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下水》2020,(2)
江西新干地区渗滤取水工程为新干县城主要供水水源之一,渗滤取水的水质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对渗滤取水浊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河水浊度对渗滤取水浊度影响最大,是渗滤水浊度最大的影响因素。抽水速度对渗滤水浊度在短时间内有一定影响,但就浊度整体变化趋势而言影响不大。滤层物质组成直接影响过滤效果,丰水季滤层粘粒含量减少,造成渗滤水浊度均值1 NTU高于枯水季0. 12 NTU。  相似文献   

2.
渗流井取水是利用河床松散砂砾石含水层为天然滤床开发地表水、地下取水的一种给水技术。结合吴堡县东部河谷区横沟段三号渗流井(HS3渗流井)施工实例,对渗流井的取水原理、设计思路、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开拓供水新领域施工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拓天然滤床渗流井取水,根据江河流量不同,取水量达1 ̄5万m^3/d或更大。与传统的地面钻水井、挖大井或直接取江河水净化的方法有本质的区别。取水技术是以岩土钻凿综合新技术为依托,从河床砂卵砂石层底部通过集水竖井、导井、江底隧硐(输水平巷)和钻进渗流井群取潜流水。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维护简介,利于后续延伸工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渗流井取水条件下井水位和水温的动态变化特征,采用Mini-Diver小型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对北票渗滤取水工程抽水井进行超过一个水文年的长期观测,通过25 min一次的监测结果分析井水位和温度长期和短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井水位一个水文年内变化具有双峰特征,第一个峰值由融雪水补给引起,第二次水位峰值由降水引起,井水位最大变化幅度为6 m左右。(2)井水温呈单峰特征,最高为16.81℃,最低为8.56℃,温度最大变化幅度为8.25℃。井水温高点滞后气温高点4个月,揭示地下水补给具有较大的面积和缓慢的径流过程。(3)井水水位和水温的长周期变化受气温、融雪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影响,不受取水抽水的影响。长期水位的长期变化特征可以用来分析含水层的淤塞特征。(4)井水位和水温日变化主要受抽水影响,水位变化在0.4~0.7 m范围内,水温变化在0.2℃~0.4℃范围内,水位和温度具有相同变化特征,但温度变化滞后30~60 min。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5,(5)
在地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地下水资源已逐渐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研究对象。渗流井取水结构具有取水范围广、水量大、水质好、开采集中、易于管理和供水总体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对邻近具有天然滤床的江河的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地下水开采方式。在山西柳林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中,计算研究区渗流井取水平水期、枯水期的出水量,计算结果认为柳林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为40 000 m3/d。  相似文献   

6.
在第四系地层中成井,常遇到粉砂、细砂含水层.往往因对滤水管及砾料选择不当而造成涌砂现象.成井后抽水带砂,长期不清,降低了成井质量;滤水孔被堵或淤塞井管,使出水量减少,甚至失去出  相似文献   

7.
滤膜在天然滤床渗流 滤净水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模拟渗流井滤净水与传统滤池滤 水进行对比试验,初步探讨了渗流井滤膜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滤净水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渗入水和层间滞水作为补给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降水方法,设计了轻型井点结合明排降水的施工方案,创新地应用了滤水管间隔增减长度法、横插滤水管集水法的工艺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上述条件下基坑降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多孔介质中悬浮质的淤塞作用对悬浮液渗流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地预测悬浮质在导水介质里流动过程中的淤塞作用及其对浆液流动动态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地设计注浆工艺和控制注浆过程。表述悬浮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淤塞作用及其对流动状态的影响的数学模型由三个微分方程组成,即:悬浮质运移方程、悬浮质沉淀动态方程和悬浮液流动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定流量和定边界水位差二种条件下多孔介质中一维流悬浮质淤塞问题的求解结果证明:由于淤塞作用,悬浮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总是呈非稳定流,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定流量条件下,流场中水力梯度逐渐增大;在定边界水位差条件下,流场中的流量则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傍河水源地取水井堵塞特征及缓解途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傍河取水技术是一种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的开发模式。该技术既可以保障水资源开采量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又可以通过入渗过程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降低水处理成本。但河水入渗过程导致的取水井堵塞现象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傍河取水的难题。如何缓解取水井堵塞是保证傍河水源地可持续运行的核心所在。通过总结国内外傍河水源地的运行实践,分析了堵塞作用的原因及类型,探讨了河流水动力条件、河流的水质状况、傍河水源地取水井的分布及取水量对堵塞作用影响的机制,提出了适时洗井、定期监测河水水质、合理设计取水井井群、控制取水量4条缓解取水井堵塞的途径,为傍河水源地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柳静安 《湖南地质》2001,20(2):114-118
沅江地区的软土,可分为软粉砂质粘土、灰色粘土、淤泥质粘性土、淤泥4个主要类型,其工程地质特性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压缩系数大,流变性比较显著,承载力标准值较低。工程建设应重视上部结构层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利用地表硬壳层作为天然浅基或者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地基地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香港全新世地层中发现有6种沉积构造类型,包括:1)隐构造淤泥层(SM型)、2)砂质粒序层(GS型)、3)层理状沉积层(L型)、4)贝屑粒序层(GSh型)、5)无序贝屑层(USh型)和6)均一粉砂层(SS型)。其中,后5种类型与风暴潮有关。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有7种类型。其中,双峰型粒度分布与风暴潮对海底沉积物的悬浮和再分配密切相关。贝壳的破碎度可指示沉积物受改造的程度。沉积构造受改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沉积速率和生物扰动。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降水中不同的地质模型有限元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翠英  王家阳 《岩土力学》2007,28(6):1259-1264
分析水-土耦合场相互作用时,将岩土视作弹塑性材料。在非线性本构关系下,考虑渗透作用,得出岩土体有限元方程,建立了基坑降水的三维水-土耦合的数学模型。对基坑降水中不同的地质模型潜水、承压水及有越流补给和实际工程条件井管、过滤管、止水帷幕分别进行了计算处理,并以武汉国际证券大厦降水工程为实例,对其降水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能很好地模拟基坑防渗帷幕、非均质和各向异性、承压-无压等一些解析法难以处理的实际工程条件和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滤纸法和压力板法测定不同含盐量盐渍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探讨土中含盐量对盐渍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土中含盐量对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不大。采用滤纸法测得的总吸力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差值随着土中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该差值要大于相同浓度纯盐溶液的渗透吸力,其原因是由于土颗粒表面对溶液吸附作用引起的,用滤纸法测得的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处于脱湿曲线和吸湿曲线之间。采用蒸汽平衡法测定Whatman 42号滤纸在高吸力阶段的总吸力的率定曲线,使得高吸力时用滤纸法测定吸力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第四系覆盖层、粉细砂地层成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携砾过滤器的研制,试验并探讨了滤料层厚度与阻砂性的相关关系,初步得出了不同规格滤料理论最小阻砂厚度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岸崩塌问题分析和研究,在考虑江河水位升降引起坡外水压力变化及坡内非稳定渗流基础上,同时考虑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床冲深及河岸后退,提出了水流冲刷过程中的边坡临界滑动场和适用于天然江河崩岸的数值模拟,并对水流冲刷过程中的崩岸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类不同土质岸坡的崩岸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床冲深及河岸后退过程中坡体的稳定性变化,探讨了不同土质岸坡的崩岸类型及崩塌模式。结果表明,坡度较陡的黏性岸坡崩塌时趋近于平面破坏且通过坡脚;坡度较缓的粉土岸坡崩塌时沿曲面破坏,且在水位骤降过程中易发生局部崩塌。  相似文献   

17.
海堤土工织物滤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香雅  朱奚冰  孙元元 《岩土力学》2005,26(12):1941-1944
研究了波动水流对海堤织物滤层的水力要素及过滤机理。粒径小于0.6 mm颗粒间存在粘着力;同时,由于滤层和堤体的渗透流速不一致,则堤体界面的土颗粒将受水流剪应力的作用。在分析了使土颗粒发生变形的水流剪应力、变形土体周壁的屈服应力和波浪压力等后,根据平衡原理,建立了织物滤层的保土性准则。  相似文献   

18.
分析物探测井曲线和地下水位动态发现,天津平原深层孔隙地下淡水在开采条件下接受上覆咸水的越流补给,而且咸水底界未大量向下位移。本文讨论了咸质含水组底部钙化粘土微观粘粒与水溶液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滤盐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Consideration of the average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average unit weight of soil in the slope of a levee, ignoring the position of phreatic line for stability analysis is not correct.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a rock-filled portion on the upstream slope, ignored in Kozeny analysi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downstream slope. In this study, levees resting on an impervious base, without a filter and with a filter,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a realistic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corresponding seepage force, with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unit weights of soil above and below the phreatic line, respectively,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apillary effect, location of the inverted filter and rock-filled portion of the upstream slope have been analysed. A numerical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to compute the elevation of the phreatic line and a computer program was developed. The appropriate unit weight of soil above and below the phreatic lin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apillary effect, and actual pore water pressure ensure greater safety of the downstream slope. The factor of safety has been found to be 16.5% more for a levee with a filter than a levee without a filter for an upstream pondage depth of 18 m, this is increased by 22.0% in cases where there is an upstream rock-filled por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