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不同坐标系综合变换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似变换法一般不足以将两坐标系统间的差异纳入坐标转换模型,因而低精度的坐标框架到高精度的坐标转换往往不能保证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高精度。本文试图将相似变换与回归逼近相结合,以便顾及低精度大地网中的局部误差积累和变形,从而提高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的是不同的坐标系,因此存在着国家坐标和地方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为了综合利用测绘成果,工程坐标与国家坐标进行相互转换是必要的。基于高斯平面的工程坐标与国家坐标转换模型,广泛采用相似变换。通过选择不同的相似变换参数,提出无需列误差方程和法方程即能得到转换参数最小二乘解的重心化模型,并推导出...  相似文献   

3.
卫星大地测量直接获取地面点的三维坐标,解决了传统作业中平面和高程分开建网的问题。但获得的三维坐标基于全球大地坐标框架(WGS84或IRTF),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需要通过椭球变换实现坐标系转换。由于基于本地坐标框架(局部椭球)的大地高较难得到,椭球变换参数只能近似求得。分析大地高误差对坐标系转换精度的影响,并用实例证实此影响在局部范围内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4.
工程测量中经常需要实现不同坐标系下成果的相互转换,而高精度的转换参数是完成这一工作的基础。获取基准转换参数的实质就是利用公共点在两套坐标系下的坐标,根据相似变换原理建立误差方程求解。传统的最小二乘(LS)相似变换法只考虑了公共点在一套坐标系下的误差,与实际情况不符。基于此,探讨了坐标参数化的平面基准转换方法,解决了考虑公共点在两套坐标系下坐标都含有误差时高斯-马尔科夫(Gauss-Markov,G-M)模型不成立的问题,以相似变换原理为基础,采取通用的最小二乘方法解算基准转换参数。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海南已有的四套不同时期坐标成果进行公共点求取,再由公共点进行方案设计,然后以相似变换、仿射变换、双线性变换和二维七参数变换为转换模型对方案进行转换模型求解,通过计算分析仿射变换的转换效果比使用相似变换和双线性变换效果要好。最后利用Surfer软件和AutoCAD软件对转换后坐标与原始坐标差值生成差值等值图,研究各套坐标成果之间的差值关系。通过研究对旧坐标系下坐标成果的利用提出建议,并编写系统性软件,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海南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吕志平  许东周 《测绘学报》1995,24(4):275-282
本文提出了顾及时变因素影响的地心坐标转换方法,即考虑地壳形变影响的分极小法和模型识别方法,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面网点坐标的转换还能拟合网中其它局部性系统偏差。分极小法是通过寻找模型适用的区域来实现的,在该区域域内模型能拟合各种系统性偏差,故该方法为我国地面网地心坐标转换精度达到了极限提供了理论基础。文中介绍了基于该方法开发的实用系统并报告了实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顾及时变因素影响的地心坐标转换方法,即考虑地壳形变影响的分极小法和模型的识别方法,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面网点坐标的转换还能拟合网中其它局部性系统偏差。分极小法是通过寻找模型运用的区域来实现的,在该区域内模型能拟合各种系统性偏差,故该方法为我国地面网地心坐标转换精度达到极限(即仅取决于区域内网的相对偶然误差)提供了理论基础。文中介绍了基于该方法开发的实用系统并报告了实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丁行斌 《测绘学报》1994,23(3):197-203
本文采用物理方法讨论不同椭球变换的问题,论证了重力位低阶球谐系数与大地坐标系转换参数的关系,说明几何法转换模型(即大地坐标微分公式)不过是取至二阶次的谐函微分公式,为了提高转换精度,应该采用较高阶次的物理法微分公式(即球面正交多项式)作为不同系统的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9.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在我国启用将使得许多测绘成果的坐标面临转换,需要研究具有较高精度的坐标转换方法。由于我国天文大地网存在较大的局部系统差和累积误差,采用Bursa模型完成向高精度地心坐标系的转换时往往还剩余较大的残差。为了提高转换精度,这里提出了一种方法,通过将转换区域划分为小的格网单元,然后利用Bursa模型、加权平均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格网节点的坐标转换改正量;最后再通过格网内插得到其中任意位置的坐标转换改正量,从而完成坐标转换。该方法保证了局部的细致拟合和整体上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天文大地网的局部系统差和累积误差得到有效地控制,避免了转换后较大残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在我国启用将使得许多测绘成果的坐标面临转换,需要研究具有较高精度的坐标转换方法.由于我国天文大地网存在较大的局部系统差和累积误差,采用Bursa模型完成向高精度地心坐标系的转换时往往还剩余较大的残差.为了提高转换精度,这里提出了一种方法,通过将转换区域划分为小的格网单元,然后利用Bursa模型、加权平均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格网节点的坐标转换改正量;最后再通过格网内插得到其中任意位置的坐标转换改正量,从而完成坐标转换.该方法保证了局部的细致拟合和整体上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天文大地网的局部系统差和累积误差得到有效地控制,避免了转换后较大残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ITS(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中GPS定位结果是WGS-84空间直角坐标.电子地图则采用西安80(或北京54或当地任意)坐标系的高斯平面坐标,为了将GPS定位结果实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需要进行坐标转换。针对中小城市的特点,在总结各种坐标转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实用的坐标转换方法,基于这种方法,可以构建适用于中小城市廉价高效的ITS.  相似文献   

12.
GPS观测成果是WGS-84中的地心空间直接坐标,现实测绘中,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国家平面坐标。如何有效地转换该坐标成果,一直是工作中的难题。在介绍几种常用坐标系统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坐标转换的基本原理,结合转换模型取得的精度,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Bursa模型用于局部区域坐标变换的病态问题及其解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GPS应用经常涉及坐标变换。用局部区域的GPS网数据求解的3维坐标变换模型的转换参数时,求得的转换参数特别是平移参数的精度较差。这是由于GPS网的范围太小,引起平移参数与旋转参数间存在强相关性,导致解算模型病态。正则化解法是求解病态方程的有效工具,本文探讨用正则化方法解算小范围GPS网3维坐标变换的转换参数,以提高转换参数的解算精度,扩大参数的使用范围;给出只对平移参数进行正则化的计算模型。500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正则化解参数转换外围点坐标的精度在统计上明显优于最小二乘解;且随外推距离增大,精度几乎成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经纬度坐标转换到深圳坐标为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全局搜寻算法选择控制点对求解仿射变换六参数值,在不同约束目标下对坐标距离偏差程度进行筛选分析,确定适合深圳坐标下能有效提高校正精度的控制点对组合及校正坐标公式。  相似文献   

15.
常用坐标系统转换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三种不同坐标转换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广州市花都区测绘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坐标系统成果进行验算比较,提出了平面坐标三种近似转换方法,从中选择出适合本地区大面积图形数据转换的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杨寰  金添  宋千  周智敏 《遥感学报》2011,15(4):680-686
传统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一般依赖于GPS/INS组合系统补偿平台的运动误差,并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GPS获取的地理坐标(即经度,纬度和高度)需要转换为本地的直角坐标,原始雷达数据在这个直角坐标系下才能引入成像及运动补偿算法进行处理,并获得本地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像。这种图像是通过局部坐标描述的,对于其他部门是不通用的,因为其他部门需要的是经过全球地理坐标标绘的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后向投影算法BP(Back Projection)引出的新的SAR成像算法,它直接在地理坐标下处理,可避免坐标转换的过程。而且生成德图像像素均和地理坐标一一对应,能够很方便地被情报或其他部门使用。而且在仿真试验以及外场试验中,证明了本文算法和常规BP算法成像效果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17.
章宁  金绍华  边刚  肖付民 《测绘学报》2022,51(9):1951-1958
针对目前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配准方法未顾及图像形变细节信息及二者尺度差异,存在局部纹理失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小波变换、仿射变换和Demons配准算法的迭代自适应配准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侧扫声呐图像低频信息并重构图像,先后采用仿射变换和Demons算法将重构图像与多波束图像进行迭代自适应配准,获取配准变换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侧扫声呐原图像进行整体配准变换,获得多波束图像地理坐标约束的侧扫声呐图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配准,获得位置准确且纹理丰富的融合声呐图像。  相似文献   

18.
HD-STGPS超站仪的实时坐标转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HD-STGPS的特点是将GPS技术与TPS技术通过软件和掌上机(或便携机)及组合硬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GPS方法实时求得TPS的测站空间直角坐标,再通过适合的数学模型转换为地方坐标系的二维直角和正常高,这样可以实现即测即用的测绘模式。  相似文献   

19.
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模型,研究了其内部符合精度和外部检核精度,实现了高精度的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20.
李铁  周丰年  赵建虎 《测绘学报》2019,48(4):512-519
针对目前多波束测深系统采用patch test方法、基于去耦性原理确定多波束系统安装偏差因理论不完善带来的实施复杂、计算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波束系统安装偏差整体校准新方法。首先将地形转换为图像;再利用相关条带地形图像,借助SIFT匹配算法,获取了匹配点对;最后基于匹配点对坐标,利用附有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实现了多波束系统安装偏差的整体解算。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简化实施过程、改善安装偏差校准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