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巴地区目前已知出露的基性岩体671个,面积1252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基性岩总面积的28%;超基性岩体1755个,面积约12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超基性岩总面积的2.46%;另外还有一些正长岩—碳酸岩小岩体。已往对基性超基性岩和有关矿产的研究,多是以岩体、岩带分别进行的,对区域成岩成矿特征缺乏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以笔者主编的《秦巴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论述基性超基性岩区域成岩成矿特征和其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系统收集整理了西北四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的实际资料,编写了《陕甘宁青四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资料汇编》一书。其内容以反映岩体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的资料为主。共收集整理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体(群)504处,附不同比例尺地质图93幅,各类基础资料表格170余  相似文献   

3.
在四千年前,我国对陨石已有记载,到了宋代开始以陨石铁并论。直到十九世纪欧美对于陨石来自天降才有明确认识。随着对陨石研究的深入,发现陨石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很多共同之处。笔者根据野外观察,认为有的基性—超基性岩具有陨落体的特征,据此提出基性—超基性岩来自陨落的假说。地质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已为基性—超基性岩来自陨落的假说,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因此陨落假说的提出,必然要涉及到对地球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的重新认识。这对于恢复地史发展的本来面貌和促进找矿工作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岩石化学特征和数理统计对比研究,结合野外地质和镜下鉴定资料,提出杨柳坪超基性岩不是侵入体,而是喷溢的苦橄岩浆型超基性火山岩,显然,与前人看法不一致。文中并对成岩成矿作用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计算技术在我国地质系统的广泛应用,已有条件建立各种专业的地质数据库。近几年来,我们以西北地区为重点,对全国基性、超基性岩及其有关矿产进行了调查,在积累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于1980年着手建立基性、超基性岩地质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  相似文献   

6.
在湘南-桂北存在一条基性-超基性岩带,笔者对该岩带南部的香山岩体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该岩体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类,形成于板内环境,是在伸展作用下少量岩浆底侵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对商丹断裂带东段基性-超基性岩带(体)及其中的铁、铬等矿化特征作了概述,在岩带中圈出了A、B、C、D四个基性-超基性岩体集中区,对该带中铁铬镍等矿产资源潜力作了地质预测,认为该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岩浆型铁、铬、镍等矿产的良好找矿远景区,提出了下步找矿工作思路、方法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香格里拉县洛吉乡拉坡里、司家沟和张家一带分布着一套基性、超基性杂岩。前人认为该带属于甘孜-理塘结合带南延带(莫宣学等,1993);也有学者认为是甘孜-理塘结合带西延带(潘桂棠和丁俊,2004);并对其中的超基性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及成因研究(俞赛赢和杨仕潘,2005)。本文从查明其地质特征入手,结合构造演化分析,认为该套基性-超基性岩属被肢解的蛇  相似文献   

9.
桂北元宝山地区是广西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之一,该地区广泛出露基性—超基性岩体,而基性—超基性岩体与铜、镍、钴、铬等多金属矿产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开展1∶1万高精度重磁测量和岩(矿)石物性参数统计,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确定了磁力高、重力高为该铜镍多金属矿区识别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关键标志,重磁综合研究成果表明两者异常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利用不同的数据处理和异常分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厘清了断裂构造展布格架;深入分析了局部重磁异常特征,并对重点异常25号岩体进行了2.5D人机交互反演拟合计算,获取了岩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利用界面反演计算获得了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埋深分布与走向展布规律,提出了研究区内的有利找矿地段。该研究成果对今后利用重磁方法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的铜镍等多金属矿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鉴于基性-超基性岩及其有关矿产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积累的岩石化学资料日益增多,对其加工整理确实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因此,必须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比较简便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运用国内一些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优点,利用几个比值,反映超基性岩基性程度和镁铁组分的变化关系,并通过简便的计算即可确定橄榄石和辉石的含量,进行岩石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地质构造、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寻找铜镍矿产资源,充分利用区域物探信息,无疑会深化地质认识、开辟新的找矿途径。根据吉林省重力、航磁资料,从场的平面特征差异和特征规律分析入手,总结基性超基性岩的分布特点,对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旨在利用百万分之一重力及五十万分之一航磁资料划分重、磁场特征线,并与已知岩体进行综合对比,寻求其空间分布关系,为比较全面的认识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布特点提供物探依据,为寻找新岩体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周美付 《地质论评》1987,33(1):102-103
全国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17日至23日在河北省隆化县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到会代表共121人,分别来自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和野外基层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13.
地矿部地矿西北分网于1986年8月19—23日,在兰州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情报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由甘肃地矿局主办。这次会议有30近个单位,42名代表参加。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邀请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的研究现状、发展水平、找矿进展及某些新的利用领域等情报信息进行了介绍。此外,还邀请了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李万亨教授就“矿床的经济评价问题”作了学术报告。第二阶段由西北区及毗邻省(区)的代表分别就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云南弥渡县金宝山铂族元素矿床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铂族元素独立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西侧的宁蒗-弥渡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带中的金宝山基性-超基性复合岩体内。该岩体侵位于金宝山短轴背斜轴部的泥盆系金宝山组第三段互层的板岩、变质砂岩、结晶灰岩中,由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基性岩先侵入,由辉绿岩、辉绿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  相似文献   

15.
某矿区经过几年的铜、镍次生晕工作,虽取得了大量资料及一些地质效果,但有些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例如:许多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表浸有铜、镍次生晕的原因,合理的工作方法,以及铜、镍次生晕在本区所能起的作用.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63年进行了初步研究.矿区位于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准褶皱带交界处,基性-超基性岩体受二者之间的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系统控制,侵入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中.岩体一般从超基性岩到基性岩相,分異良好.矿体赋存在超基性  相似文献   

16.
橄榄石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国内20个含铬铁矿、铜镍矿和饥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中68个橄榄石化学成分、产出状态、地球化学特征、有序度和岩浆包裹体橄榄石子矿物、温度、压力等标型特征研究显示,产于不同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中橄榄石的标型特征明显不同,为找寻铬铁矿、铜镍矿和钒钛磁铁矿矿产提供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硫化铜镍矿床一般多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内的特定岩相里,硫化铜镍矿体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和一定的地质位置,硫化铜镍矿床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事实已经证明,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并不是全部都含有工业矿体的,只是在部份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含矿.已知含矿岩体,有超基性岩在边部基性岩在中心的,辉长岩一二辉岩—橄榄岩-橄榄辉岩型岩体和基性岩在边部,超基性岩在中心的橄榄岩一二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型岩体…等等.本文仅就个人对在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区,进行普查和勘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现象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普查和勘探硫化铜镍矿床的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康滇地轴钒钛磁铁矿以大、中型为主,均分布在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中,该类型铁矿分为基性岩浆分异型和基性一超基性岩浆分异型2个亚类。对区域矿产三大成矿系列时空演化规律和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的成矿系列进行了阐述,并从地质构造条件、含矿层状岩体的侵住、岩体生成时代及形成深度、围岩性质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岩浆来源、岩浆演化特征、岩体和矿床的成因等方面对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测的重、磁资料和岩石物性资料,并结合矿区地质、钻孔等资料,确定了重高、磁高为吐尔库班套铜镍矿区内识别超基性和基性岩体的标志,重磁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磁异常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利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_THDR)技术推断了5条断裂,研究认为北西向断裂形成较早,其与研究区主体构造走向一致,北东向断裂形成较晚并将北西向断裂错断。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二阶导数、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以及重磁对应分析结果推断了18个基性、超基性岩体并研究了其规模及平面分布特征,利用重磁联合人机交互反演技术解释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纵向分布特征和规模,结果表明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规模不大。综合研究了断裂分布特征以及岩体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而且主要分布在F1、F4和F5断裂组成的区域,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与北西西向的断裂分布是一致的,推测岩体主要沿着北西西向断裂侵入,北东向断裂对岩体的分布起到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云南的几个基性——超基性岩提出可能系阿拉斯加型侵入体的问题,作了比较性的论述。首先介绍了阿拉斯加型基性——超基性岩的一般特征,对不同类型的侵入体(阿拉斯加型环状侵入体、阿尔卑斯型侵入体、层状侵入体)作了主要特征的比较;然后比较了景谷县半坡、金平县白马寨等岩体,认为接近阿拉斯加型。最后,对阿拉斯加型侵入体的地质——找矿意义作了讨论。指出,区分开阿拉斯加型和阿尔卑斯型两类基性——超基性岩,不但对认识该地区的构造格局、地质发展史、岩浆活动规律及其分布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成矿远景区划也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两者的成矿专属性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