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说古地图     
古地图主要是按照政治史的划分,指清朝灭亡之前的地图,是当时人绘制的"当代"地图,属于文物或准文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地图的发展亦是如此. 被时间尘封的早期地图 文字的描述即便详尽,终究无法展现出地图的形象,古地图的出土和发现让我们可以亲眼鉴证其发展的真实轨迹.《兆域图》1983年出土于河北省,是中国现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地图(距今约2400多年),早于古罗马帝国最早的地图6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2.
正地图是人类表达世界认知和反映客观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的第三语言。无论西方,还是东亚文化圈,都产生了悠久而且自成体系的地图文化。我们一般将历史时期产生的地图叫做古地图。古地图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信息,也承载了不同文明的世界观,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逐渐被认识。本文通过对古地图价值的梳理,试图多角度、系统地阐述古地图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将帛书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其绘制年代当在文帝初期以前。谭其骧先生则提出把《驻军图》定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其年代问题也属“汉初说”。另一种意见,以吴承国同志为代表,他认为“马王堆地形图系秦代江图”。我同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看法,将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地图绘  相似文献   

4.
地图内容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基于此,通过研究从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围绕中国古地图符号象形这一最大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3种表示方法,阐述了中国古地图符号表达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加拿大.” 这是16世纪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与印第安向导的对话.正是由于这段对话,“加拿大”这个地名才流传下来.但是,一幅古地图却告诉我们,今天冠名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加拿大”曾经只是一座村庄的名字,而它作为村名也只是一个误会.这幅古地图就是1 547年出版的《瓦拉尔地图集》(Vallard Atlas)中的“北美洲东海岸地图”.  相似文献   

6.
作为知识表征手段和思维工具,古地图反映了人类认知、表征和实践的历史。但目前古地图的知识组织方法尚无法结构化记录其图面的表征信息同背后的概念、实践、物质之间的复杂关系,桎梏了地图学史知识形成、流通和转译方面的深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新的本体框架用以描述古代地图知识,为此提出了实践、物质、认知、表征、逻辑5个世界的古地图认知-实践模型,并复用文化遗产通用本体国际文献工作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Documentation,CIDOC)概念参考模型(conceptual reference model,CRM),以此为基础,新的模型可记录“地图载体”“地图信息”“认知概念”“事件”“实物”“数字图像”之间的语义关系。选取清代建筑工程图纸样式雷图档进行案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选取的4张地图载体涉及的各类复杂语义关系。该本体促进了对样式雷图涉及的概念流转和其作为表征性实践的理解,并将有助于古地图的关联管理、标准化共享和知识挖掘,推进古地图的知识史和数字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地图画法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春敏 《地图》2004,(6):44-47
2003年10月到12日,应匈牙利国家图书馆的邀请,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珍品展在布达佩斯展出,展览内容包括古藉善本,古地图及金石拓片,几件中国古地图藏品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的确,中国古代以传统方法绘制的地图与西方地图的画风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图与国家疆域紧紧连系在一起,历代都注重地图的绘制。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王朝的更迭,绝大部分古地图均以散佚。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我国目前现存的古代地图约有二千多幅。现将在学术上和艺术上有重要价值的地图珍品介绍如下:①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地图:包括“地形图”、  相似文献   

9.
张婉 《中国测绘》2015,(1):62-63
古地图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祖先借助地图扩展视野,开疆拓土,治理国家,以舆志图说的方式记录了农耕和游牧,征服与同化的更迭交错与民族融合,以舆图的方式绘制成了伟大灿烂历史的时空缩影。近日,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从文化史的全景视野来阐述中国古代地图史,以  相似文献   

10.
孙果清 《地图》2009,(2):132-133
中国古代地图的地形地物形象画法是以计。里画方为数学基础,以形象符号来表示地图内容的绘制方法。它始自汉代,发展于魏晋、隋唐,又吸收了明清国画绘法的精髓,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凝练,日趋完善。以此法绘制的古地图也经久不衰,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成一农 《地图》2014,(1):68-75
“马王堆地图”、《禹跻图》、《华夷图》和《广舆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图,而“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也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绘图方法。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存在这些看上去绘制准确的地图以及这两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绘图方法,因此我们往往在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和评论中,津津乐道于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从几个典型的中国古地图的数学基础出发,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空间维度认知方面走过的历程。认为,当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到以"计里画方"进行地图绘制时,已经实现了3维地理空间的科学认知。这也是"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可以持续1 000多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1,(3)
我国具有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自古就有许多优秀地图作品。可惜因古地图摹绘和保存的不易,许多已散失。所以自宋代起,人们设法把地图绘制在石碑上以传世,是谓地图刻石(或称地图石刻图)。文化古城苏州拥有许多珍贵的地图刻石,如闻名遐迩的《平江图》、《墬(地)理图》、《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等。这是因为:一,姑苏向为人文荟萃之地,自古留下许多绘图精品;二,苏州地区一带云集许多镌刻高手,刻技娴熟,尤以镂刻细腻、端方见长;三,苏州西南濒临太湖,太湖特产的太湖青石,堪称嘉石良材,“碑石黝黑如漆,特殊坚固”,“石皆黝碧光亮可鉴,扣之清越作磬声。”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苏州的地图刻石得以勃兴而驰名。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还有一块鲜为人知而又颇具价值的石刻图——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  相似文献   

14.
从几个典型的中国古地图的数学基础出发,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空间维度认知方面走过的历程.认为,当中国古代地图发展到以"计里画方"进行地图绘制时,已经实现了3维地理空间的科学认知.这也是"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可以持续1 000多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席会东 《地图》2014,(2):132-133
古地图不仅是地理状况的反映,也是地理观念和政治权力的表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图常常被用来表达政治权力和国家观念,《低地雄狮地图》(Leo Belgicu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语“Belgica”(低地,复数形式为Belgicus)译自日耳曼语“Netherland”(尼德兰),低地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的部分地区,自1 6世纪初开始一直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之下.1 568年,低地地区爆发了反抗西班牙的集权统治、争取独立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又称“尼德兰革命”).在此背景下,欧洲地图学家根据低地国家的地理轮廓,参照低地国家各成员共有的雄狮徽章形象,将整个低地地区绘制成雄狮地图,生动展现了尼德兰革命与荷兰共和国建立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6.
万邦 《地图》1999,(1):58-59
《辞海》对历史地图一词是这样拴释的:历史地图——专题地图之一。表示人类历史时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军事、文化的地图,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地理环境提供明显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人民战争、民族斗争等)、民族迁徙、地理环境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历代舆地图》。仲国历史地图集》均为重要的历史地图。碑海》上没有“古地图”这一词条,但对“古’有这样的释注:①早已过去的年代。与“今’湘对……②历时久远的。如古树;古画……③旧;原来…·‘·(其它不相关的从略)…  相似文献   

17.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轰动了国内外。这三幅古地图于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绘制,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其中,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一幅是城邑图(城邑图因破损严重,修复困难,尚未公开发表)。它们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地图。三幅古地图中,以地形图最为出色。图长宽各96厘米,上南下北。制图区域大致为:东经111°-112°30′,北纬23°-  相似文献   

18.
搜酷     
《地图》2012,(5):18
古地图漆器工艺屏风绘制于19世纪末的《三山五园图》,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清朝皇家御园。如今此图呈现于古典漆器屏风之上,正面色彩绮丽、耐人寻味,背面为该图转绘而成的现代地图,彼此映照,一目了然。屏风做工考究,细部处理精妙,兼具漆器与地图之美,带您走入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皇家园林世界。详情咨询《地图》杂志编辑部(010-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英国皇家海军退伍军官孟席斯在其《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ChinaDiscovered the World)一书中提出郑和船队曾进行了环球航行,他的主要依据就是欧洲人绘制的古地图。我们在上期中已经指出,他所列举的《毛罗地图》实际上与郑和船队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一期中,我们要讨论《1513年皮里·雷斯地图》(The Piri Reis Map of1513),因为孟席斯认为该地图是证明郑和船队曾进行过环球航行的“确证”,是揭开郑和舰队航海秘密的“最有价值的关键”证据之一。奥斯曼帝国舰队司令和他的地图皮里·雷斯出生于15世纪后半…  相似文献   

20.
赵希  朱大明  李严 《测绘科学》2012,37(3):150-151,180
古代山水画与古地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在宫廷的推动下,山水画与古地图共同繁盛,可以说宋代的山水画对古地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按山水画绘制技法和人文思想两个方面,对古地图绘制与装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研究古地图提出了新的视角;并对现代地图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