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静妍 《北京测绘》2011,(1):14-17,35
在介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本构成基础上,分析阐述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各类基础数据集之间的关系,理清了数据建设的层次和重点;研究了数字城市公共平台选型需要注意问题,并结合数字广州平台选型的实际工作经验得出了要根据需求选择平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数字孪生城市为保障城市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宁波市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为例,论证了现阶段静态、多时态的数字孪生城市能够很好地适应城市规划建设需求,阐述了数字孪生城市统一大场景建设方法。集成二维数据、地形地貌、实景三维、轨道交通信息模型、地下管线模型等多源、多尺度数据,在数字孪生城市中进行轨道交通二三维选线。贯通规划选线后,连接设计、施工和运维,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数字孪生城市中构成完美闭环。在未来的时代,数字孪生城市将加速拓展其他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旭芳  徐敬仙  涂汉桥  丁玲 《测绘通报》2012,(Z1):483-484,572
根据笔者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将多尺度的地图数据集进行组织集成,通过后台服务器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前端互联网电子地图中多梯度的表达。所论述的地图数据建库过程,可以作为数字城市的技术参考,有效地提高电子地图的存储展示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正富  顾娟  沈刚 《现代测绘》2013,36(4):12-14
数字城市建设既是加快城市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天地图各项工作的推进,加快了数字城市的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越来越受重视,体育健身信息与基础地理信息相结合的体育信息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天地图.江苏"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数字城市"十分钟健身圈"示范应用系统的架构以及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集电子地图和体育专题数据为一体的"十分钟健身圈"应用示范系统。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聚集地,是人类文明成果产生、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场所。随着“数字城市”理论的不断完善,构建数字城市3维可视化系统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依据系统开发的原则,结合“数字城市”建设的实验,对数字城市3维可视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处理、3维模型制作、3维场景生成以及系统功能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指导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分析数字城市项目建设的主要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四大类,并综合设计了城市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多种类、多尺度和多时相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建库、管理及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2008,(6):82-82
数字国土从两方面支撑数字城市的建设和运行。首先,数字国土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建设内容。数字城市是现实城市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如果作为城市物质载体的国土资源没有向网络空间延伸和拓展,这个延伸和拓展就不是完整的。其次,数字国土在多个方面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如各类社会经济信息只有在基础地理数据基础上才能有效和准确地集成和整合;以抗灾减灾为任务的地质灾害信息工程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工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兴起,城市3维模型作为其数据基础,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而其建模数据质量检查也成了关键。本文着重探讨了基于人机交互的建模数据质量的检查方法,为数字城市的3维模型质量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组成"数字城市"多源信息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城市专题信息、时间信息进行分类,提出信息层次分类的设计思想,并举例予以说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城市专题信息、时间信息的数据结构,为构建"数字城市"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数字城市建模主要采用传统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效率较低、投资成本大、真实纹理采集困难,无法满足城市大范围快速建模的需要。针对传统建模方法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实现城市三维建模的方法。该方法旨在结合倾斜摄影技术和3ds max软件的优势,实现一个集三维建模、纹理自动获取、纹理映射等功能于一身的高效率的数字城市建模平台,该方法易于在实践生产中推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刘洋  兰泽英 《测绘工程》2015,(12):36-42
如何维护更新数据是"数字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构建基于同源基本大比例尺数据连续化生产序列小比例尺数据,对多尺度城市空间数据进行纵向一体化管理的软件平台成为数据更新维护的关键。研究以基于同源数据的序列比例尺地图综合缩编平台建设为对象,主要从地图综合知识库形式化表达、地图综合流程决策控制机制、构建开放式地图综合软件系统构架体系、高效地图综合算子设计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此研究建设的软件平台已在广州市大型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快速构建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罗亮 《东北测绘》2012,(2):169-171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3S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部门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了海量的空间地理数据,为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减少重复投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对大量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融合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实现对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公共服务类的多尺度、非结构化、多源化、海量数据共享与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白银市公共服务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白银市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分析了公共服务数据内容,按照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进行采集、处理以及数据建库。最后设计了共享平台总体结构框架和公共服务数据显示、编辑、检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国土移动地图系统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依托,基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布的数据服务进行开发,供国土系统各单位使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数字城市的建设成果,大力促进国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本文旨在探讨实现该系统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琳琳 《北京测绘》2013,(1):61-63,82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信息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基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公众服务系统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综述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以九台市为例,着重介绍了数字九台公众服务系统设计目标和系统特点、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开发与集成,阐述了公众服务系统实现了面向公众的数字化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丹丹 《东北测绘》2014,(1):89-92,95
数字城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城市管理能够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时解决城市基础部件出现的问题。城市部件是数字城管的基础要素,数字阜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围绕数字城管部件信息的采集、巡检、回传等问题展开研究。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在.Net Framework框架下,以Windows Mobile为开发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的语言C#语言开发了数字城管基础部件巡检系统。初步实现了城市部件数据的加载,移动数据采集和属性更新的实时性,通过Socket通讯技术与后方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建设,从公众服务、规划国土、公安、旅游、数字县区、地税等示范应用项目的建设入手,论述了框架推广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点是通过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在共享与交换平台的基础上,为公共管理与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其中,数据建设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通过介绍"数字成都"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中地理实体与电子地图的生产流程,并探讨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对其他城市开展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