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滇西惠民式铁矿找矿模型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东 《地质与勘探》2010,46(5):765-778
惠民铁矿产于双江陆缘弧带中元古代惠民岩组中部多旋回含铜铁火山-沉积建造中。每个小旋回底部由火山岩始,顶部至铁矿层终,构成明显的火山喷发-沉积韵律,铁矿层的大小、分叉、尖灭等,与火山岩的多寡、厚薄直接有关,受控于火山岩活动及其中心。将其厘定为云南省云县-澜沧一带区域性的中元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典型矿床-惠民式铁矿,并将与之成矿条件类似的双江-澜沧地区中元古代火山岩盆地作为惠民式铁矿的预测工作区,以MRAS定位定量方法,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进行矿产预测,优选最小预测靶区13个,估算铁矿石资源量75亿吨,做为今后寻找与勘查该类型矿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澜沧县芒洪铁矿是近期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发现的铁矿床。芒洪铁矿为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惠民增生杂岩中,铁矿体的分布受地层层位、岩性建造、火山-沉积旋回等因素联合控制;矿区的物化遥异常与已发现铁矿吻合较好,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标志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惠民超大型铁矿床处在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中南段的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具有火山-沉积岩容矿、磁铁矿-菱铁矿矿化组合及普遍伴生热液蚀变的突出特点。目前,因其赋矿地层时代存在分歧,致使其矿床成因认识不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矿区内原划分为澜沧岩群惠民岩组的岩石组合可分为两个构造地层单元,即:下部为中—晚奥陶世弧火山岩组合,受到古特提斯洋俯冲增生作用的改造,显示一定的构造混杂特点,局部见铁铜矿化;其上被一套火山-沉积岩组合不整合覆盖。上覆火山-沉积岩由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及硅质岩组成,属于弧前环境沉积组合,是已知铁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至少可分为3个完整的火山沉积旋回,其间多为整合接触。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多层次产于火山岩、硅质岩中,显示同生沉积成矿特点,普遍伴生陡倾斜(细)脉状铁矿化。容矿火山岩上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岩浆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位于235~214 Ma之间,峰期年龄为230~225 Ma,指示铁矿床成矿时代属晚三叠世。由此提出,惠民超大型铁矿床是一个早中生代火山沉积型矿床,其成矿严格受到晚三叠世(可早至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洋向东俯冲消减(现今地理方位)有关弧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惠民式和疆峰式铁矿的研究,认为它们都是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控制的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前者兼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和粒状含铁建造(GIF)的特征,而后者则为条带状含铁建造.它们均具备元古代条带状铁硅建造铁矿的特征,满足形成前寒武纪大型条带状含铁建造的“大型海洋热液供应系统、作为沉积仓储的大陆架体貌及有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惠民铁矿床所在区域、地区、位置三个不同层次的重、磁场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澜沧惠民铁矿床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结合已验证的钻孔资料及矿石参数,用磁异常拟合体积法求取了76线C1、C2磁异常的资源量,用类比法对矿区其他磁异常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与已探明的资源量相比,该矿区尚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赤峰市阿根他拉铁矿是一个可以小规模开采的铁矿与钠长石矿。铁矿所赋存的岩体为原生钠长斑岩,其可能由深部的花岗闪长岩岩浆演化而来。铁矿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黑云母/绿泥石—石英—磁铁矿阶段,为本区主要的铁矿化阶段,形成网脉状—浸染状的磁铁矿矿石。该阶段成矿岩体为斑岩、网脉状矿化、伴生矿化组合与斑岩型矿床可类比及磁铁矿的(Ca+Al+Mn)—(Ti+V)图解位于斑岩型矿床中,表明该阶段具有类似于斑岩型矿床的特征。第二阶段为绿帘石—磁铁矿/赤铁矿阶段,形成可达工业品位的团块状磁铁矿/赤铁矿矿石。该阶段类似于矽卡岩型铁矿的团块状矿石,及磁铁矿的(Ca+Al+Mn)—(Ti+V)图解位于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中,表明该阶段具有类似于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特征。将如上与钠长斑岩有关,前期表现为类似斑岩型矿床特征,后期表现为类似矽卡岩型铁矿床特征的铁矿,称为钠长斑岩型铁矿。这类铁矿应注重与绿帘石伴生的团块状铁矿的寻找。对比研究表明,钠长斑岩型铁矿明显有别于长江中下游的玢岩铁矿。  相似文献   

7.
冀东滦南一带重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滦南沉积—变质铁矿(BIF型)区磁法和重力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分析了该区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空间分布和重磁异常的关系,描述了区域内重磁异常呈条带状展布的特征,阐述了固安—昌黎断裂带重磁异常特征和磁铁矿分布的关系。根据已有司家营—马城铁矿矿床分布与区内重磁异常的关系,通过钻孔查证对异常反演进行对比。论证了滦南地区重磁异常成矿的实例。结合区域构造、重磁异常特征,总结了本区在勘查BIF铁矿过程中的找矿经验,并对BIF型铁矿成矿远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中国BIF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远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保丰 《地质学报》2012,86(9):1376-1395
BIF型铁矿床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床类型,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55.2%.BIF型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块,其次在扬子陆块.在华北陆块鞍山—本溪,密怀—冀东,五台—吕梁矿集区中铁矿床尤为集中,约占全国铁总探明储量41.5%.BIF型铁矿床在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均有产出,但主要在新太古代—古元古...  相似文献   

9.
富江铁矿位于通化县北部,由两条矿体构成,根据矿石物质组合、化学成分等认为该矿是属于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即变质铁硅建造铁矿。  相似文献   

10.
南美洲铁矿重要成矿区带与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美洲铁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床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类型较齐全。从南美洲大地构造格架分析,分布在克拉通地盾区或其边缘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和分布在安第斯海岸造山带的火山成因型铁矿最为重要,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元古宙,火山成因型铁矿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综合研究分析,圈出10个铁矿重要成矿区带,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州,巴西的阿马帕州、帕拉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里奥格兰德州、巴拉伊巴州、巴伊亚州、南马托格罗索州,玻利维亚的圣克鲁斯州,秘鲁的伊卡—阿雷基帕海岸带和智利的卡拉马—圣地亚哥海岸带等。通过对重要成矿区带内典型矿床的剖析,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南美洲铁矿成矿时空分布规律,为未来在该区寻找更多的铁矿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巫山县桃花赤铁矿属于沉积铁矿床,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相古地理条件控制。本文介绍了铁矿赋存层位的沉积相。通过古气候、古水深、古构造、沉积环境及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编制了巫山县桃花赤铁矿岩相古地理图,讨论了铁矿的生成条件,为后期的找矿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在宁芜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玢岩型铁矿床。九连山铁矿位于和睦山铁矿与钟山铁矿之间,铁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黄马青组粉砂岩与闪长岩体的接触带,以及黄马青组的层间破碎带;矿区共有10个铁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大部分为磁铁矿体,少量的赤铁矿体,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研究认为,九连山深部成矿的闪长岩体与和睦山的成矿岩体为同一岩体,九连山铁矿可作为和睦山式铁矿埋深较大的矿床实例,矿床类型属于玢岩铁矿中的接触交代型+热液充填型铁矿床。文章还对九连山铁矿的找矿标志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3.
孙剑  朱祥坤  陈岳龙  房楠 《地质学报》2012,86(5):819-828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观点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岩浆成因上,而铁的物质来源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Fe同位素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白云鄂博铁矿的成因提供了新思路。对白云鄂博地区发育的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铁质板岩、宽沟北沉积型铁矿、腮林忽洞微晶丘、灰绿岩墙这些相关地质单元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结果表明,尖山组铁质板岩的δ56Fe值为-0.49‰~0.48‰,平均值为-0.03‰±0.84‰,2SD,n=5;宽沟北沉积型铁矿的δ56Fe值为-0.68‰~0.23‰,平均值为-0.10‰±0.78‰,2SD,n=5;腮林忽洞微晶丘δ56Fe值为-0.64‰~0.12‰,平均值为-0.28‰±0.57‰,2SD,n=6;辉绿岩的Fe同位素组成δ56Fe值集中在0.11‰~0.16‰。腮林忽洞微晶丘总体上比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富集Fe的轻同位素,Fe同位素组成变化也相对更大,表明两者可能有不同的成因。白云鄂博地区尖山组铁质板岩、宽沟北沉积型铁矿与世界其他地区含铁沉积建造的Fe同位素组成类似,其共同特征是,Fe同位素变化较大,总体上δ56Fe大于0‰。这一特征与白云鄂博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白云鄂博矿床的δ56Fe集中在0‰附近,与白云鄂博地区灰绿岩、世界不同地区火成岩和岩浆型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一致。表明白云鄂博铁矿可能不是沉积成因的,更有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铁矿赋存于上三叠统石钟山组下段底部和中部,属沉积成因的海陆交互—湖相铁矿床.铁矿床的水平分带现象明显,自东而西:紫红色泥岩→褐铁矿→菱铁矿→黄铁矿.  相似文献   

15.
杜再飞  徐茂华  赵波  潘泽伟  唐忠 《云南地质》2013,(4):393-396,392
鹅头厂铁矿是滇中元古宙铁铜矿床的典型矿床,认为该铁矿是一个复成因矿床,矿床主体(Ⅰ1矿体)为沉积-热液改造型,次要矿体(Ⅰ2矿体)是热液脉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岫岩县五道沟铁矿产于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变质岩中,层位控矿的特点明显;铁矿体的围岩为黑云斜长变粒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矿体的围岩蚀变不甚强烈,晚期构造和闪长玢岩脉穿切铁矿体,但对铁矿体无明显的破坏。该矿床与区域上杨林式铁矿可以对比,矿床成因属于火山沉积-变质铁矿,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水城二叠系茅口组内发现新锰矿。通过对含锰岩系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其富集Zn,Ni,As,Sb,Sr,Ba,Ga,Ag,V,U元素;锰含量较高层位,Th/U比值小于1,锰含量较低层位,Th/U比值往往高达4~5。Co/Ni比值小于1。含锰岩石的(Fe+Mn)/Ti均大于47,高于20,特别是含锰高的岩石,其(Fe+Mn)/Ti值在300以上。含锰岩石的Al/(Al+Fe+Mn)均远远低于0.35,一般为小于0.02。稀土配分模式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REE较高,LREE/HREE值偏低等特征。根据锰岩系地球化学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水城二叠系茅口组含锰岩系属于热水喷流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孙剑  朱祥坤  李志红  陈福雄 《岩石学报》2014,30(5):1269-1278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富铁矿床。由于其复杂的地质特征,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富集机理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石碌铁矿的碧玉和铁矿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相学和岩相学研究,特别是对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小的碧玉进行了识别和观察。结果发现,碧玉除了在铁矿层的露头中有发育,在微观尺度上,微小的碧玉在铁矿石中也普遍发育,并和铁矿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说明碧玉是石碌矿床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碧玉是一种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化学沉积产物,因此可以明显地排除铁矿的矿浆喷溢型成因模式和矽卡岩型成因模式观点,表明原始的石碌铁矿是一套化学沉积的Si-Fe建造,从而为矿床的火山-热液沉积模式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证据。由于Si-Fe质沉积过程有可能直接沉积形成富铁矿,所以石碌矿床的富铁矿是否像前人所提出的由构造去硅作用富集形成,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朱乔乔  谢桂青  李伟 《岩石学报》2019,35(12):3703-3720
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但该类型铁矿床的品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本文对鄂东矿集区内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大冶铁铜矿、程潮铁矿和金山店铁矿开展详细的磁铁矿显微结构对比,并利用概率图解法对这三个矿床的矿石品位数据进行了筛分。发现在大冶铁铜矿和程潮铁矿中的磁铁矿至少有两个世代,发育明显的叠加结构,且叠加结构在光学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照片中可以识别出来;金山店铁矿中局部矿石也发育叠加结构。这些矿床中代表性勘探线的钻孔品位数据的累积频率曲线具有由低值(TFe 18. 04%~33. 03%)和高值(TFe 48. 97%~55. 63%)两个非相交总体所形成的混合分布模式,剔除低品位数据(TFe 20%)再次筛分其分布模式不变,但单一总体的参数有所改变。磁铁矿结构和品位数据筛分结果表明,这些矿床可能是两个或多个期次/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但不同矿床的叠加程度略有区别,大冶和程潮铁矿叠加程度较高,而金山店则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导致大冶和程潮矿床整体为富铁矿而金山店铁矿只有局部是富铁矿的重要原因。因此,叠加富集可能是矽卡岩型铁矿中铁高效富集的一种重要机制,多世代磁铁矿的发育范围和叠加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品位矿石的分布状况,其叠加程度可以作为矽卡岩型富铁矿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20.
桂林铁矿位于河源市连平县,侵入岩体为黑云母花岗岩。该矿床主要产于三叠系地层中,矿体赋存于矽卡岩中,主要由磁铁矿和透辉石两种矿石组成。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