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第4期《天文爱好者》杂志、北京天文馆网站近期均刊登了"国际路边天文夜"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在这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北京天文学会再次向全国天文爱好者发出倡议:只要您挚爱星空,只要您热衷公益活动,那么,请带上您的望远镜,加入"路边天文"吧!让我们共同将天文的乐趣告诉每一个人!对部分参与此次活动的爱好者,上述单位将择优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2.
太阳从诞生至今已走过大约46亿年漫长的岁月,今天还是精神焕发地照耀着我们,哺育着地球上万物的生长。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诞生50周年,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天文爱好者》杂志茁壮成长,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天文爱好者读者群,也可以说《天文爱好者》杂志也是一束明媚的“阳光”,在她的哺育下,众多天文爱好者从中汲取着天文的营养,幻想着浩瀚的宇宙,从而激励着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天文爱好者》的魅力和科普的魅力。我期盼着《天文爱好者》像普照万物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地走向未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永远陪伴着天文爱好者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12,(7):F0003-F0003
“2012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发烧版)”活动将于2012年8月11日至8月15日在云南东川红土地举办。该活动由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主办。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承办。本次活动将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天文专家、科普教师共同参与。地点选择在云南东川红土地进行天文器材操作、观测指导、星空摄影、摄影心得交流。相信每一个参会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杂志2007年增刊“天文馆专刊”和2008年1月号刊载了由藤井旭先生原创,李元先生编译的四季星空图。为满足广大读者对藤井旭先生作品的热情并感谢他对《天文爱好者》杂志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特邀藤井旭先生的好友李元先生撰写此文,藤井旭先生也是《天文爱好者》的老朋友,曾馈赠给本刊许多精美图片,例如2007年初寄赠的麦克诺特彗星的精美照片就刊登在《天文爱好者》杂志2007年6月号上,在此我们再一次向他表示感谢。今后我们还将选登藤井旭先生的星图和天体照片,供广大读者学习和欣赏。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4):43-43
2007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的评选在2月底落下帷幕,分别有代表我国天文研究及科技方面最高水平的十个项目入选,其中有早已为公众所熟知的“嫦娥”1号的科研成果——我国获得第一幅月面图像和月球探测数据,也有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我国天文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还有些我们不那么熟悉但是却非常重要的工作,例如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小系统)成功拍摄到光谱、太阳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进展等等,堪称2007年中国天文盛事大盘点。在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薛随建处长、田斌博士的帮助与协调下,各项目组的科学家们特意为《天文爱好者》撰写了相关领域的科普文章,与我们共同分享2007的收获与喜悦。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8,(1):74-75
我跟月亮有缘,我的英文名Phebe便有月亮和月亮女神的意思。十年前的月全食让我爱上了天文,我的望远镜观测得最多的也是月亮……所以,当看到“金秋览月”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充满了使命感,立马报名参加,是第三个在天文在线报名的人哟。  相似文献   

7.
《天文爱好者》2009,(1):22-23
当我们敲开2009年的大门,如同每个新年一样去迎接希望时,我们也满怀欣喜地盼来了国际天文年。400年沧桑,400年巨变,融入其中,何其幸哉!从2009年第一期开始,《天文爱好者》杂志作为国际天文年中国大陆地区惟一指定宣传杂志,将以专栏的形式全年刊登国际天文年最新动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第一次见到《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在1978年。记得1978年10月末,我第一次到邮局订杂志,在刊登了邮发代号和杂志名称的报纸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当翻到北京出版的杂志版面时,我看到了《天文爱好者》。那时我喜欢学习天文知识已有10年,经常为买不到天文书籍而苦恼,突然发现还有这么好的杂志,当时的感觉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定购了1979年的《天文爱好者》,从此我与《天文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杂志到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匆匆浏览一遍后,再一页一页的慢慢地细看,有的文章甚至看了三、四遍,然后,又盼望下一期杂志早点儿到来。  相似文献   

9.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国内展开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天文学知识也乘机得以普及。1958年创办的《天文爱好者》杂志,正处在这一浪潮的潮头。我那时上小学三年级,和许多小伙伴一样,迷上了星空。我的最主要的天文课老师,就是《天文爱好者》,以及《少年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手册》两本书。初中和高中,我都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天文小组,展开学习、认星以及特殊天象的观测活动。自第一期起,我买齐了《天文爱好者》的每一期,甚至投了一篇用普通照相机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天体的文章。可惜刚收到回复,杂志就因文化革命而停刊了。  相似文献   

10.
永远做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良师和益友———纪念本刊创刊40周年本刊编辑部·《天文爱好者》杂志自1958年4月诞生,至今已经历了40年的风风雨雨。迄今为止,共出版238期,累计发行600多万册。40年来,《天文爱好者》杂志一直在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向广大群...  相似文献   

11.
新年寄语     
当您收到新年第一期《天文爱好者》杂志的时候,正好是农历甲申年春节。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的全体伙伴向您,并通过您向始终关心支持着您的家人和朋友们拜年!祝大家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2003年刚刚向我们挥手道别,那些与《天文爱好者》共同度过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天文成果、神州五号的成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的佳绩、六万年来距离最近的荧荧火星、宇宙空间探测的新进展、难得一见的水星凌日等等,各个栏目中或是以专文介绍,或是刊登大量图片,受到朋友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开展青少年天文普及活动为了推动青少年天文普及活动的开展,我们以1985年观测哈雷彗星为契机,在洛阳市科协下属组织中建立了“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现将十年来活动情况简要总结介绍如下:定期举办天文讲座使会员们从中了解星空概貌、简易天文仪器的使用以及...  相似文献   

13.
约翰·道布森(JohnDobson)先生是鼎鼎大名的"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者。他所倡导的"路边天文"(Side-walk Astronomy)活动在北美洲全境正如火如茶地开展。《天文爱好者》杂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介绍过他和他的路边天文(详见1984年第五期)。我们有幸在 IAU 启动2009国际天文年之际独家采访了这位现居美国旧金山的92岁高龄的传奇人物。在此,特别感谢负责联络的Donna Smith 女士。  相似文献   

14.
继2010年第一个全球天文月(GAM)成功举办后,2011年4月第二个全球天文月在世界各地掀起新的天文高潮,再度成为业余和专业天文学家、教育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的繁忙月份。  相似文献   

15.
《天文爱好者》2012,(3):71-71
自2010年,“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的主办下两度成功举行。2011年第二届论坛附属的征文大赛收到了来自北京、天津、甘肃、广西、河北、山东、湖南等地的众多投稿,为当年论坛成果的丰富性和实效性奠定了基础。在此成功经验下,于第三届论坛举办前夕,我们决定发起本次“从零开始”社团培训资料设计大赛暨有奖征文活动。一、主办单位简介2012年第三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及其附属项目由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主办。中国科大天协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与各地天文社团的合作以期共同发展,近年来组织或参与协助了众多跨地区的天文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了过去两届论坛,在国内天文圈中颇受好评。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08,(1):77-77
活动综述 为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庆祝“嫦娥一号”成功绕月,第四军医大学邀请我们(西安交通大学天文协会)赴他们学校为口腔医学系的领导和师生举办“喜庆十七大,笑看嫦娥奔月”活动。活动的准备、组织和维序工作由第四军医大学十一队完成,天文协会为领导和师生做图片宣讲、望远镜展和《感悟星空》讲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增进广大读者和杂志社的沟通,促进广大读者之间以及读者和编者、作者之间的交流,本刊决定成立《天文爱好者》读者俱乐部。 所有购买或者订阅《天文爱好者》杂志的读者均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申请加入俱乐部,只须认真填写2003年第2期《天文爱好者》的“读者俱乐部报名表”  相似文献   

18.
武昌的“天文日”活动1993年10月30日天文日,武汉市武昌区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组织部分师生会员,开展了一次天文景物参观、摄影活动。这次参观拍摄共有两个对象:一个是东湖风景区前省博物馆珍藏的天文文物——最古老的绘有二十八宿星象的漆箱。第二个对象是磨...  相似文献   

19.
每月双星     
大家收到这期杂志的时候,应该正值农历春节,在此,笔者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广大天文爱好者新春快乐!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大家也不要忘了抬头仰望星空,享受天文观测的乐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适宜在二、三月份观测的双星吧。  相似文献   

20.
路边天文是由美国道布森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一项全民性科普活动。这项活动是天文爱好者将自己的望远镜拿到路边,免费与路人分享,让路人通过望远镜观看天体,以此来普及天文知识。2007年5月19日,第一届国际路边天文夜成功举办,全球数千架望远镜参加了这次活动,引发了国内一阵天文热潮;2008年4月12日,国际路边天文夜再次到来,这是第二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