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海浪在海流作用下的波高变化,推导出浪流相互作用时的波高公式和波陡公式.并结合大洋海区海浪预报的实际经验.得出推算大洋强流区海泛波高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时.根据海面风场的实况资料,便可由该计算公式求得浪流相互作用下大洋强流区的可能最大波高值.  相似文献   

2.
正踏上神神神奇奇的天路,登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对观光客来说,也许是浪漫;但对于一辈子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朝圣者来说,则意味着艰苦、坚持,甚至是近乎疯狂的执著。在这些朝圣者中,他有些与众不同,他的信仰既不是佛教,也不是印度教,他痴情于和石头说话,在青藏高原地学研究、白垩纪大洋红层与富氧作用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有趣的是,在这条地质路上,别人的榔头换了又换,他那把用了20  相似文献   

3.
正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锦昌利用高分辨率主动源地震探测资料、高精度海底地形以及大洋钻探岩芯数据,研究大塔穆火山演化历史及其形成机制。发现大塔穆火山既不是典型的盾状火山,也不是典型的洋中脊,而可能是一个混合型的巨型海底火山类型。这种新型火山能否被重新定义、地球上最大的单体火山这个命名是否准确,有待日后查明。  相似文献   

4.
传统认为蛇绿岩套由超基性岩、含枕状构造的基性熔岩和硅质岩组成,是大洋岩石圈的碎片,具有完整的5个或4个层序。但经深入研究后发现,蛇绿岩有不同的类型,可产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区。从层序、岩性、岩性组合特征来看,拉鸡山存在蛇绿岩套。拉鸡山蛇绿岩套厚度小、层序不全、岩性变化大,不是大洋中脊产物,其岩石学特点与初始洋盆蛇绿岩套相同。拉鸡山蛇绿岩套是中寒武世陆间裂谷拉张到最宽时的小洋盆中形成的,属于陆间裂谷型小洋盆蛇绿岩套。  相似文献   

5.
信息博览     
《青海国土经略》2023,(3):56-57
<正>中国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启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揭牌仪式于5月6日举行。该码头是中国深海探测“国之重器”——大洋钻探船的母港之一。大洋钻探船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超过10000米的钻探能力。该码头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柴岛西侧,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现已基本竣工。码头建设标准对标世界一流的高标准深水科考码头,  相似文献   

6.
洋中脊是大洋的胚胎,从洋中脊为地堑式中央裂谷的形态特征来看,大洋是拉张应力的产物,因此必须依据大陆漂移造成海底被动扩张这一结论来分析研究板块运动的动力源问题.大陆漂移的方向是有规律的,根据世界大洋年龄图等资料进行逆推,还原不同阶段的洋陆展布状态,可以看出,白垩纪以来南半球大陆分解向北运动、北半球大陆分解向南运动,大陆在...  相似文献   

7.
正大洋科学钻探项目的发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09年莫霍不连续面的发现、1912年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和1962年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直到1966年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大洋科学钻探的前身是1957年美国加州大学思科瑞普斯海洋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提出的打穿莫霍面计划。1968年美国正式启动大洋钻探科学计划。自  相似文献   

8.
正1999年,中国参与了首次南海大洋钻探;15年后,由中国首次主导的南海大洋钻探再次起航。日前,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从香港起航。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春峰教授、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联合扭任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打造"四大板块"的经济社会区域发展战略中,益阳处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域内生态资源丰富,是传统的粮食农产品基地;同时又紧邻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是环长株潭"3+5"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两大板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改变原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面貌?益阳市委、市政府给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思路,以交通建设和园区建设为抓手,实施工业强市、绿色发展、开放带动和城乡统筹四大发展战略,收效明显: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海浪在海流作用下的波高变化,推导出浪流相互作用时的波高公式和波陡公式,并结合大洋海区海浪预报的实际经验,得出推算大洋强流区海浪波高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时,根据海面风场的实况资料,便可由该计算公式求得浪流相互作用下大洋强流区的可能最大波高值。  相似文献   

11.
江苏的地学工作在中外地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域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2000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全省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登记在册了近百处地质遗迹。江苏地质遗迹的特点是具有华北与华南两大板块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归纳了江苏省域内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地学人文景观与典型的矿产产地等7个大类、19个类型的地质遗迹。重点介绍了19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2.
陈蔡群原岩的主体形成于大洋岛弧环境,由拉斑玄武岩和同源辉长岩,碳酸盐岩和浊流沉积的泥砂质碎屑岩组成;经受了中压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多期褶皱变形;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资料表明,中国东南的威尔逊旋回在中元古晚期便已开始,即那时于扬子古陆与华夏地块之间存在一大洋盆地,洋壳上可能存在拉张期残留的花岗质陆壳碎块。中元古晚期开始了洋壳消减作用及其有关的火山—沉积作用,新元古晚期陈蔡大洋岛弧地体与双溪坞陆弧地体拼贴、碰撞,壳体间的聚合作用触发了陈蔡群岩石的变质、变形。  相似文献   

13.
<正>1990年,中国将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研究开发列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设立了大洋专项;2000年,中国将大洋专项扩展、调整为面向国际海底多种资源,确立了"持续开展深海勘查,大力发展深海技术,适时建立深海产业"的工作方针。当前,中国按照"立足资源、超越资源"的思路,通过持续开展深海勘查,大力发展深海技术,从而构建进军三大洋的战略格局。在系列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积极推进大洋工作。1991年中国在联合国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2001  相似文献   

14.
辽北清河镇群是由一套蛇绿岩组成,其中硅质岩与绿片岩和碳酸盐岩密切共生。在硅质岩中釆到了下古生代化石,从而否定了辽北“辽河群”的存在。根据硅质岩的化学成分关系图解和硅质岩的平均原子量计算,以及与硅质岩共生的岩石组合等分析, 笔者认为清河镇群中硅质岩形成于深海平原,硅质来源于地壳深部,通过生物比学作用而沉积,属于大洋板块内部远海沉积的硅质岩,随着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被带到俯冲带中残留下来。  相似文献   

15.
湖南地处扬子和华南两大板块的拼接带,地质历史复杂而特殊,造就了种类繁多、意义重大的地质遗迹,并且已批建了包括张家界在内的3家国家级地质公园.近几年的地质遗迹调查及地质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实践表明,建立地质遗迹管理体系和全省地质遗迹名录、做好地质公园规划、规范地质公园建设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际大洋中脊协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年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副所长、金翔龙院士和北京大学陈永顺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该年会。会上,我国代表团申请国际大洋中脊协会2013年~2015年度主席国的议案最终获得通过,我国首次成为该组织的主席国。北京大学陈永顺教授和海洋二所李家彪副所长将分别担任该组织下一个3年任期的主席和联合主席。  相似文献   

17.
一、地质背景 研究区属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乌拉尔-蒙古-鄂霍茨克显生宙地槽褶皱区的一部分。晚古生代,两大板块沿二连浩特-贺根山一线碰撞拼合,形成本区晚华力西褶皱带。自晚古生代以来,该区构造带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一系列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8.
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站位移的海潮效应可以看作是一种负荷影响。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在某些台站(例如大洋中的岛屿以及沿海岩地区)可达几厘米,因此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必须以改正。研究了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和方法,在推导过程中回避了将点负荷密度展开为球谐函数,而是直接以负荷引力位为基础,并将海潮潮高引入表达式中,推导出了海潮对测站位移影响的有关公式,同时探讨了在毫米级精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空间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北缘奥陶纪火山作用与构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北缘奥陶系海相火山岩(洋脊及洋岛火山岩组合)是柴北缘奥陶纪古洋盆存在的重要证据。奥陶纪末期,柴北缘洋盆逐渐闭合,洋壳自南向北下插到祁连陆块之下。大洋消失后,俯冲作用携带柴达木陆块继续下插,祁连陆块则自北向南道冲到柴达木陆块之上,柴北缘成为陆-陆碰撞型造山带。从而在柴达木北缘地区,自北而南形成了祁连超叠壳楔、柴北缘碰撞混杂岩带以及柴达木俯冲壳楔的三单元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地层格架、沉积特征、砂岩碎屑成分及物源区构造背景,认为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形成于华北和西伯利亚两大板块发生陆-陆碰撞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论述了大同晚古生代含煤盆地与内蒙古造山带之间盆山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