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铀、金地化性质有很大不同,但可共生、其内因是铀、金都是变价元素、铀、金的沉淀都是从高价态向低价态转变的过程,外因是还原体的存在。文中还讨论了铀-金共生与铀-金矿床及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三丁酯为固定相,大孔聚乙烯笨(X-5型)为担体的浸渍树脂、垂直型反相色谱柱,对铀分离富集的基本性能,以及铀(Ⅵ)-间硝基苯基萤光酮(m-NPF)一氨三乙酸(NTA)-吐温-80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提出了TBP-(X-5)分离,m-NPF-NTA-吐温-80光度法测定铀,经标准样品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三丁酯为固定相,大孔聚乙烯苯(X-5型)为担体的浸渍树脂、垂直型反相色谱柱,对铀分离富集的基本性能,以及铀(Ⅳ)-间硝基苯基萤光酮(m-NPF)一氨三乙酸(NTA)-吐温-80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提出了TBP(X-5)分离,m-NPF-NTA-吐温-80光度法测定铀,经标准样品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3):233-241
首次根据系统整理的资料指出了埃利康矿区含铀带的含金性,并将其与阿尔丹地盾中部的热液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将中阿尔丹的金-铀和金矿床划分为六种矿化类型,金-钛铀矿,金-日质铀矿,钛铀矿-银-金,斑岩金,金-流化物和在喀斯特中再沉积的金,研究了不同类型矿化在构造层中的中生代侵入岩中的位置,矿石中铀和金的互相关系以及金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活化的古老地盾上铀,金矿化的表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六价铀在碳酸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矿样在密封条件下,六价铀与碳酸盐形成「UO2(CO3)3)」^4-而转入溶液,同铀(Ⅳ)、铁(Ⅱ)、铁(Ⅲ)等分离的最佳条件。制备液用亚铁还原-钒酸盐滴定法测定。对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总铀、铀(Ⅳ)和铀(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准确度、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LMU-3型激光微量铀分析仪是利用激光-时间分辨技术对微量铀进行分析的一种最新型仪器。本文主要介绍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整体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7.
王克权  党建明 《铀矿地质》1994,10(5):308-315
LMU-3型激光微量铀分析仪是利用激光-时间分辨技术对微量铀进行分析的一种最新型仪器。本主要介绍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整体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8.
海洋锰结核中微量铀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用王水溶矿,制成10%HNO3溶液,通过P-350色谱柱,富集铀分离干扰元素,而后用0.2%NaF解脱铀,衔接5-Br-PADAP光度法测定铀。  相似文献   

9.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0.
柯树背岩体铀金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柯树背岩体矿物岩石学特征基础上,通过对该岩体的铀金成矿元素丰度、铀金矿化类型、铀金矿石物质成分及成矿阶段的划分、矿脉的铀金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围岩蚀变及原生晕特点、铀金矿化控制因素的详细研究,从岩体的放射性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岩体蚀变及剥蚀强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脉向深部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岩体的铀金成矿远景及今后找矿工作的意见,指出该岩体西体南部断续出现的柯树背-隘高断裂上盘1km范围下与寮-大坑里断裂夹持区为铀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许冰  徐祖德  雷颖 《铀矿地质》1999,15(3):181-18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过程。电极由三辛胺萃取UO2(SO4)4-3形成的三辛胺-UO2(SO4)3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以三辛胺为离子交换剂构成。其结构简单,在铀含量为5×10-5-1×10-2mol·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响应斜率接近Nernst理论值。本电极已初步应用于溶浸液中铀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几种中性磷类萃淋树脂吸附铀的性能比较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试验对CL-TBP,CL-P350,CL-TRPO三种磷炎萃淋村脂吸附铀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减压微色谱柱考察了三种树脂的吸附选择性,并用斜率法和红外光谱等探讨了吸附铀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了Triton-X-100存在的情况下5-(4-二乙氨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DEPAQ)与铀(Ⅵ)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7.5~8.5范围内显色剂与铀(Ⅵ)具有较灵敏的反应,配合物撮大吸收波长为526nm,用平衡移动法和斜率比法测得配合物的组成为1:2,表现摩尔吸光系统ε为6.26×10^4L.mol^-1.cm^-1,铀的含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适量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二苯甲酰甲烷萃淋树酯的合成方法,讨论了该树酯对铀的吸附性能和分离富集铀的条件。该树酯对铀的吸附容量,动态法为3.90mg/g,静态法为3.62mg/g,吸附速率为1.45×10 ̄(-3)s ̄(-3),且铀与共存离子分离效果较好。应用于含铀岩石矿物的分离富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504铀矿床是一个铀-汞-钼多金属矿床,其中硒达到了综合利用指标,硒与铀密切正相关,并分布在各类铀矿体中。硒主要以硒化物矿物形式产出,矿床中还发现了新的硒矿物—硒锑矿。  相似文献   

16.
乌奇库杜克型铀矿地浸——天然试剂浸出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乌奇库杜克型铀太地浸工艺的方法和特点,介绍了新开发的地浸工艺-天然试剂浸出铀的工业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地区燕山晚期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Rb-Sr,K-Ar及锆石U-Pb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燕山晚期火山岩的形成时限为91.7-128.3Ma,属早白垩世;基火山夺可分为2个岩浆活动旋回-石溪旋回与周家店旋回,其年龄分别为91.7-110.8Ma与119.2-128.3Ma,与赣杭构造-火山岩带2次主要的铀矿化年龄吻合,表明铀成矿与该时期岩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后期在波罗的海科拉半岛南部奥涅加湖地区的铀-贵金属-钒组合矿床上世界上系首次发现。它包括5个矿床,十几个矿化点,已探明了可观的铀、钒、金、铂储量。了解它对开阔我国深入找矿思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铁载体存在下,用H2O2/NaOH以氢气氧化物分离铀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富铀地质样品(铀含量<>0.1%)和沥青铀矿类样品中的钇,钪和其他稀土元素和快速方法,铀以可深性过铀酸盐络合物进入溶液,将沉淀的稀土氢氧化物(包括Y和Sc)过滤,并溶于HCl中,再吸入等离子体,选择无干扰的REE发射变线后,进行各元素的测定,该法已应用于某些国际参考标准如SY-2和SY-3(掺入知量的铀)以及一个内部和沥青铀矿样品,发现REE值与最稳定值一致,所有REE,Y和Sc的RSD为1%-8.8%,该法可与确定良好的阳离子交换分离法比拟。  相似文献   

20.
下庄铀矿田早期高温成矿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下庄铀矿田的矿物组合及年代学的研究,揭示出下庄矿田中存在着一期极为重要的铀成矿作用-早期(125-166.4Ma)高温(或气热高温)铀成矿作用。这期成矿作用主要是受岩浆热液控制,它是形成富大铀矿诃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