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土地开发管理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环节,需要通过土地测绘来了解土地信息详情,为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围绕土地测绘应用技术展开讨论,结合其实际应用,分析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近几年来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的情况与问题,提出加强对外商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管理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近几年来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的情况与问题,提出加强对商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剧增,如何能大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超规划开发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超规划开发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影响,然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土地管理中超规划开发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及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开发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经济交错区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同时它还是生态经济较脆弱的地区,土地开发极容易造成土地生态经济问题。本文阐述了生态经济交错区的概念,分析了生态经济特征 ,土地开发的意义,管理目标、核心,提出了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开发管理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建文 《西部资源》2019,(3):179-180
当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面临这很多的困境。很多地方的土地利用不够科学,存在很多荒废土地的问题。目前,在土地复垦和开发整理等方面急需进行科学管理,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详细研究土地管理措施。本文基于土地复垦以及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加强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参与型土地复垦的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众参与型”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已成为国际社会流域管理,山区开发,林业和农业等领域可持续发展项目开发的基本模式,基于此,该文提出了新颖的参与型土地复垦的概念,探讨了其基本原则与方法,阐述了参与型复垦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对国土资源的有序开发、市场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向。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研究了土地资源高强度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评价问题,运用理论阐释与定量分析评价,指出土地开发强度的内涵并提出的量度方法,界定了“土地资源高强度开发”的科学定义,揭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在国内层面属于高强度开发,而与国外典型地区相比则属于低强度开发。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高荆发的对策在于改善开发技术与人文环境,强化区域内部低强度单元的开发强度,坚持综合、高效、持续性三结合原则开发利用水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科技创新体系既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创新和土地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基于土地科技创新体系内涵及其基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土地科技创新体系框架模式及土地科技创新空间域概念,指出中国土地科技创新体系运行应选择国家调控下的科技市场化创新模式。构建土地科技创新的科学体系、完善土地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理顺土地创新的管理体系和建设土地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土地科技创新体系的四个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2.
彭枫 《西部资源》2008,(1):35-3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项目管理是指对各类不同项目的管理,狭义的项目管理是指对某一具体项目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项目资料就是项目在准备、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影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项目资料管理,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笔者曾参与了几个不同级别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  相似文献   

13.
土地管理三维思维与土地空间资源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仁忠  罗平  罗婷文 《地理研究》2018,37(4):649-658
基于城市发展的三维理念轨迹及土地立体化利用趋势,采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法,剖析土地管理重视三维思维的原因,辨析土地的空间特质,提出土地空间资源的概念内涵,初探土地空间资源管理制度和技术,以促进土地领域实践问题解决。结果显示:① 土地管理三维思维符合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趋势,是基于土地管理实践而衍生的创新需求。② 土地作为资源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空间性,具备三维空间特质;土地空间资源是土地资源概念的外延,是以土地表层为基底或脱离土地表层的可利用的三维空间存在。③ 土地空间资源的提出,能引发土地管理领域在理念、制度和技术上进行三维思维化的重构与创新,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河南省土地学会、河南大学和河南省科学院联合筹备召开的“WTO与土地管理学术研讨会”2 0 0 2年 10月2 5~ 2 7日在开封举行。河南省土地学会理事长范修芳、副理事长刘银江、张占仓、李小建、任培祥 ,秘书长张昌全以及全省土地管理、研究、教学、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领导、专家和相关人员 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 5 3篇 ,主要围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土地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如何改进我们的土地管理工作展开研讨。根据会议主题需要 ,经过认真准备 ,由河南大学副校长李小建教授作了题目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城镇体系演变是两个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过程,东北地区州、道、府、县等各级民事行政管理机构是为了管理从事农业开发的汉民而设立的。从城镇体系演变及城镇密度空间变化过程来看清代东北的土地开发,得出结论:清代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可区分出4次城镇设置的增长时期;清代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呈现出从南向北、从中间向东西两侧的阶段性扩张的特点。与此相对应,清代东北土地开发也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浪潮并发生了垦殖界线的北移;重点开垦区域是沿今沈阳-吉林、长春-哈尔滨一线不断往北的,且自该线往东西两边扩展,体现出自然区位条件、地形因素及政策等对土地开发的限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张明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4):297-304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土地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这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也是经济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前提。针对国际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几个前沿领域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及持续土地利用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和项目 ,本文对以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竺国强 《地理研究》2004,23(4):571-572
徐建春、张蔚文、汪晖和于伟四位博士联合撰写的专著《土地管理与国土规划新探》 ,已由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是至今有关土地管理与国土规划方面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许多独到和创新之处的一本专著。全书共十章 ,包括 :①城市土地经营 ;②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规划制度 ;③我国征地制度中的“公共利益”界定与征地范围划分 ;④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⑤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 ;⑥防治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对策 ;⑦农村土地金融问题探索 ;⑧国外借鉴与历史总结 ;⑨国土规划的回顾、展望与构想 ;⑩ 2 1世纪初期国土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内容。该书的主要内容 ,反映了作者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的  相似文献   

18.
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开发条件越来越差,造成一些土地开发以后成为低产田或无灌溉水源而弃耕,使非常有限的土地开发资金浪费。为了使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分阶段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发挥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清楚新疆现阶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以现阶段新疆宜农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参照新疆水资源和土地开发资金,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兼顾农林牧业共同发展的方针,划分出新疆现阶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标体系及其确定依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翟有龙 《干旱区地理》2004,27(2):245-249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总目标与分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扩大用地面积目标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目标,增加农用地目标与增加耕地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等若干方面,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与投资能力等方面综合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对于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而言,以往的土地档案信息资源是极为有效的科学依据.在国土资源整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土地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与时俱进,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挖掘新的管理模式和对策,实现土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土地档案信息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