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兵 《地下水》2011,33(5):39-41
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凤台县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凤台县境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孔隙水水质较差。不同用水户可分情况合理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尚新红 《地下水》2010,32(1):17-19,23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潘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指出潘集区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孙隙水水质较差;针对不同用水者,可分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地表水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郑宝旺  索虎勤  索赓  张川  侯亚楠 《水文》2013,33(6):72-76
黄河是三门峡市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摸清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2004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市黄河水源水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为劣Ⅴ类Ⅳ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化学需氧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找出污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傍江备用应急地下水源地建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晓图 《江苏地质》2008,32(3):239-243
根据太湖水源水质富营养化现状和长江地表水源所处的地理位置,论述长江两侧地带系第四纪以来古长江河道沉积区,孔隙含水层厚度大、储存资源丰富、水质好,有江水天然补给条件,具备建设若干个江南、江北区域备用应急地下水源地的条件。建议开展沿江两侧地带备用应急水源地勘察评价,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对地表水供水水源遭遇突发污染事件,提供备用应急地下水源,保障城乡居民饮用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黑河流域中西部子水系水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根据研究区的气象、水文、地质和冰川等资料,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黑河流域中西部子水系的降水资源、冰川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山区水资源主要由祁连山南部的降水、冰雪融水等形式补给,以冰川、地表水、地下基流形式存在,冰川融水补给量为0.5532×108m3,地表水资源量为11.64×108m3,出山口基流量为5.264×108m3.河流进入山前平原后,地表水与地下水多次重复转化,南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为8.74×108m3,北盆地地下水资源量为2.06×108m3.中游耗水量的增加,加剧了中游和下游地区用水矛盾.对河流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中、下游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的影响,河流水质较差.随着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逐步推进,黑河流域中西部子水系的水资源问题日趋突出,研究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可为区域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资源主要由北部山区冰川融雪和山区降水补给,水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流域5条河流水质较好,17个参评指标中,大部分达到Ⅰ类水质标准,达到Ⅱ类标准的参评项目主要是镉,各河流,大多水量不大、流程短,其水环境承载能力不高。各监测断面现状年水质均为Ⅱ级,因此部分流域水功能一级区水质均达标。二级功能区划分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根据河流水质分析结果,各监测断面现状年水质均为Ⅱ级,因此部分流域水功能二级区水质均达标。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9,(6)
苏干湖水系是一个独立的内陆河水系,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参照《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运用指数评价法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苏干湖水系内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了该水系内的地表水环境现状,以期为区域内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出苏干湖水系的水质状况,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得出,苏干湖水系内的主要河流大、小哈尔腾河的水质状况良好,未受到污染;湖泊大、小苏干湖的水质状况整体较差,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地质与资源》2011,(4):281-281
3)查明辽河流域区域水体地球化学状况和质量,为水功能整体规划和局部地区水环境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辽宁省存在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氟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这些地方病的发生与缺硒少碘多氟等水体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成果显示,辽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状况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浅层地下水普遍存在下辽河平原高铁、锰现象,局部地区氨氮、亚硝酸盐和氟化物超标,1/3以上的地下水存在饮用风险.尤其是,彰武、黑山、康平等地928km^2浅层地下水含氟量超标.该地区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居民常患有不同程度的氟牙、氟骨症等疾病.地表河流水质普遍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沈阳、鞍山、锦州等重工业城市周边下游河流水体受到污染,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多目标调查查清了区域水地球化学状况,为区域水功能规划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英学 《地下水》2014,(4):153-153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天然径流量表示,阐述区域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分布规律,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掌握水资源动态,为决策部门对水资源调度、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2)
大沙河水库工程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单县,入库水源主要是黄河水。本文以黄河高村水文站为参证站,基于1950-2014年长系列水文资料,对大沙河水库引水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库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可知:水库取水河段来沙量、含沙量、冰凌和水质等引水条件均符合要求。大沙河水库入库前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可作为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而库区附近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研究结果以期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炎 《地下水》2018,(6):90-92
淮北平原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为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地下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淮北平原2017年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对该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水质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域浅层地下水主要以Ⅳ、Ⅴ类水为主,Ⅲ类及以上水分布较少,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应继续加强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监测工作,重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区域水资源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湿地沉积物—水界面的地表水—地下水交换通量对水环境的水文循环、水量均衡、水质变化、生化反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等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意义。目前,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湿地区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水文循环过程,它将大大促进对区域乃至全球性水循环的深入理解。渗流仪是一种直接测量沉积物—水界面的水流通量的仪器装置,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新疆环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东 《新疆地质》2002,20(3):279-279
过去的一年中在各部门努力下,经过有效治理,新疆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001年新疆基本环境状况总体如下: 水质 新疆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42.1×108 m3, 较平均值高出18.1%,河流和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76.2%的河流达到国家Ⅱ、Ⅲ类水质标准,76.9%的城市饮用水水质达Ⅰ至Ⅱ类标准,Ⅰ至Ⅱ类水比重比上年上升了3.2%,但受控湖泊、水库水质较差总体水质为Ⅴ—劣Ⅴ类之间;城市地下水;饮用水质较好,在监测的13个城市中,水质主要在Ⅰ—Ⅱ类之间. 空气 新疆16个城市大气质量监测分析表明,有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国家三级标…  相似文献   

14.
张晓威 《地下水》2013,(6):135-136
通过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水质状况等方面分析营口地区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分别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出入境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包括废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饮用水源区水库及富营养化状况和地下水水质。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提出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掌握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西部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陕西铜川市地下水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常规指标、无机毒理指标、微量有机指标,利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水质评价表明,2011年铜川市浅层水水质相对较差,可作为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0%,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40%。浅层水质量受天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NO_3~-、TDS、Mg~(2+)、SO_4~(2-);深层水水质相对较好,所有采样点均可作为饮用水源。深层水主要受天然背景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Fe。污染评价表明,浅层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3级、4级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4%、16%、32%、8%,污染主要分布在金锁关以南至川口以北的漆水河河谷地带;而深层水污染等级全部为1级,尚未受到人类污染影响。相比其他评价方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在区分天然背景和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区域背景分析和现场调查认识,能够成为科学掌握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1)
以黄土塬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正宁县为研究对象,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正宁县地表水水质评价,采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构建正宁县区域内地表水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河流和水库地表水的水质指标检测数据作出了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县区域内庵里水库和无日天沟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嘉峪川河、四郎河、支党河达到Ⅰ类水质;从权重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正宁县区域内主要地表水水源庵里水库、嘉峪川河、四郎河、支党河主要污染物为NH3-N、DO;无日天沟主要污染物为CODMn、DO。说明该县区域内主要地表水水源治理和保护情况较好,水源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以上。但作为人饮重要水源还需要继续加强保护和治理,为该区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储量造成显著影响,严重威胁下游地区涉及10亿人口的水资源安全、水灾害防治和水生态保护。本研究集成多源卫星遥感(包括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光学影像等)及相关反演融合算法和部分再分析数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延长并生成了2000—2020年青藏高原各类水储量(湖泊、冰川、雪深和雪水当量、总水储量)变化数据,并分析其气候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2002—2020年间青藏高原外流区总水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10.90 Gt/a),主要由冰川质量损失主导;内流区总水储量呈显著上升趋势(6.40 Gt/a),其中湖泊水量扩张占主导。(2)青藏湖泊整体呈扩张趋势,并分为3个阶段:2000—2012年为平稳增长期(6.35 Gt/a),2012—2017年为相对稳定期(1.42 Gt/a),2017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10.59 Gt/a);湖泊水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性较高。(3)藏东南地区的冰川呈快速消融趋势(-4.50 Gt/a),气温升高和降水年际波动是近年来该地区冰川后退的主要原因。(4) 2016—2020年平均雪水当量较2001—2015年呈增加趋势,积雪变化主要受累...  相似文献   

18.
刘英学  景彦亭 《地下水》2013,(6):123-125
临城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水产养殖、游览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特别是在饮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作为饮用水源的后备水源,因此时水库水质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水库流域内污染源调查、水质监测、评价资料,分析了水库水污染现状和水质变化趋势,为水库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阳宗海湖泊水质与来水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改变了湖泊原有的来水条件,破坏了水环境与河流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认识不同时期流域来水条件下湖泊水质变化特点,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探索有效的水环境改善措施,实现阳宗海湖泊可持续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阳宗海流域水文资料.采用水量平衡还原方法计算得到了阳宗海1985-2005年的入湖水量,并采用1985-2005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不同时期湖泊水质与来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枯季总磷、总氮与来水量呈负相关,丰水期与来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分析了不同来水条件下阳宗海湖泊水质变化的特点.对制定改善湖泊水环境的调度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