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陡倾层状岩层中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和支护体系受力进行分析,以主厂房为重点,采用现场原位监测、地质调查、数值仿真反馈等多手段研究岩体结构及岩性差异对巨型洞室围岩变形及松弛影响,分析变形随开挖时空变化规律、浅层锚杆与深层锚索对岩体结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围岩位移为0~40 mm,位移较大部位出现在主厂房上游边墙中部、B类角砾岩区域以及"小夹角"部位;开挖揭露量级较大部位主要受岩体结构面及角砾岩岩性控制,结构面对施工爆破开挖敏感,施工期洞室最大位移达到65 mm,深部结构面张开位移是该部位主要位移;锚索(杆)支护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位移主要发生在开挖施工期,且随着开挖过程表现出台阶型特征,时效性特征不明显,洞室群总体稳定较好,支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董志宏  丁秀丽  张风  王灏 《岩土力学》2006,27(Z2):637-642
地下工程监测是工程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基础,监测成果全面、准确、及时的总结和分析上报更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乌江彭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尺寸大、地质条件复杂、开挖周期长、施工扰动大,为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在地下厂房区布置了大量的监测仪器,对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变形性态与稳定性实施跟踪监测。通过监测成果分析表明:主厂房围岩总体上是稳定的,设计支护措施可以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保障厂房开挖的稳定。但是受地质条件和爆破施工影响,局部围岩特别是下游边墙页岩部位岩体稳定性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3.
龚汉松 《探矿工程》2007,34(11):54-56
通过大量的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切割爆破实践,分析归纳出其主要爆破参数计算方法和工程施工技术特点。将这些计算方法和技术要点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切割爆破效果,达到了相应的工程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连城 《探矿工程》2000,(4):66-66,53
经过多年的爆破实践,总结出最容易产生飞石的爆破有: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局部爆破,大面积地坪(或墙体)中的掏槽(或切割)爆破,基础(或墙体)拐角处的爆破,薄壁钢筋混凝土的爆破。同时介绍了控制飞石需计算合适的装药量,设计炮孔排列与方向,加强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为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厂房洞室群是否施加系统锚杆的差别,获得系统锚杆对洞室群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系统锚杆对围岩主应力影响小,但能平均降低围岩位移28.07%,降低拱顶和拱角处围岩位移34%以上,降低主厂房和尾闸室边墙塑性破坏区深度2.2~4.8m,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洞室群的整体稳...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断裂力学原理和现代裂纹技术提出了聚能掏槽爆破新方法,并设计出了三星聚能掏槽药包,进行了药包切割钢板、铝板、岩体及聚能掏槽爆破的实验室及现场试验.试验表明,聚能掏槽爆破方法可使坚硬岩石的爆破效率从70%提高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7.
徐建军  赵全顺 《探矿工程》2008,35(11):78-80
结合开封市龙亭水泥厂旧厂房爆破拆除工程,阐述定向爆破方法拆除框架厂房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范勇  卢文波  杨建华  严鹏  陈明 《岩土力学》2015,36(2):541-549
深埋洞室爆破开挖过程中围岩初始地应力的瞬态卸荷会诱发振动。针对圆形隧洞开挖,分析了地应力瞬态卸荷过程中围岩应变能、动能、径向应力做功3者之间的平衡机制,并采用量纲分析,建立了基于开挖岩体应变能的瞬态卸荷诱发振动衰减公式。结合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和瀑布沟地下主厂房爆破开挖实例,开展了瞬态卸荷诱发振动的识别分离,并分析了诱发振动的衰减规律。研究表明:地应力瞬态卸荷诱发振动的峰值与被开挖岩体应变能密度的二次方根成正比,且开挖卸荷体积越大,诱发振动越强烈;与Lu-Hustrulid衰减公式相比,新衰减公式应用范围更广,使用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绍了采用控制爆破拆除大跨度工业厂房的施工方法,主要论述了在要求振动较小情况下,怎样控制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Ⅱ期扩建厂房,需处理地基湿陷性黄土,采用爆扩灰土挤密桩处理,不但消除了地基湿陷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而且施工振动并没影响老厂房和机组的安全生产状态,还节省施工经费和时间.具经济实时优势.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建设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建设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高建设经济的技术含量,促进了建设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建设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基础隔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础隔震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应用基础隔囊技术在中国已建造了数百幢建筑结构物。综述了基础隔震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和在深入推广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滑坡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可视化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阐述了滑坡的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字地面模型的构建和可视化方法,提出了今后研究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的调研,论述平衡剖面在盐构造恢复、海底斜坡构造恢复及在强烈挤压区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从地震观点与平衡观点的不统一性及平衡剖面的精度问题讨论该技术的不足。认为平衡剖面技术在处理复杂地质问题方面还有待完善。随着地质资料精度的提高,该技术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在海洋钻探过程中,钻井液循环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HSE的要求下合理选择钻井液循环技术方法是钻探工程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浅水钻探、深水钻探钻井液循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现状,其中包括石油套管循环、双层套管循环、隔水导管循环、隔水管循环、无隔水管循环(RMR)、反循环(RDM)、水力反循环(HRC)以及气举反循环技术,分析了钻井液循环技术的装备结构、施工工艺以及工作原理,提出了海岸工程、近海工程以及深水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对不同钻井液循环技术的市场和技术需求,以及该类技术在大洋科学钻探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监测井是进行地下水监测的公益性、永久性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的运行效果,钻探成孔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河南省范围内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南阳盆地、洛阳盆地及灵三盆地,监测地下水的类型以孔隙水为主,其次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钻探施工根据监测井性质和地质条件不同,分别采用泵吸反循环、正循环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及空气潜孔锤钻进等。根据不同钻探工艺原理论述了施工技术要点,对比分析了各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效果,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出现的问题以及防治措施,以满足施工要求及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技术(GCW)是通过为地下水创造三维环流来进行地下水修复的新型原位修复技术。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真空气化井系统、气流提升井系统和密度驱动对流井系统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情况。针对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修复范围小、修复时间长、场地要求高、抽注不平衡等问题,提出需要在大范围水力调控、原位生物修复、多相同步修复、一体化智能设备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es corporate office activ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rporate office activity is concentrated close to head offices in South Eastern England. It is often argued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ld change the location of offices by reducing the cost of provincial workplaces. The reorganisation of office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ld als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decentralis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Two case studies in offi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ggest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in fact be used to support either the centralisation or decentralisation of office work. The impact of the technology varies between corporate structures. In Unilever, a decentralised organis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encouraged the decentralisation of routin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In the more tightly-controlled Ford accounting function the mechanisation of account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centralisation of administration at key sites. In both corporate structures it seems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to centralise important management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