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日本《读卖新闻》1980年3月8日和《东京新闻》3月12日讯以及法新社横须贺3月12日电等综合报道,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研制成“自浮式海底地震计”于1980年3月12日、13日两天进行了首次海域试验。这套地震计是作为该中心于1978年开始的“与海底地壳构造和海底地壳活动有关的综合研究”的一环,为研究海底地壳构造、观测海底微小地震、预报海沟型大地震而研制的。这套不用电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信使周刊》1977年9月16日、《读卖新闻》1978年10月5日和《东京新闻》1978年1月23日刊载的消息,摘编如下:一、含羞草对地屁有反应日本地震预知俱乐部会长龟井义次认为不仅动物对地震事先有反应,植物也有,含羞草就是一例。他说:"通过含羞草能预知地震,这是京都的一位民间学者惊平广吉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3.
据《东京新闻》1977年8月26日消息,日本政府的地震预知推进本部于8月25日在科学技术厅召集有关省厅承担地震预测的人员举行会议,制订明年度的地震预测计划。据此,在从明年度开始的五年计划中将研制捕捉地震前兆的新型自浮式海底地震仪,设置在海沟等的深海底。明年度的预算比今年度多60%,需要五十九亿日元;还有可  相似文献   

4.
正《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  相似文献   

5.
英《新科学家》1978年1月26日刊载题为《等待发生的一次地震?》的署名文章,评介美国开展对帕姆代尔“鼓包”的研究情况。文章的题要说:美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36个测量队已于1978年1月23日正式开始加强对南加州的帕姆代尔鼓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大地测量和重力研究。这一地壳的巨大隆起已在过去的18年期间形成,而现在可能会在距洛杉矶商业区仅55公里处发生一次较大的地震。”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1979年起定为月刊,正式出版发行,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1978年9月—2019年12月,《国际地震动态》共出版了492期。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以《地震科学进展》刊名出版发行。为保持延续性且便于期刊文章被引用,自本期开始更改期刊编号形式,由年份与期更改为卷与期,本期编号确定为第50卷第1期。  相似文献   

7.
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及预测》子项目《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与海底地震观测》于 2 0 0 3年 1月 2 9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正式启动。《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与海底地震观测》项目由国际著名地震学家陈运泰院士负责。项目主要内容如下。1 中国数字地震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的建设   1 )建立我国地震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的硬件平台。2 )建立我国地震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的软件系统。3)通过实施“中美合作延庆 -怀来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和人为的地震活动性的对比计划” ,与现有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互为补充 ,…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最近著的《动物预报地震吗?》一书已于1978年1月25日正式出版。现将他于1977年12月在该书上写的序言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9.
据美联社东京1978年5月31日电,一位政府专家在星期三说,日本已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套探测大震震前微震活动的水下电缆系统。气象厅首席地震研究员田望对美联社说,他的研究室在最近五年为研制海底地震探测器已经花费了六百七十万美元。他说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国际地震动态》系经国家科委1978年8月14日(78)国科发条字243号文批准出版。原名《国外地震消息》,是内部赠阅不定期刊物,1978年11月改用《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从1979年定为月刊,正式出版发行,由我们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代号:内58)。《国际地震动态》作为一个科技情报动态性刊物,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将编译刊载国际上有关地震及地球物理科研领域里新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信使周刊》1977年9月16日、《读卖新闻》1978年10月5日和《东京新闻》1978年1月23日刊载的消息,摘编如下:一、含羞草对地震有反应日本地震预知俱乐部会长龟井义次认为不仅动物对地震事先有反应,植物也有,含羞草就是一例.他说:“通过含羞草能预知地震,这是京都的一位民间学者椋平广吉告诉我的.我委托含羞草专家东京女子大学鸟山英雄教授和他一起进行了研究,椋平先生说,含羞草叶的开闭是可预知地震的一个标志.”含羞草的叶子平常在白天是横着呈水平状张开,夜里合闭.但在地震之前,既使在白天它的叶子也呈合闭状态,或者在夜晚仍然半开着.例如,1927年3月7日京都府奥丹后地震发现含羞草叶异常;1938年和歌山县田边近海地震前尽管是白天,含羞草叶却紧闭着.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记事报》1979年1月第131期23—25页刊载一篇报道,介绍在法国施特拉斯堡召开的欧洲地震委员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议期间(1978年8月29日至9月5日),举行了由欧洲地震委员会的“地球动力技术”工作组组织的“在地震带观测地壳动力”的国际会议。会议探讨了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地空技术问题。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朝日新闻》1978年6月2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用立体图探索地震巢》的报道,摘译如下:宫城县近海地震发生在太平洋岸的"地震巢"。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地震巢",这对外行来说容易理解,但在学术问题上必须给以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978年9月19日刊登了 K.K.夏尔马的一篇文章,题为《地震预报亚洲合作挽救生命》,摘译如下:通过"三角测量"方法,亚洲国家准备预报最易发生地震地区的地震。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新闻》1978年8月22日刊登题为《地震监视网遍布日本列岛的四分之一》的报道,副标题是《地震预知连络会新指定宫城、福岛东部和长野县西部、岐阜县东部等两个地方为特定观测地区》,全文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质时代》1979年1月第24卷1期刊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地震台乌尔哈默(Robert Uhrhammar)撰写的文章《地震学》,概要地综述了近年来,特别是1978年地震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摘译如下:1978年地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基本问题上。对复杂构造和震源的理论地震图取得了进展。正在着手计划改进世界标准台网。已经证实,采用反射剖面技术可以得到深部地壳构造的详尽资料。确定地震参数的计算方法也得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2月召开了政府间地震危险的评定及减缓会议。会后出版了《正式报告》等资料汇编,1978年又出版了《地震危险的评定与减缓》论文集,内容分四个部分(详见本刊本期对此书的介绍),其中《正式报告》中的“一般讨论”等章节,已在本刊第8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1~1978年地震计划和活动概况》一文中摘用,现再将“地震危险的评定”一节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读卖新闻》1991年9月6日报道,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5日宣布,该中心使用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号对日本海沟进行调查,在世界首次发现了因板块下沉而出现的海底裂缝。该中心认为,这个海底裂缝很可能是在1933年发生三陆地震时产生的。那次地震曾造成3000余人死亡。该中心将继续对此进行调查。“深海6500”号调查船所调查的海域是,在太平洋板块一侧的岩手县宫古市东侧海面约  相似文献   

19.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8,18(2):84-87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976年以来,日本地震学界预测关东的静冈县骏河湾近期将发生8级地震.为此,日本国会于1978年通过《大规模地震特别措置法》,将静冈县及邻近地区列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采取了一系列防震减灾措施.但出人意料的是,地震“声东击西”,关东地区至今未发生8级大震,而地处关西对地震缺乏准备的兵库县南部却于1995年1月17日发生7.2级地震(即“阪神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神户市郊,给神户及其邻近地区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兵库县、神户市在抗震救灾的同时,亡羊补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汇刊》(ES)1978年3月第59卷3期刊登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EBASCO Services”的阿查里亚(H.K.Acharya)撰写的一篇报道,介绍了第六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论文论述重点概况。另据《美国地震协会公报》1979年1月第69卷1期刊载的通告,报道了有关第七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议程的要点。一并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