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应用JX-4数字的测量工作站的测量作业流程,以及在数字摄影测量中的作业技巧及测量时间的减少和艄的层控文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作业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美妹 《福建地质》2002,21(4):235-240
介绍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分析航空像片的扫描数字化质量对内业的精度影响,探讨全数字摄影测量内业作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数字几何关系和误差影响,比较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3.
谢赣南 《湖南地质》2002,21(1):73-76
数字摄影测量,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 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其产品与中间数据的记录以及处理的原始资料均是数字的,较之常规的(传统的)数字产品的主要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成果多样化等优点。两次作业和两次内业,是1:500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作业流程,第二次外业调绘作为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外业工作是常规调绘方法有一定的区别。1:500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适合于大面积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4.
数字摄影测量,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其产品与中间数据的记录以及处理的原始资料均是数字的,较之常规的(传统的)数字产品的生产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成果多样化等优点。两次外业和两次内业,是∶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作业流程,第二次外业调绘作为1500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外业工作与常规调绘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适合于1500大面积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5.
孔琴  刘德明 《安徽地质》2007,17(4):309-312,320
介绍从大比例尺地形图数码航测数字化成图存在的难点出发,综合生产实际,探讨全数字摄影测量内业作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数学几何关系和误差影响,根据成图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研究对大此例尺数码摄影航测成图的地理精度和数学精度的质量控制,并对实践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俞旭升 《西北地质》1999,32(3):42-46
本文以使用PC机进行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规模化生产为目的, 讨论了基于Virtuozo NT数字摄影测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方案、工艺流程、网络结构及系统的软、硬件构成等问题, 对实现摄影测量的数字化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聂爱香  何军利 《山西地质》2013,(6):96-96,101
分析低空遥感摄影测量,平台和相机选取,外业像控,以及空三加密、数字测图、精度分析等,从而选择出最优化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8.
冰川的监测一直是冰川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008年对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南坡的黑沟8号冰川末端进行了地面多基线数字摄影测量, 获取了该冰川末端的影像, 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控制信息. 在Lensphoto多基线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 测得了冰川末端的0.11 km2 DEM数据. 采用同期测量的GPS数据检验得知, 摄影测量所得DEM数据在高程上的平均误差为1.92 m, 标准偏差为3.47 m. 地面旋转多基线数字摄影测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冰川测量手段, 可以在典型冰川测量和冰川重要部位(例如冰川末端、 冰崖等)的测量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涵义及在目前制图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字自动化程度,并探讨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施工地质数码影像编录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施工地质编录方法一直困扰着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以往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各种编录方案或设想,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编录模式、量测精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次研究注重多专业知识的交叉运用,主观研究与客观现场紧密结合,联合应用数字摄影测量、图像处理、CAD和GIS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施工地质数码影像编录系统。通过龙滩水电站的边坡、洞室、基坑实践检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现场影像采集、机辅处理、CAD成图和数据库管理的一体化作业模式,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编录带来新的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附近的废弃采石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边坡结构面信息采集的控制测量研究。控制测量分级布设:首级平面控制采用一级导线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全站仪对向三角高程法和全站仪垂距测量法,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观测结果,发现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全站仪垂距测量法可以满足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而且方便快捷,同时探讨了GPS-RTK控制测量在数字摄影测量中的应用;次级坡面控制采用空间极坐标测量法。通过控制测量,可以为边坡结构面信息的摄影测量获取提供准确、可靠的基准。  相似文献   

12.
摄影地质快速编录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行水电工程、地下工程施工地质编录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摄影地质快速编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在数字相机量测化改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近景摄影测量、图像处理和GIS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数字相机的摄影地质编录信息系统。该系统以高边坡、大洞室为对象,具有数字摄影、正射影像制作、图像镶嵌、编录要素提取与产状量测、编录成果CAD制图等功能,实现了数据采集、机助处理与成图的一体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地质编录的工作效率和成图精度,为施工地质编录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解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全面地获取岩体随机结构面信息而提高稳定性评价工作,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测取结构面空间坐标的基础上,应用立体几何、方位概念和投影变换理论,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空间坐标的结构面迹线三维模型、任一投影展示面的迹线二维模型和详细判据的产状解算模型。迹线三维模型数据更加详实展示迹线分布状况,迹线二维模型数据又能获得任一重要投影面的迹线信息并突显迹线物理意义;应用误差理论,探讨了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产状解算模型获取产状的精度。实验表明,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建立边坡三维模型点位测量精度≤2 cm时,能够解决近似线状结构面的产状获取问题。因此,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解算模型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相结合,可采集到更为全面的结构面几何信息并用于岩体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变形数据主要由岩体内部变形和收敛变形两部分构成。寻找满足高精度位移测量的收敛变形观测方法已成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的重要研究方向。修正了传统的数码相机摄影测量基于图像坐标变换的计算思路,改善了试验中5×5小模板作业方式,采用大模板标准点布设方案和标志点相邻坐标数据点的选择方法,有效地减小了镜头畸变对标准点、标志点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直接线性变换原理进行了图像间的坐标识别和试验阶段测量观测点的坐标比较,实现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收敛变形观测。将数码相机数字近景摄影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分岔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提取岩体裂隙迹长信息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以皮尺为主要工具的岩体裂隙迹长测量方法精度及效率较低、尤其是遇有危险场地不能遥测等缺点,研究应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岩体裂隙迹长信息,以普通非量测数码相机为主要工具,以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为依托进行信息处理,可以快速获取隧道施工掌子面裂隙迹线图。经实验比较分析,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获取岩体裂隙信息在精度和效率方面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自动网格法和摄影测量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与步骤,并将其应用到室内某滑坡模型试验的位移测试中。试验证明:数字网格摄影测量法可以快速、准确对模型体观测点位移进行量测,精度达到次毫米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滑坡模型位移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数字化校园工程———“数字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探讨利用航空影像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的方法及途径。并采用三维建模软件Cyber C ity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而对于复杂地物,采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IMAGIS软件建立单个模型,从而实现了成都理工大学校区的三维可视化虚拟重建和漫游。实践证明,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影像,能够有效地获取大范围区域地表地物的三维信息,并快速地建立地面模型和三维景观。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效提取活动构造研究的定量参数, 利用美国解密的2 m分辨率CORONA KH-4B卫星立体像对, 实现了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立体测图, 并通过影像匹配的方法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通过以上方法, 以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为例, 利用覆盖该区的影像, 识别由活动断层和活动褶皱造成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变形, 提取地表变形参数, 结合地震资料和野外测量, 分析地表变形特征的深部构造机理.结果表明, 经过处理的CORONA KH-4B像对可以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下矢量测图, 相对定向精度在0.01 mm左右, 绝对定向精度在10 m左右.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活动构造定量分析所需.该方法在地势复杂、人迹罕至区域研究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吴似芬 《安徽地质》2004,14(2):153-154
从实际生产出发,记述了利用JX4C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高速公路测绘中的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倾斜摄影测量对测图精度的提高作用,以A、B两个测区为例,分别以双片和多片前方交会、竖直和倾斜影像为对比条件,建立立体模型与实景三维模型,并通过对模型和数字线划图中检查点的误差统计,对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相比于基于双片前方交会生成的立体模型,基于多片前方交会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精度更高;在地形为高山地的A测区,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由分米级提高至厘米级,结合《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可以达到1:500比例尺的成图标准。相比于竖直摄影测量,倾斜摄影测量的交会光线更多,因而其模型精度也更高;在地形为山地的B测区,高程精度可与平面精度相当,中误差均在5 cm以内,解决了航空摄影测量因影像采集方式而高程精度较差的难题,基于倾斜实景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测图,数字线划图中等高线中误差满足《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中对1:500比例尺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