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26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来到位于抚远三角洲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859农场,考察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核心区。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之打造成惠民利民的精品工程。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2.
历时4天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2009年度项目初步设计和预算编制专家评审会2009年12月11日在哈尔滨市结束。土地、水利、道桥、财务等方面的专家对2009年计划投资9.95亿元、建设规模85.07万亩、新增耕地8.27万亩的三江平原东部地区的23个土地整理重大项目进行了论证,其中的21个项目通过评审。这标志着该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开始实施。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顶勋参加了最后一天的评审会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1,(1):F0003-F0003
2010年12月14日至20日,我省先后召开《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专家评审会、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2010年度项目初步设计与预算专家评审会、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调整项目专家评审会,  相似文献   

4.
一、抓好全省土地整治的五大布局 1.三江平原以防洪除涝和发展水田为重点的工程布局 三江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土地整治应以防洪除涝为主,充分利用已有防洪排水骨干工程,搞好田间防洪除涝工程配套,提高田间除涝标准。同时利用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优势,结合“两江一湖”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搞好田间配套,大力发展水田,通过旱改水和搞好灌区配套等,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2,(5):F0002-F0002
农垦红兴隆国土资源分局地处三江平原中南部,辖12个大型国有农场,土地总面积9650平方公里,耕地880万亩,人口56万。  相似文献   

6.
记者在11月11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继2008年我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512程被列为国家重大512程后,今年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两项合计投资总额达100亿元。自2001年我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工作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立项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460个,  相似文献   

7.
佳妍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3,(8):F0004-F0004
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地评估工作的统一部署,7月29至8月1日,由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巡视员宋静波带队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地评估检查组一行7人抵达黑龙江省,对黑龙江三江东部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进行实地评估。厅助理巡视员贾东力全程陪同评估组一行听取了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查看内业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土地生态环境现状 1.耕地生态环境 我省耕地面积1187.07万ha,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全省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8.3%。  相似文献   

9.
省政府副秘书长师伟杰在2010年12月20日召开的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项目专家评审会上强调,要依据国家要求、尊重客观实际,统筹全省大局,适时进行调整,确保我省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承担完成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研究》和《黑瞎子岛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两项重大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以来,农垦建三江分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和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机遇,站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核心经济区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充分发挥农场组织化程度高、机械化力量强、土地整理见效快的优势,在国家、省和农垦总局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超前谋划,抢抓机遇争取项目,  相似文献   

12.
7月31日至8月2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到我省调研土地督察工作。张德霖在与省及哈尔滨市政府座谈时强调,要着眼大局,正确处理好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高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大旗,依法依规用好管好土地。省长、省委副书记陆昊会见了张德霖一行。副省长于莎燕,哈尔滨市市长、市委副书记宋希斌出席了座谈会。在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后,张德霖肯定了我省及哈尔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他强调,黑龙江省依托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的区位优势,高度重视耕地保护,目前耕地数量、粮食产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都位居全国第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照片     
1957年,根据国家开发“北大荒”的要求,原黑龙江省土地勘测局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荒地勘测工作,基本查清了三江平源地区荒地资源的颁布和数量、质量状况。按照荒地开发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一、二、三、四类荒原,并提出了开发荒原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1985年以后,10万转业官兵大规模地开发三江平原荒地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试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土地产权是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为目标,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有流动的使用制度。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在农村和城市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在农村,实行的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城市,实行的是土地国家所有制。 一 现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 现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在明确土地的国家所有基础上,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即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权利的分割,土地所有者将土地所有权中的占有权、使用权、部分收益权和部分处分权分离出来,仅保留部分收益权和部分处分权,组成土地所有者权利束…  相似文献   

15.
规范土地市场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入世,对于土地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为规范土地市场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本文有针对性地从城市规划观念、“以地换地”、城市新区拓展、“净地出让”与“信息储备土地”、土地供应市场、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建立土地基金制度、网络信息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应对入世的策略。 一 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1 规范土地市场概念与重要性 规范土地市场,就是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配…  相似文献   

16.
土地档案是在土地管理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一项专门档案。加强对土地档案的管理,不仅可以为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能够为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提供法律凭证和依据。土地档案管理已成为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亟待重视的一个课题。1 管好土地档案势在必行1.1 土地档案的概念与特点土地档案指土地管理部门执行其职权、职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的具有保存价值和查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反映的材料。这是些涉及土地政策、权属、征用、划拨、违法用地等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灵宝市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入手,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积极探索以地经营城市新途径。2001年市区土地收益达到87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30倍;2002年土地收益金逾1000万元;2003年以来土地收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前6个月土地收益已达110055元。 灵宝市城镇现有土地资产价值近80亿元,这笔资产如果经营的好,可为全市经济经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大量资金。 1.土地有偿使用观念的改变,促使土地配置更趋合理,土地价值逐步显现。长期以来土地的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使用,导致城镇用地扩展较快,耕地急剧减少,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及城镇内部用…  相似文献   

18.
英国土地制度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整,法律和政策具有延续性。对英国土地制度中的土地产权及其登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与保护、土地征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我国土地管理实践和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土地管理体系英国在中央一级没有统一的土地管理机构,而是由各机构分别执行相应土地管理职能,分类管理。英国涉及土地管理的机构主要有:副首相办公室(ODPM)(2006年5月起改组为社区和地方政府事务部)、环境、食品和农村事业部(DEFRA)、林业委员会以及司法部等。副首相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城市发…  相似文献   

19.
划拨土地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国土资源》2002,(6):60-60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拥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大部分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不但面积较  相似文献   

20.
英国土地产权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由土地所有权和多种形式的土地保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构成,其土地产权结构简单但权利完整。土地所有权名义上是女王的,女王将土地分给功臣和国民,其土地权利称谓土地保有权。因此,英国真正的土地权利为不同形式的土地保有权。为确保土地利用效益,不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