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银川台形变数字化观测干扰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斌 《高原地震》2006,18(1):46-51
收集整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台形变数字化观测固体潮分钟值资料,论述了抽水、降雨、大风、进人、仪器调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定以及其它仪器故障等因素对形变数字化高频记录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山东形变固体潮数字化资料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亮 《高原地震》2008,20(3):36-41
利用山东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的固体潮资料,分析了气压、雷电、洞室装修、仪器故障及环境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固体潮记录的影响,总结了1次地震前的异常特征,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4~2018年福建省闽侯旗山井数字化水温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测数据的日、月、年、长期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在日常观测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干扰因素,提炼出自然、外界环境、人为和仪器自身干扰等因素的典型表现特征,在今后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再出现类似的异常时,为地震科研提供参考和应用,以便及时地排除干扰,识别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信息。  相似文献   

4.
永安冷冻厂深井是东南沿海最深的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井深1 000.44 m,本文介绍了永安井的地质构造及正常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永安井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日常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干扰因素,从自然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人为干扰因素、仪器自身因素等典型表现,提高对非地震前兆干扰因素的识别,以便更好地排除干扰,提高仪器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5.
收集整理了肃南台DSQ水管倾斜仪自观测以来的观测资料,分析气压、雷电、洞室进人、仪器故障及附加载荷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记录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蒙城地震台地电阻率数字化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蒙城地震台地电阻率数字化和模拟的标定资料、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资料的年周期变化、以及数、模观测系统的系统差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蒙城台多年的模拟与数字化资料综合使用以及数字化仪器替代模拟仪器观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地电观测数据中干扰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安徽省在3个台安装了数字地电仪,在2个台安装了数字水氡仪。数字化仪器的优点是可以更客观地记录地震前兆的真实信息,当然也包括干扰信息。可以按地震监测和科研需要设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模拟仪器有时难以做到。数字化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大大减轻观测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数字化资料便于网络传输,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减少了中间环节出错的机会。然而,数字化仪器获取的数据也出现了原模拟仪器资料不曾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几年临汾中心地震台的数字化定点形变资料,参照台站仪器工作日志,排除人为干扰、气象因素等台站已知干扰因素,综合分析总结临汾台数字化定点形变日均值、整点值、分钟值曲线在震前出现的各种异常图像,找出一定的判断规律,从而为地震预测及震后趋势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引入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中,由于各种干扰及数字化仪器的自身因素,数字化观测数据有时会出现突升、突降的现象,给数据分析带来不便。本研究引进肖维纳(Chauvenet)准则,从理论上对气体流量干扰数据进行剔除,以便于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震监测仪器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而数字化仪器很容易受雷电等因素的干扰,造成数据的畸变。黑河台数字水温仪数据波形出现了明显的畸变,但很快恢复到正常动态范围,针对此现象做了跟踪分析处理,认为是由数字化水温仪器受强雷暴干扰所致。借此希望为识别和排除地震前兆异常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震记录应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地震记录的含义,数字地震记录仪器的分极结构和仪器响应,以及在频域和时域中数字记录去除模拟地震记录仪器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林  洪星 《高原地震》2014,26(3):62-6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激增,数字地震科普馆将成为传播地震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以福建数字地震科普馆为例,介绍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载体,在开展地震科普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并对数字地震科普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地震科技资料的数字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地震科技资料数字化的阐述,说明了加强地震科技资料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提高地震科技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了数字地震学诞生以来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结合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大规模数字化改造的实践,着重阐述了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的观测优势,以及在台网建设目标、观测资料的充分利用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劣势和不足。还提出了对关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基础和应用研究与地震预报的关系、数字地震学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样过程和模数转换对记录影响的分析,讨论了数字地震仪记录的动态范围,以及如何使用谱分析方法去除仪器对最终记录的影响,以便获取“真实地面运动”的近似。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如何影响其弹性性质一直是地球物理研究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半定量甚至是定量地对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特别是如何有效地获取孔隙结构参数相关的地震属性体一直是油气工业界追求的目标.本研究从数字岩心角度入手,联合测井以及地震数据尝试探究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代表性碳酸盐岩储层样品获取;(2)CT扫描数字岩心数据体获取;(3)数字岩心数据的图像处理;(4)数字岩心数据的静态弹性模拟;(5)数字岩心子数据体的孔隙结构因子提取;(6)孔隙结构因子表征与分类下的弹性性质与孔隙度的定量化量版建立;(7)数字岩心-井-地震联合的孔隙度属性提取;(8)孔隙结构因子的地震属性体获取.本研究分为两篇系列文章上篇与下篇,上篇主要阐述如上提出的(1)—(4)方面,重点在于针对碳酸盐岩二值化图像处理的流程建立与验证,以及数字岩心静态弹性模拟的理论方面,这两方面是基于数字岩心获得精确的碳酸盐岩弹性性质模拟结果的关键所在;下篇主要阐述利用数字岩心数据获得孔隙结构因子的思路、理论与流程,以及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为目标而获得孔隙结构因子的地震属性体的实际应用方面.由于两篇文章共享数字岩心数据,同时所涉及的研究思路与流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写成两篇系列文章而非两篇独立文章.本文为两篇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上篇.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it is possible to use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to extract small streams. In order to map streams correctly, it is necessary to remove errors and artificial sinks in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This step is known as preprocessing and will allow water to move across a digital landscape. However, new challenges are introduced with increasing resolution because the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artefacts such as road embankments and bridg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ed resolution. These are problematic during the preprocessing step because they are elevated above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and act as artificial dam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e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breaching and filling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resolutions (2, 4, 8, and 16 m) and to evaluate which preprocessing methods most accurately route water across road impoundments at actual culvert locations. A unique dataset with over 30,000 field‐mapped road culvert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stream networks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using different preprocessing method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racy of stream network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solution. Breaching created the most accurate stream networks on all resolutions, whereas filling was the least accurate. Burning streams from the topographic map across roads from the topographic map increased the accuracy for all methods and resolutions. In addition, the impact in terms of change in area and absolute volume between original and preprocesse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was smaller for breaching than for filling. With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it is possible to extract accurate stream networks from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with extensive road networks, thus providing forest managers with stream networks that can be used when planning operations in wet areas or areas near streams to prevent rutting, sediment transport, and mercury export.  相似文献   

18.
王贵宣 《地震》1993,(4):63-71
本文根据数字滤波器压制干扰的原理,指出利用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优选数字处理方法和确定最佳滤波参数的具体原则。对于那些未给出频率响应函数或周期选择性函数的数字处理方法,可以直接根据计算方法的权系数算出它们的频率响应。计算递归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式子,也可以用来计算其它非递归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本文利用重力固体潮汐分析中计算中心点的零点飘移值若干方法的系数和它们的周期选择性函数,分别计算了它们的频率响应,从两者的数值上比较,结果是一致的。本文还计算了目前大家常用的一些数字处理方法,如五日均值、一阶差分、二阶差分、多点数字平滑等方法的频率响应值。并分析了它们的处理效果和方法的局限性。还根据最佳数字滤波器和DAI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说明选择数字滤波器和确定最佳滤波参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尚华  薛兵  李际弘  李江 《地震》2016,36(2):141-148
在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音频接口(S/PDIF接口)的数据采集电路板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在数据采集电路设计过程中,在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增加了一组S/PDIF数字音频接口,将模/数转换结果转换为符合音频传输标准的编码数据,并将此数据利用外置声卡同步传输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抽取滤波、频谱分析等数据处理与解析,从而实现对地震数据采集电路板的快速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清晰,实现简便,结果有效可靠,能够解决常规测试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高精度、高采样率数据采集技术研发和测试评估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的干扰信号,影响资料分析处理,有时还造成波形不完整或严重变形,很难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MATLAB设计数字滤波器对不同记录中的干扰波进行滤波,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实例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