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晓波  王晓青  付娇  胡海涛  张权  杨洋  吕峰 《气象》2020,46(6):850-856
由于受到高空风场的影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与理论弹道值具有不一致性。为增强实施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精准性及其作业效果评估准确性,研制了一套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播撒作业跟踪系统。该系统分为火箭定位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两部分,利用卫星定位模块加上数据传输电台模式将火箭飞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并开展了一次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道跟踪实弹发射试验,发射两发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除初始阶段4~5 s卫星定位失锁而没有数据外,其余时间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整。结合高空风场数据对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进行风偏修正后的实际弹道更接近于理论弹道,风偏修正意义明显,有利于增雨防雹火箭精准作业。  相似文献   

2.
《山东气象》2007,27(1):F0003-F0004
济南市气象局在省局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军地联合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南部山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取得显著效益。2006年,济南市先后进行增雨作业20次,出动作业火箭240架次,发射增雨火箭弹968枚,炮弹1131发,作业密度、规模、强度都是济南市人工增雨作业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引言 火箭在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作业、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人影作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遵照增雨防雹火箭安全操作方法,可实现安全作业目的,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7年持续干旱少雨,8月6日麟游县的丈八、阁头寺、桑树塬3座固定火箭点,在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指挥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6枚。作业区内普遍增雨10mm以上,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次增雨为火箭增雨防雹试验示范基...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结合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引用人工影响天气数值实验的人工冰核浓度等有关参数,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及回波顶高度(ET)等导出产品合理地应用于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计算公式中,解决了以前人为或间接估计对流云作业区体积及其含水量的难题,提出客观定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的初步方案,并以其计算的用弹量为主要参数设计火箭作业参数指挥界面.经2005年一次增雨作业应用检验,证明结果切实可行,对节约人工影响天气成本,有效指导对流云火箭增雨防雹作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弹药分级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37高炮297门、车载式火箭发射架287台,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已达全省总面积的40%。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高炮弹和火箭弹的购置、存储、运输、使用和调配等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6—17日,“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与“全区气象局长工作会议”同时召天,会上总结了2006年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部署安排了2007年工作任务。2006年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成效显著。一是精心组织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年8架飞机累计作业137架次,增雨飞行387小时;全区244部地面火箭累计作业1195次,发射增雨火箭弹5597枚(其中新型火箭3968枚)。进一步扩大了增雨作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遍布全区的700余门高炮,共作业1748次,发射炮弹66042发;二是加强现代化建设,提升人影科技水平,按照区局的总体…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2012年锡林郭勒盟春夏季降水分布和主要天气过程分析,结合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的影响分析,对飞机增雨作业和火箭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由于2012年系统性稳定降水天气过程较多,增雨效果显著,为旱情解除发挥了重要作用;降雨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便于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把握时机,虽然因空域管制影响了作业次数,但作业时间长,火箭发射量大,同样取得了很好的增雨效益。2012年是近年来增雨效率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安全射界图是开展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必备的图文资料,据统计,目前93%以上的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事故是因作业点没有安全射界图或安全射界图制作不准确等原因所致。本文结合GPS/GSM火箭车定位、通信跟踪系统,详细介绍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制作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安全射界图的基本方法,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县域固定火箭、高炮防雹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的制作,对于提高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安全水平和人影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至2005年青海省形成了由东部11个防雹县125门高炮组成的防雹作业网;形成了以空中飞机人工增雨为主,以高炮、火箭、燃烧炉、焰弹地面为辅的多种作业方式的人工增雨模式,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持续科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WR-IB增雨防雹火箭系由实力雄厚的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一所研制的一种新型防雹火箭,于1994年通过国家级鉴定。该火箭与气象雷达相配合,可对各类云层进行准确、及时、有效地播撒作业。通过影响云的微物理结构,进而改变云、降水的发展过程,达到增雨防雹的目的。经专家鉴定,该火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际水平,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了新的催化作业工具。为了使该火箭及早投入增雨防雹业务使用,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四十一所和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于今年8月在新疆农’\师1帕团联…  相似文献   

12.
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以琳  黄磊 《气象科技》2007,35(4):535-540
以GIS为基础,把人工增雨、防雹资料分析、作业指挥、数据传递、效果分析等项市级人工增雨、防雹业务,较完整地汇总到一个工作平台上,建立了可视化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该系统依据雷达图像和增雨、防雹的不同特点,自动确定高炮作业参数,自动形成和发布作业指令并通过采用了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固定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令接收机”安全、无延迟地接收作业指令,形成了地市级指挥中心直接指挥作业点的作业模式。该系统较好地解决异地数据共享和异地事务处理问题,实现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的业务化,具有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3.
XR-05型火箭发射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主研发的一种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专用装备,是实施人工增雨(雪)、防雹.必备作业工具.发射架主要组件有定向器、主支撑机构、底座等组成,用其装载和发射四种不同型号的火箭弹,并供火箭滑行后飞离发射架,把装有催化剂的火箭弹发射到云中预期的部位,实现催化作业目的.车载和地面共发射用一个发射架架体,它是目前国内功能最为齐全的火箭发射架.本文对XR-05型火箭发射架的构造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信息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邹书平 《气象》2011,37(3):373-378
随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的发展,作业信息数据量不断增大,作业信息上报和统计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愈显重要.为实现地面增雨防雹作业信息上报、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通过Visual Basic 6.0编程技术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处理技术,研发地面增雨防雹作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创建、数...  相似文献   

15.
7月17日山东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引进的雷电探测系统在省人工增雨防雹指挥中心安装、调试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的引进标志着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将大大提高我省人工增雨防雹的科技水平。众所周知,飞机人工增雨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的,是一项颇具危险性的工作。为确保飞机的安全,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高炮、火箭防雹增雨作业具有很强的时机性,只有把握住最佳时机,向云中的最佳部位撒播适量的催化剂,方能达到消雹增雨的目的。提供强对流天气的准确位置和移动情况是…  相似文献   

16.
刘芳  贾玲 《陕西气象》2005,(3):48-48
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是目前我国地面人工增雨防雹的主要作业装备。 2 0 0 4年陕西共有 447门高炮分布在 8个市 62个县 (区 )。WR- 1 B型火箭 1 33副 ,分布在 1 0个市 78个县 (区 )。面对如此规模 ,加强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也是确保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安全 ,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1 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的购置购置人工增雨防雹高射炮、火箭发射系统 ,应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抗旱防雹需要提出购置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购置数量、布设位置、保护范围内的主要农经作物等 ,经市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型数字化火箭作业系统,选择威宁和清镇作为试验点,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外场科学试验,研究其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潜力。通过分析2011—2013年试验数据,中兵火箭具有作业覆盖面大、催化能力强的特点,对发展中的雹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实施人工防雹作业,更好地服务于农业防灾减灾,但增雨方面的效用及对作业时机的把握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人工增雨机制和“播云温度窗”概念,分析了红河地区增雨作业可播撒区高度的年变化值,对现行增雨作业火箭和云体可播区高度进行分析,得出:人工增雨不仅仅是对云体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就可以达到增加降雨,而是要根据作业时间、地点、天气条件、云体可播区高度和选择适合的增雨火箭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充分利用现代天气预测方法和大气探测手段,实施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天气雷达是卫星云图和天气形势图不可替代的云雨探测工具,尤其是在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火箭人工防雹作业中越来越充分显示它的探测优越性。众所周知,应用它可以监测天气系统、判别人工增雨潜力、检验人工增雨效果。本文主要对后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用省台“713”数字化雷达资料,对1997年5月7日(以下简称19970507)和1997年5月14日(以下简称19970514)两天的人工增雨飞行作业进行了事后个例分析。2天气雷达的人工增雨潜力指标在自然层状冷云降水机制中,无论是微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