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兰江历年洪峰水位资料结合灾情分析,确定了兰江流域洪涝等级的划分标准;对兰江流域洪涝的发生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51~1995年吉林省历年暴雨洪涝成灾面积,洪涝强度和范围,洪涝指标,确定的15个洪涝年有:1951、1953、1956、1957、1960、1963、1964、1965、1966、1969、1985、1986、1991、1994、1995等年。洪涝灾害主要是大范围暴雨、大暴雨造成的。本文研究了1956~1990年,有天气图资料的10个洪涝年,43次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分布,影响系统和环流分布特征。通过对洪涝的变化规律分析,厄尔尼诺、太阳活动与洪涝的相关分析 ,地形、地理位置对洪涝的影响等认为 ,吉林省洪涝发生的成因和规律 ,是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统计和农业部门的农业受灾面积资料,利用农业部门对灾害损失的估算方法,建立了历年吉林省洪涝损失序列,进而分析了洪涝损失序列和吉林省气象要素的关系,利用洪涝损失和吉林省气象要素的明显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气象要素的洪涝损失评估模型,并进一步对洪涝损失年型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4.
全球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快速推进,城市洪涝灾害灾害频繁发生,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城市问题,分析洪涝现象的时间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采取科学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治洪涝灾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贵阳市1961-202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SPEI指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小波变换,分析了近60年多尺度时序下的洪涝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①贵阳市月度和季节降水强度大,暴雨发生频次高,月度降水强度集中在大雨及以上,季节性降水强度集中在暴雨及以上,易发生极端降水事件,造成城市洪涝灾害;②多时间尺度下,SPEI值对于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的响应敏感程度不一,日尺度敏感程度最强,其他尺度趋于平缓,同时,大尺度对应的洪涝事件占比逐渐减少。③贵阳市发生洪涝的年份占总年份的21.67%,SPEI-12呈上升趋势, SPEI-3突变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突变后呈上升趋势且秋冬两季上升趋势显著,说明季节性洪涝有增强趋势; ④SPEI-1的周期变化特征为:在33个月主周期条件下的周期是23个月;在14个月主周期条件下的周期是9个月。  相似文献   

5.
西安自然降水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1~1994年西安各年、月、旬降水资料,对历年及历年各月、旬降水特征和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西安自然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于夏半年;年降水量持续偏多或偏少;经常出现连续数月多雨或少雨;一般洪涝月份较少或年降水量偏少时,干旱月份越多;人工增雨是增加水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资料中统计出川西北地区洪涝出现的特点、规律、区域分布与副高关系的特征.在副高季节性西伸北跳南撤时,将副高分为经向型和纬向型两种来研究,其经向型副高是产生川西北大范围严重洪涝乃至罕见洪涝的主要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1引言2013年汛期,绥化市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483.9 mm,比历年同期多130.3 mm,是历史上第二极值。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严重洪涝和发生严峻汛情,10条江河泛滥成灾,其中4条河流洪水居历史第一位,2条河流洪水居历史前四位。全市有13座大中型水库和近60座小型水库超过汛限水位,其中4座小型水库发生了险情。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6)》和民政部年度《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气象部门统计历年降雨量等资料,对1950年以来我国的洪涝灾损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因洪涝造成的农业受灾和成灾面积、房屋倒塌、人口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损度均呈下降趋势,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下降幅度较大,但年际和年代际全国降雨量呈波动性变化,并无明显增减趋势。由此,可以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治理和防御洪涝灾害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9.
早稻是我县重要的一季粮食作物,由于年际间常会单一发生或交错发生春寒、倒春寒、阴雨寡照、暴雨洪涝及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产量波动很大。以80年代为例,1986年风调雨顺,亩产高达388公斤,1983年,“6.28”洪涝侵袭,亩产只有264公斤,高低相差124公斤。可见,气候条件的优劣对早稻收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历年早稻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汪永盛 《浙江气象》2006,27(1):14-17,34
通过对东阳市历年梅汛期雨量资料、灾情的统计比较,确定了梅汛期洪涝标准。分析表明。梅汛期洪涝具有明显的高发期与低发期交替变化特征,而且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有一定关系。综合考虑前期气候特征,分类建立了预测指标,经试报和应用表明,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鄱阳湖区1961—2005年气象资料和1:50000地理数据,对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鄱阳湖区棉花气候区划指标;通过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根据建立的棉花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区棉花种植进行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鄱阳湖北部区域即九江市所辖的部分县域,气候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高品质的形成,是鄱阳湖区棉花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鄱阳湖区中部,气候条件基本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要求,为棉花种植的一般区;鄱阳湖区外围的东、南、西部,气候条件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属风险棉区。  相似文献   

12.
东北北部夏季旱涝形成机理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 1 95 8~ 1 996年黑龙江省 38个代表站历年降水量资料和同期北半球 2 .5°× 2 .5°格点 5 0 0 h Pa位势高度资料 ,分别求出了干旱和洪涝年份 7、8月的流型 ,指出东北北部盛夏旱涝的形成与东亚由冬至夏的季节转换联系密切。用北半球正压模式实施 4组积分时间为 30个模式日的数值试验 ,成功地模拟了 7、8月干旱和洪涝流型的形成和持续过程 ,并分析了与旱涝流型相应的热源强迫场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宝鸡干旱分析与春旱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1960-2000的宝鸡市各县的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各县历年各月的m指数,分析表明:干旱发生频繁,个别年较严重。干旱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持续性特点,年代际变化大体上有20a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4.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 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引言2013年汛期,绥化市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483.9 mm,比历年同期多130.3 mm,是历史上第二极值。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严重洪涝和发生严峻汛情,10条江河泛滥成灾,其中4条河流洪水居历史第一位,2条河流洪水居历史前四位。全市有13座大中型水库和近60座小型水库超过汛限水位,其中4座小型水库发生了险情。  相似文献   

16.
1 气候概况今年夏季气温高 ,盛夏高温日数偏多 ,前期降水偏多 ,中后期偏少 ;局部地区出现阶段性伏旱 ,部分地区遭受洪涝、暴雨和冰雹严重灾害 ,个别地区发生虫灾 ,夏末以晴热少雨为主 ,日照充足。1 .1 气温夏季全区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 1~ 2℃。 6月份平均气温 1 5 .6~ 2 7.  相似文献   

17.
周静  周雁翎  李厚伟  肖智  魏进才 《广东气象》2012,34(1):51-52,55
根据肇庆市1970~2008年降水资料,采用马尔可夫概型分析方法,对肇庆市历年旱涝情况进行分析,并按规定标准将其分为干旱(A)、正常(B)和洪涝(C)3种状态,计算其转移概率,进而对肇庆地区2009~2010年的降水情况加以预报,经检验效果较为理想。在此基础上,尝试对2011年的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贵州暴雨洪涝,秋绵雨和凝冻的气候特征及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贵州省47个站点的气象资料钭全省1951-1995年爆雨洪涝,秋绵雨及凝冻等灾害的气候特征及历年变化情况作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分析,并评述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全球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演变规律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福慧  胡伯威 《气象》1991,17(8):15-19
根据卫星观测的OLR(射出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全球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的演变规律,探讨了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涝年的异常特征及持续性。结果表明,密切关注11月—2月全球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分布特征和3—6月赤道辐合带南侧低纬洋面积云对流的强弱,是预报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发生的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1755、1849年苏皖地区重大洪涝事件复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清代档案资料,复原了1755年和1849年苏皖地区的洪涝实况,并对其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探讨了洪涝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755年雨季持续时间长,春、夏、秋3季都发生大涝,淮河以北及江淮地区尤为严重;而1849年雨期提前,大雨多发,长江沿江和长江以南地区洪涝严重;1755年和1849年是苏皖地区历史上非常严重的洪涝年,其洪涝程度可与该地区20世纪所出现的特大洪涝灾害相比拟;另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1755年和1849年洪涝与ENSO和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