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的六和塔,是我国重点文物单位之一,它创建于开宝元年(公元九七0年),现存“六和塔”系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00年)照原样修建,塔基占地达1.3亩,塔高六十多米,外观有十三届,平面呈八角形,是我国现有砖木结构塔中之珍品。  相似文献   

2.
《浙江测绘》1990,(2):49-50
第二届华东中南测绘志编纂工作座谈会于1990年5月8日至11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11省市测绘志编委会的主编或办公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20人。广东省国土厅副厅长兼测绘志主编袁征在会上致欢迎词,广东省东莞市国土局局长蔡志伦应邀到会讲了话。会议由广东、湖南、江苏、广西和福建的同志轮流主持。  相似文献   

3.
毕琼  李孝聪 《地图》2005,(2):22-24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一幅中国《吉林图》,该图纸底彩绘,不注比例,右半部有缺损,图中描绘是、的是清代吉林将军辖境,东至大海,东北至混同江口,库叶岛,西与蒙古地方,盛京将军辖境接界,南至柳条边,西南至绥芬河口,上江下西,左北右南,图中三性以南地攻绘制较为细致辞,元素众多,以北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图证福建光辉90年》的设计与编制,包括设计思想、基本内容、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设计、图集的特色等,为其他专题地图的编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图由孙晓琴女士根据王红旗先生对《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文字解读而绘,其内容包括中次五经冲次六经、中次四经、中次二经。《中山经洛水图》再现了大禹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其方位大体在今日河南省境内的黄河、洛水、伊水流域,以及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山脉地区。需要说明的是,现存版本《山海经》的中山经十二条山脉的排序编号存在着错讹:如果按先北后南(实质为先内后外)顺序,则中次五经所述山川位于《中山经洛水图》的最北端,依次向南分别为中次六经、中次四经、中次二经。有关《山海经》地理方位的详细考证,可参阅…  相似文献   

6.
以番禺区沙湾桥南片现状道路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绘工程为例,通过对空间数据质量以及数字测图质量控制概念与内涵的分析,研究了数字测图质量控制的依据与流程,设计了基于GIS的数字测图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网络RTK是在常规RTK、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新技术。本文以福建沿海的一个岛(礁)为例,分析以网络RTK技术进行外业控制的海岛(礁)测图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惠  廖克 《测绘科学》2005,30(3):67-69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是数字福建应用项目《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包括生态环境类型图、生态环境评价图、生态功能区划图以及地势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等。编制工作是在参考各种图件和文字等资料基础上,以遥感(LandSatETM)为主要信息源,根据影像特征的差异勾绘生态环境单元并记录各单元一系列相关信息,根据单元图属性派生其它图(地势图除外)。编制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各专题图的分类系统和编码系统、多源信息复合、遥感综合系列制图与地图演绎法结合应用、3S技术的综合应用、多种制图技术的综合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史载四五千年前 ,大禹治服洪水 ,划分九州之后 ,率众大臣和科技人员考察山川大地 ,记录物产风情 ,撰写“国土资源白皮书” ,绘制“国土资源分布图”。可惜古图久已失传 ,所幸考察内容被记录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中 ,并流传至今。《五藏山经》具有实测基础 ,其地理方位基本可寻 ,实乃中华文明与文化第一历史宝典 ,亦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文化遗产。画面内容 《帝禹山河图》把《五藏山经》记述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的 447座山、河流 2 5 8处、地望 348处、矿物 6 73处、植物 5 2 5处、动物 473处、人神 95处等内容全部绘出。可谓 :功成…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江阴市国土资源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和“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的要求,江阴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实施“江阴市数字国土工程”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2004年2月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受江阴市国土资源局委托,以1:1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和数字地形数据库为工作底图,查清江阴市澄江、云亭、夏港、南闸、月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数字福建"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十五"以来"数字福建"建设主要工作内容,系统地阐述了"数字福建"建设主要过程及相关技术路线,对"数字福建"建设工作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希望对"数字区域"建设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1系统建设背景及工程概要介绍在福建电网生产管理系统(Gri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om,以下简称GPMS)建设之前,福建省电网生产信息化建设未能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实施;福建各地市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从沿海往山区信息化水平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全省的总体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福建各地市生产信息系统使用不同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01,(3)
《福建省地图册》是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在《福建省地图集》的基础上编制出版的一本综合性地图册.《图册》由序图、分县图、城市图、文字介绍以及彩色照片五部分组成.以独特的地图语言和文字介绍,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福建行政区划、地貌、气候、交通、旅游等信息,为各界人士了解福建、认识福建、到福建旅行、开展科学文化交流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战略思想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早在2000年10月12日,习近平就在"数字福建"项目建议书上作出长篇批示,高瞻远瞩地为福建制定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信息化、互联网、网络强国,对未来我国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路径。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97,(1)
《禹贡》系《尚书》中一篇,记载夏禹九州之山川、物产、土壤、贡赋、运道等,为我国早期地理名著之一,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参见本期封面)是宋代学者复原禹贡山川的历史地图之代表作。原因雕版墨印。图中表现的地域西起昆仑山,东至大海,南至海南岛、越南及老挝北部,北及朔漠。内容有禹贡九州及各州的山脉、河流、湖泊、四夷、九州及其范围等地理事物。其中山有43座,河有32条,湖泊有9个,以及岛夷、和夷、仍夷、淮夷、渠搜、交南、太原、为滨、河东、东原、东陵、三巡、龙门、壶口、九江、三江、九河等重要…  相似文献   

16.
陈平 《地图》2011,(2):104-109
福建土楼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而位于永定县下洋镇的初溪土楼群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土楼群,  相似文献   

17.
福建电网气象信息预警系统投入试运行,作为首家省级电网气象信息预警示范系统,将有效提高福建电网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采集国家和福建省专业气象部门提供实时及预报气象信息,集成了福建电力自动气象站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提供的实时水情、气象信息,通过GIS界面能够方便、直观地以图形或表格展示各种实时信息、预报信息、统计信息、查询结果等。  相似文献   

18.
福建近岸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面积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SSC)、综合探究福建近岸SSC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前人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福建近岸海域的SSC反演模型,选取不同时相的MODIS数据集,利用IDL&ENVI对福建近岸海域的SSC进行遥感反演,并从SSC的基本分布模式、随潮汐变化、随季节变化和随风场变化等4个方面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SSC由近岸向外岸逐渐降低;大潮时的SSC高于小潮时的SSC;福建省三大流域入海处的SSC在秋季最高;此外,SSC的分布受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孙果清 《地图》2009,(3):134-135
《福建舆图》又称《福建全省道里总图》,最早属于清内阁大库旧藏,后拨存京师图书馆(北平图书馆前身),现存国家图书馆。全图纵横750厘米×750厘米,总面积达56平方米。地图部分纵横均为695厘米,绢底彩绘,呈正方形。  相似文献   

20.
迷图·藏图·用图牟子谦(福建省建瓯市交通运输公司353100)我热爱地图、收藏地图,地图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最初接触地图,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日本投降前夕,我在日军溃退的据点里,拣到一本50开大小、黑色硬漆布封面、内页8开大小的折叠式《支那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