乡镇的主导功能和副功能均差为0.007,主副障碍功能均差为0.005。该研究以期为将来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理想类型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变迁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艳刚  刘继生 《地理学报》2012,67(10):1399-1410
乡村景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整个人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 世纪下半叶以来, 城市化、交通网络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乡村景观。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认识、解释和评价, 这影响了对乡村景观变迁的理性认识, 以及对乡村景观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采用理想类型叙事法, 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 对乡村景观的变迁进行叙事分析, 提出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4 种乡村景观变迁理想类型叙事:保护叙事、现代化叙事、公平生存叙事和内生发展叙事, 更客观全面地凝练乡村景观变迁的多元价值观、理论基础、核心假设和基本观点与建议。最后本文提出了乡村景观分异的7 种情景类型, 每种情景类型具有不同的判征指标、空间区位指向、主体景观和主要功能, 并结合理想类型叙事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以期为未来建设健康、富有生产力和吸引力、和谐的乡村景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英国是全球乡村景观建设和发展的典范。从地理学、生态学及规划学等综合的视角出发,首先从社会背景上分析二战后英国乡村景观的演变轨迹;其次从学术背景梳理英国乡村景观的研究历程,并从学科角度提炼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及研究特征;最后从研究趋势方面讨论学者们最新的研究议题。在梳理和总结英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话语中,景观是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相互作用结果的客观呈现,链接着客观存在与主观感知、过去与未来、地方与全球,可以成为管理乡村旅游人地关系问题的有力工具。论文从阐释景观概念与景观管理体系出发,对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本质与脉络、景观管理在乡村旅游人地关系上的嵌入做了系统梳理,主要结论包括:① 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的价值逻辑包括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制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以及“景观”与“可持续发展”悖论的消解;② 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在人文地理学角度主要以地方、空间、景观的理论范式为体系,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人地关系的辩证关系概念;③ 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技术路线包括景观规划和景观保护2个主要阶段,在定量研究方面可以使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则可以借鉴景观符号学方法;④ 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的研究框架是以生态性问题为核心,以主体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空间性问题为基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山区公路沿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乡村聚落演化机制是聚落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山区公路对乡村聚落变化的驱动机理,以贵州省麻江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92,2012年乡村聚落数据,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对山区不同地貌的公路沿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整个研究区(行政单元)相比,公路影响范围内乡村聚落景观快速增加,景观趋于破碎化和形状复杂化。乡村聚落景观演变速度呈现岩溶槽谷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峡谷区的特点。(2)距公路越近的缓冲区,景观格局变化更加剧烈。在3个公路距离缓冲区,乡村聚落景观演变速度都呈岩溶槽谷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峡谷区的特点。(3)在0~1 500 m距离缓冲区,低坡度的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速度明显快于中坡度与高坡度地区。低坡度的景观格局演变速度呈现出岩溶槽谷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峡谷区的特点,而中坡度与高坡度的景观格局演变速度呈现出中山峡谷区低山丘陵区岩溶槽谷区的特点。这说明距公路远近和坡度的变化是影响山区公路影响范围内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与环境     
5181 2004010584景观多样性与乡村产业结构=A study of landscape diversityand rUral industrial strueture憬娟,王仰麟…//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一556一564 论述了景观多样性与乡村产业结构,概述了景观与乡村产业结构的等级特征,分析了景观多样性与乡村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关系,阐述了协调景观多样性与乡村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表1参26(王瑞君)H13XI科2004010585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1〕y门anli。n1Oniton眼and predie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eeol馆iealen-vironment VUlner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