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年1月27日在北京成立以来,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来由于全体会员的辛勤努力,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对于现代地质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地质科学界也享有一定的声誉。一、中国地质事业的萌芽和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84,30(3):291-292
主席、理事长、副理事长、各位理事、各位同志: 今天,我有机会被邀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的理事会和2000年中国地质讨论会,感到非常荣幸。我要感谢同志们给我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的纪念章,对我本人来讲是很大的荣誉。中国地质学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学会之一,而且  相似文献   

3.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于1982年9月19日至25日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召开了第十三届国际矿物会议。我国作为成员国,由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共同组成代表小组,参加了本届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30多个国家,共400余  相似文献   

4.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于1982年9月19日至25日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召开了第十三届国际矿物会议。我国作为成员国,由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共同组成代表小组,参加了本届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30多个国家,共400余人。我国郭宗山、张培善、谢先德、秦淑英四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和工程地质工作者所瞩目的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美洲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此次大会由阿根廷工程地质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阿根廷国家小组负责筹办.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作出了对此次大会的积极响应,详细研究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参加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进行我国参加大会的论文征集工作.我地矿部联系人为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总工程师戴广秀.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分为六个专题组及两个讨论会,按排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2015,61(3):6103579-6103579
<正>2015年4月22日,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中国地质学会珠宝玉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国土资源部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哲学研究分会、北京紫竹院公园等多家单位,在紫竹院公园举办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出席活动并与现场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1,27(2):192-192
中国地质学会于1980年11月18—23日在上海召开曲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参加的工作会议。这是地质学会自1978年恢复活动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1980年9月在青岛召开的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的有关文件;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王泽九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学会恢复活动以来  相似文献   

8.
《安徽地质》2006,16(3):219-219
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6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黑龙江总营活动,于2006年8月6日至11日在冰城哈尔滨市开营。来自全国15个省(市、区)的180余名优秀青少年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总营长、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调局局长孟宪来、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参加开营仪式并  相似文献   

9.
《岩土钻凿工程》2012,(3):36-36
2012年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于2012年4月20日至2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约2000人次参观了展览。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中国地质调查局常务副局长王达教授,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颜纯文教授,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副会长楠田哲也(Kusuta Tetsuya)教授,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科技参赞刘远文先生,  相似文献   

10.
夏国治 《物探与化探》1986,10(6):402-403
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今天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国内外勘探地球物理界的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勘探地球物理(以下简称物探)方法在我国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是从解放后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和数据库在沉积学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国际数学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岩石学数据库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于1994年7月1日至5日在中国成都召开。中、日、美、英、俄等13个国家54位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在全球沉积岩数据库已经建成。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12.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于2010年4月17日至19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350余人参加了会议,近1600余人次参观了展览。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王达先生,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副会长执行董事、百莱玛设备公司总裁蔡翰庭先生,  相似文献   

13.
孟庆伟 《地质论评》2011,57(3):397-397
4月22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举办的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纪念第42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揭幕。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杨文志,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龙长兴,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处长周少平,中国地质博物馆副巡视员张亚钧等出席了在玉渊潭公园举办的活动仪式。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主持仪式。  相似文献   

14.
由IGCP217项目“元古地球化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IGCP中国委员会发起,中国地科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筹办的“国际元古活动带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8年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79,25(2)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宋叔和同志,1978年4月,应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邀请,参加了国际地质情报会议。为了解外国学会情况,作为改进中国地质学会工作的参考,承宋叔和同志详细介绍英国伦敦地质学会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伦敦地质学会(相当于我们的中国地质学会)下设八个小组。地质情报组就是其中之一。1978  相似文献   

16.
李向前  苏一鸣 《地质学刊》2004,28(4):242-242
由中国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灾害研究分会和中国感光学会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技术交流会”于2004年10月9日-1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国土资源系统的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刘东生 《地质论评》1982,28(6):529-529
中国地质学会: 值此中国地质学会建会六十周年之际,请接受我们的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地质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对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外国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8.
阎金 《地质论评》2002,48(6):575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今天,参加“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面向21世纪地质科学讨论会”,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受部长的委托,谨代表科学技术部向中国地质学会8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地质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和全体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问候! 昨天,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向中国地质界和中国地质学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地质学会8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国地质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地质工作的方向和任务。这不仅仅是对我国地质界的重要指示,也是对我国科技界的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  相似文献   

19.
接《上海地质》一九八○年第二期<学会活动简讯>以来,我会开展了以下各项活动。三、会议消息 1.中国地质学会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由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参加的,中国地质学会工作会议于1980年11月17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地质学会干部出席了会议。这次工作会议的目的是传达、学习中国科协九月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本学会工作经验和  相似文献   

20.
李育慈 《地质论评》1982,28(2):191-192
1981年11月2日—11日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会沉积学会和天津市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共同举办了滦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地质考察和讨论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石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