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  相似文献   

2.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在煤田构造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炭地质》2014,(2):48-48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在煤田构造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适逢中国煤田地质与煤田构造学科奠基人之一高文泰先生诞辰100周年(见本刊2013年11期刊  相似文献   

4.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  相似文献   

5.
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是煤炭工业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根据四川省煤炭资源现状,讨论其后十年的主要勘查任务。文中有关资料是笔者在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管理工作中收集整理的。 1 四川煤炭资源概况 在四川的能源消耗中,煤炭占72.6%(1984年)或74.3%(1990年)。预计数十年内,煤炭作为经济建设主要能源的状况是不会改变的。四川的煤炭资源在南方诸省中相对亦是较好的,如果将早古生代的石煤与第四纪泥炭算在内,有7个成煤期。其中晚二叠世龙潭组(或宣威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田地质的显著特点是煤盆地类型多样、煤系后期改造明显、构造样式丰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田构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煤田构造的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②中国东部盆地动力学与构造控煤作用受到关注;③煤田滑脱构造研究的继续——控煤构造样式的划分;④煤变形-变质作用的构造控制研究愈加深入;⑤以三维地震技术为代表的煤田构造高精度探测技术全面推广应用;⑥矿井构造定量评价和预测已成为煤田构造研究的亮点。通过回顾总结我国煤田构造研究历史和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攻关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公明 《湖南地质》1991,10(3):241-248
湖南省煤田主要有地台型和地洼型两类。地台型煤田主要为斗岭煤系,次为测水煤系,煤系地层以海陆交互相细碎屑岩为主,含菱铁矿或黄铁矿结核,煤系厚2—44m,含煤l—3层,煤系地层与下伏岩层为整合或假整合关系。地洼型煤田主要为石门口煤系,煤系地层以陆相杂色粗碎屑岩为主,含泥岩、菱铁矿,煤系厚19—948m,含煤1—11层,煤系地层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接触。全省煤炭尚可供建井的储量仅为保有储量的2l%,要加强煤炭资源的寻找,其方向一是在已知煤矿深部找煤,二是在地洼阶段形成的逆掩断层和飞来峰下找隐伏煤,三是在白垩系或下第三系下找煤。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阳谷茌平煤田煤炭资源开发,近年来投入大量地质工作。通过二维地震测量及钻探工作认证,在矿区地层中又揭露出侏罗纪三台组地层;构造格局由4个升降相间的断块组成;煤系地层中局部出现辉长岩等岩浆岩侵入现象。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24层,可采煤层10层;煤质主要为气煤、气肥煤,少量焦煤、无烟煤;开采条件较好。初步预测埋深-1500 m以浅煤炭资源量86.5亿t;埋深-1500m以深煤炭资源量130.5亿t,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9.
加强煤田地质勘查 提高煤炭生产的资源保障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煤炭地质工作全局,按照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要求,加强加快煤炭资源勘查,是提高我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缓解煤炭供需矛盾、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文泰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煤田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承担了第一次全国煤田预测的学术指导工作,为新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炭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先生积极倡导将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于煤田地质研究领域,强调板块构造格局对中国煤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这从战略上指出了找煤方向;重视构造地质与煤田地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中国煤变质特征和有关煤岩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强调构造格局和构造作用对煤变质的影响;注重加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提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体系,并在找煤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高先生重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煤田构造研究学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基础性作用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但是经过长期开发,东部大部分整装含煤区块多已进入开发后期,造成了不可持续的严峻局面,重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勘查开发特性迫在眉睫。从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出发,总结了煤炭资源的分区和分布特点,分析了煤炭资源现今勘查与开发现状,对于煤炭在新形势下作为能源的基础作用进行了新思考,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好煤炭资源的建议:一是加强煤炭地质基础理论与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的研究,包括煤系多能源资源特别是煤系气资源研究;二加强绿色煤炭资源评价与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清洁利用相关地质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于谦 《西北地质》2003,36(C00):143-145
经过调查,核实了各开采矿区的煤炭资源量,对煤田煤炭资源现状做了初步评价,提出了今后进行煤炭开发以及资源保护措施的建议;围绕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及灾害地质问题进行的调查,提出了环境保护和灾害地质预防措施,提交了“宁夏贺兰山煤田煤炭资源现状与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等成果资料,将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减灾防灾、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田地质研究的新进展和四川煤田地质工作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煤田地质研究在层序地层学、煤变质作用规律、盆地分析、巨厚煤层、煤的有害物质与洁净能源、煤层气以及数字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煤田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拓展工作领域,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煤盆地构造演化的时空差异性和煤田构造格局的复杂性.是决定煤炭资源勘查难易程度,以及勘查手段的选择和勘查工程布置的首要地质因素。在分析中国东部煤炭资源特点以及深部煤炭地质勘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讨论了勘查区类型和勘查模式的概念。划分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区的4种基本类型:①老矿区深部或外围勘查区;②深部新区勘查区;③复杂地质条件勘查区;④生产矿井深部煤层勘查区。总结了不同勘查区类型的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胜煤系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胜煤系砂岩型高岭土矿床是特大型沉积矿床,矿床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优越,矿石分3种类型,以砂岩型为主体,原矿组成简单,质量优良,尾矿以石英为主,是一种质量优良的玻璃原普,可综合利用,该高岭土的开发可与煤炭同步进行,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征,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是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保障,据新疆煤田地质局完成的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为1.82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40%。近五a来,新疆煤田地质局以重点矿区的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为基础,以探采结合为重点,以加强质量管理为保证,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目前,新疆煤炭已由满足内需进入到弥补、支援全国需求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加快新疆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新形势下,煤田地质工作还存在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环境不佳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应加强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探、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煤炭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煤田地质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贵州煤炭资源及电煤地质勘查工作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廖莉萍  郭振春 《贵州地质》2004,21(4):262-264
通过对贵州煤炭资源特点和近年来贵州“西电东送”煤炭资源消耗状况及资源保证程度分析,提出了火电站建设地区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湘东北煤田构造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尤以逆冲推覆和滑覆构造较为发育,多期次的构造叠加、切割及剥蚀,呈现构造窗和飞来峰,使含煤岩系在平面上零星分布。探讨本区滑脱构造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运用推覆构造理论深入分析了引起逆冲推覆构造和滑覆构造的形成机制,对掌握煤炭资源分布规律、评价湖南煤炭资源潜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福建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运用滑动构造理论,找煤勘探有了新突破,相继在昌福山及高波半隐伏或隐伏区找到了上亿吨的煤炭资源,为福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勘探基地。l滑动构造的基本特征龙永煤田的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精皱带,招皱基底为前泥盆纪浅变质岩系,海西——印支期形成了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巨厚沉积。主要含煤地层为下H叠统童子岩组,厚达800余米。煤田内各地层经历了多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特别是印支运动,造成了一系列全区普遍存在的近乎平行的滑动构造。滑动构造对龙永煤田主体构造的控制:童子岩组及上覆、下伏地层…  相似文献   

20.
苏水生 《福建地质》2012,31(4):297-308
漳平赤水调查区构造复杂,推覆断裂在中部和北部发育,推覆体之下煤系保存较好,是深部找煤的一个突破口。区内层间滑脱断裂发育,在新地层之下有望找到较好的煤炭资源。但花岗岩体对煤系破坏极大,甚至使其完全失去经济价值。通过研究调查区地质特征,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并结合深部钻探验证,提出该区深部找煤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