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1 概述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业是国家重要的信息产业。它为国家建设和管理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基础信息。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测绘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测绘工作。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国家和人民对测绘行业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传统的测绘产品,而且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测绘信息产品和高新技术服务。从而迫使测绘业开始对传统的测绘手段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对现有的测绘生产组织进行调整,以开拓测绘的服务面。但应该看到,我国测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距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我们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伟 《河南测绘》2004,(3):29-30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劲势头,测绘在国家信息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3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2004年4月胡锦涛总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测绘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对测绘管理和保障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测绘操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实际工作的需求。充分利用当前的高新技术,走信息化测绘发展的道路,建立测绘信息化体系,从而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是今后测绘行业努力进取的方向。测绘内业生产信息化的建设,对于推动国家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玉伟 《东北测绘》2012,(10):31-33
测绘成果档案的内容复杂、种类繁多。同时,测绘成果档案又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保障。如何有效、规范地管理,如何准确、快速地向社会提供成果是测绘成果档案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实现的测绘成果档案快速提供系统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在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发改委、测绘、国土、环境保护等部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我国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现状、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政策法规的制定、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是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并担负全市基础测绘和重大工程测绘的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建院5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规划委的领导下,在国家测绘局的关心指导下,测绘院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为首都的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测绘和工程测绘服务保障,为构建北京  相似文献   

7.
测绘资料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基础性资料,在国家宏观规划、资源调查、勘探开发、工业、农业以及国防建设、江河治理、科学研究、文化教育、行政管理、边界谈判、防灾减灾、改善环境以至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编纂测绘资料形成资料目录,是测绘档案资料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可以向社会提供测绘信息,实现测绘资料共享,而且是避免重复测绘、减少浪费、做好测绘导向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理信息资源的测绘资料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现测绘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山西测绘档案资料馆为例,简要阐述和分析了<测绘资料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绘》2008,(6):28-39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测绘部门全方位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建设、行政管理,人民生活、防灾减灾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结下了灿烂的硕果。记者在这里撷取了近30年测绘部门在经济潮头拼搏奉献的几瓣浪花,以窥全豹。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测绘项目生产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经济管理学理论,对测绘企业的生产加以控制,并及时调整,使其能保持高效、正常运转,从而保证年度生产目标的顺利完成,为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市场日趋成熟,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目前基础测绘数据的更新频率也明显加快,测绘生产既要满足国家的大规模、频繁性的数据更改,  相似文献   

11.
李慧荣 《北京测绘》2012,(3):98-100
测绘成果为区域经济规划、国土资源调查、城市建设规划等诸多方面提供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社会数据,因而测绘成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测绘成果管理却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测绘成果数据量大、易丢失、难于共享,因而导致了测绘成果管理的混乱。同时,传统测绘成果管理主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的模式及效率上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都是测绘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测绘行政管理,做好测绘为经济建设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和服务是我国测绘事业将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我国测绘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测绘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以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为核心目标的测绘行政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范百睿  马海涛 《河南测绘》2006,(4):30-30,3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土地管理发展要求。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土地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提供了高精度空间数据,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自从国家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以来,经历了建立、撤消、重建和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国家测绘行政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也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在模式的构建和机制运  相似文献   

15.
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超前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测绘成果是国家规定的保密资料。为加强测绘工作和测绘资料管理,提高测绘产品质量,促进测绘事业发展,防止泄密,以适应我县城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一个海量地理信息的宝库,一个积淀深厚融古贯今的殿堂,无尽的地理信息源流在这里如百川汇海,默默地支撑,主动地服务,在信息潮涌的神州大地奋力扬帆,助推中国经济的巨舰乘风破浪。 1995年12月28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信息化浪潮中应运而生。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的大好形势下,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 满足快速增长的地理信息需求,国家测绘局在十年前适时决定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并加挂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的牌子,以加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成果的管理与分发服务。弹指一挥间,我国测绘事业在这十年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成功构建,在信息化潮流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推动下,测绘事业正阔步迈向信息化测绘时代。十载耕耘,作为国家测绘事业多项工作的重要组织实施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走过了令人瞩目的历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用大量的幻灯片向记者形象地展示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前景,同时详细向记者介绍了中心如何利用基础地理信息开发高科技产品,服务国家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领域。记者深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带来的潜在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国家测绘局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及时组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心的组建和大量工作及时跟踪了国家建设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测绘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与我国有共同利益的发展中国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危机,实现各国和各地区互联互通,急需解决信息覆盖问题及对测绘技术的新要求问题。在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测绘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探究测绘标准化建设的新思路,为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测绘成果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社会持续发展、国土的合理开发和整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管理、自然灾害的预测和优化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规划管理与决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绘成果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属于国家机密,各个测绘资料归口管理部门有责任提高认识,重视测绘资料的归口管理工作,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测绘工程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其投资规模和力度也逐步加大。同时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对我国的测绘行政管理、测绘项目管理及与国际市场接轨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测绘地理信息是统筹陆海资源管理的基础资料,开展陆海多源数据集成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快速地形成陆海一体的基础地理信息,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陆海地理信息的集成,探讨以地理实体为基础的陆海一体化集成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