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测绘通报》2006,(1):39-39
[本刊讯]由著名工程测量学专家、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张正禄教授组织,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六所大学的教授参加编著的《工程测量学》新书于2005年10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教材。全书共15章,计455页,70.1万字,364幅图,47个表,476个公式,316道习题,109篇参考文献,定价45元。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由武汉大学郭际明教授等编写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英文版)一书,已于2011年6月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专门为测绘工程专业必修课“大地测量学基础”双语教学编写的,以系统讲授大地测量学的专业知识为主  相似文献   

3.
测绘出版社已经出版《测量学》电视教学系列片。该片可供测绘生产单位用于职工技术培训,也可供全国各类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大函大配合《测量学》课程教学使用。目前正陆续发行。《测量学》电教片是由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组织合肥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解放军测绘学院等十二所院校联合录制。测绘教育委员会主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宁津生教授担任主审,全  相似文献   

4.
《测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近日已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宁津生院士,王依、翟翊教授主编,共收录了2005年7月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测量学教材改革研讨会”和2005年8月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的“测绘工程专业办学模式研讨会”的96篇论文,内容包括:测绘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测量学教材内容改革,测量学教学及实习、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1):F002-F002
李广云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3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79年考人解放军测绘学院,1983年7月获军事工程测量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获硕士学位。1992年、1996年分别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现任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工程与装备系军事工程测量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和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针对张正禄教授编写的《工程测量学》教材,特别是新版《工程测量学》和《简明工程测量学》,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对其内容和特色进行了研究探讨,对工程测量学课的教学和教材选用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闻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庆祝活动公告;“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项目顺利验收;第六届Hotine-Marussi理论和计算大地测量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荣获先进集体称号;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型舱室容积测量机器人的研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据中国测绘学会统计,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400多所开设了《测量学》课程,而专业性的高校仅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解放军测绘学院,另外少数工科学校设测量专业,其他高校的《测量学》课程大部分是面向非测绘类专业而开设的。  相似文献   

9.
《测绘通报》2004,(6):25-25
[本刊讯] 我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测绘教育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刘大杰先生因意外不幸于2 0 0 4年6月3日逝世,享年64岁。刘大杰,1 940年9月生,湖南茶陵人,1 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今武汉大学) ;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同济大学房地产与测量系副主任、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主任;是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学报》编委、《测绘工程》编委;曾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相似文献   

10.
业界动态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29(5):52-52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在上海举行首发式由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四校测绘工程专业教师共同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于 2 0 0 4年 9月 3日在上海举行首发式。该教材既考虑到当前地形测量由白纸测图向数字测图过渡 ,又顾及到原有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测量仪器和基本测量方法 ,新旧内容有机融为一体 ,既适应了当前现代测绘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又满足了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该教材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金龙 )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牌教育部专家组在…  相似文献   

11.
《测绘通报》2011,(12):88-88
[本刊讯]日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教授、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龚健雅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测绘学报》、《测绘通报》编委会委员、武汉大学教授、测绘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建成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测绘信息与工程》2013,(6):I0002-I0002
《测绘地理信息》(原《测绘信息与工程》)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为湖北专业技术优秀精品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INSPEC数据库、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测绘学科与技术、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测绘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测绘仪器与方法、专业测绘、海洋测量学、地籍测量学、地图制图学等科技论文,重大工程项目的创新与设计、典型工程方案分析与总结。本刊辟有高端论坛、技术研究、行业应用、学术视界、名企人文等栏目,欢迎国内外测绘与地理信息等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撰稿。  相似文献   

13.
1 学院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全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全面调整,1956年由全国6所主要院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同济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的测绘专业合并组建了武汉测绘学院,隶属于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学院集中了当时我国测绘学科的教育资金和人才优势,由我国老一辈著名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学家夏坚白教授(中国首批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永龄教授(中国首批科学院学部委员)、叶雪安教授和李庆海教授主持开创了大地测量学和工程测量两个学科点,成立了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两个系.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两学科分别于1981、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81、1994年成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由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进行内部学科调整, 大地测量系和工程测量系于1993年合并成为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两个学科已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1.3万名本科生,320名硕、博士生.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8年9月11日至13日,“工程测量现代发展研讨暨《工程测量学》新书发布会”在山东淄博召开,本次会议由测绘出版社、山东理工大学和中国测量学会工程测量分会主办,山东理工大学承办。开幕式由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贾致荣主持,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杨凯、山东理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浙江测绘》1985,(2):19-19
由浙江工学院及杭州大学等院校合编的非测各专业适用《测量学》教材,由武汉测绘学院吴其华付教授及江西工学院石磊中讲师主审后,已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付印,定于1986年7月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多渠道促进我国测绘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进一步提高测绘科技队伍的素质,受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委托,武汉大学(北京函授站)拟在京举办《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依托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形成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18年11月19-23日,武汉大学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带来的最新科技成果,给出了答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创建于1956年,目前由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组成。2012年,武汉大学获得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中海达资助出版的"十二五"规划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正式出版。此次出版书目有《数字摄影测量学(第二版)》《城市空间信息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适用于摄影测量、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科学与技术等测绘学科相关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位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作初步的探讨,对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学位人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岩宾 《四川测绘》2003,26(4):189-190
本文提出了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