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以 1∶5万里庄幅为例 ,阐述了运用GIS系统对区调过程中各种资料的处理与编辑方法 ,并介绍了数字制图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出了GIS系统在 1∶5万区调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安徽地质》2008,18(2):F0002-F000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成立于1958年6月。50年来,安徽省地矿局承担了安徽省区域性、公益性和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完成了覆盖全省的1:20万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调杏等基础地质工作。编制了1:100万和1:50万安徽省地质图。1:25万区调工作,已累计完成国际标准图幅6幅,占全省面积的69%;1:5万区调任务完成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5万区调填图为例,阐述了MAPGIS的数字制图技术。主要讲述了数字制图过程中的准备工作、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操作方法上数据输入、数据处理、误差校正、图幅接边、质量检查和图幅输出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北部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对测区古生代一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层序地层对岩石地层单位界线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测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地质体的能力,使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更为合理。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并论述了层序地层与岩石地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层序地层在沉积岩区1:5万区调地质图面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RGMAP系统在1:5万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RGMAP系统在崇阳县幅1:5万区调过程中的应用实践.阐述了数字区调过程中的数字路线、数字实测剖面数据采集以及室内数据整理、地质图编稿和专题图件制作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RGMAP综合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进行过大量1:5万区调填图、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其核心任务是充分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及二次开发,在广西1:25万玉林市幅PRB数字填图试点过程中,经过两年多来的摸索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前人剖面资料录入、验证、批注、修测和成图过程的工作方法,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地矿部“七五”两个攻关课题16-01和16-02项目中有关1:5万区调填图新方法和遥感技术的新成果,加快1:5万区调填图速度,地矿部于1991年9月在贵阳市举办了“全国1:5万区调填图遥感技术培训班”,并在培训班的基础上,于9月23~25日召开了全国1:5万区调遥感技术经验交流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教师与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代表讲授并交流了部“七五”科技攻关第16-01项目中“1:5万区调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经验,尤其是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七五”攻关项目研究中密切配合16-02项目所积累的1:5万区调中三大岩类填图的遥感解译标志和遥感填图方法,受到与会者与学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结合1:5万区调实践,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区调填图质量的课题中,通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实施、巩固措施等,初步提供了一个有成效的分队级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1∶5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是地矿部“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该项目下设三个二级课题,即:花岗岩区1∶5万区调中单元一超单元填图方法研究;变质岩区1∶5万区调中构造—地层填图方法研究;沉积岩区1∶5万填图方法研究。三个子课题试点工作均将于今年结束,其中沉积岩区工作方法研究选择了安徽、陕西、贵州三省进行试点。现将贵州省“方法研究”评审会议主要成果和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1:5万区调多方面的需要,1:5万区调的作法可以结合图幅的具体任务,因地制宜,有所不同.各国1:5万区调的作法也各有特色,这里介绍最近了解到的苏、罗两国1:5万区调的作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二维平面图无法表达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态,3D GIS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真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提供了可能。3D 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调查可以真实.形象、准确和清晰地反映城市地质结构,可以为城市安全、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核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GIS技术在四川省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九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在对全县地质灾害特征和影响因素调查基础上,探讨了GIS技术在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描述了GIS图形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思路,并介绍了评价因子选取、栅格单元划分、结果评价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将GIS技术应用于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可以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肖克炎  邹伟  李莹 《江苏地质》2018,42(3):351-360
地质图用于记录和显示研究区的地质特征,二维地质图通常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编制而成。随着计算机GIS技术的发展,可以对点、定点、线和区(多边形)等地质特征做抽象处理,以联系地质图与传统地质模型。然而,GIS的传统数据结构不能通过地质图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地质模型。阐述了使用信息技术表达地质图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地质数据模型GeoFeature,并构建了支持存储和管理计算机数据结构的二维圆弧拓扑结构。最后,在Minesoft软件中集成了此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不规则单元划分及其地质信息提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星  陈守余 《云南地质》2002,21(3):308-315
地质单元(尤其是不规则单元)划分及地质信息提取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基础性工作,用通用型GIS软件完成这项工作时有许多限制。如何在较为成熟的商用GIS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专用于单元划分及信息提取的计算机系统,是更有效地进行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这个目的出发,讨论GIS的不规则地质单元划分及地质信息提取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用地质坐标系(Gerneral geological coordinate system)是能计算地学要素中点、线、面几何关系的计算方法,其中提出的地学要素标准化方案在基于GIS的地质图件编绘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岩层真厚度计算、用钻孔资料确定地下岩层产状、弯曲钻孔计算、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中真视倾角计算等实例以及通用地质坐标系中提出的标准化方案在图件编绘中已显示出优点,说明通用地质坐标系具有简便实用性、先进性与系统化的特点,其在地质领域中应用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万州示范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框架,讨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建立系统总体框架、工作流程,以及灾情评估模型的模块功能。该设计结合当前地质灾害管理、评估的需要,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17.
宋国耀 《世界地质》1998,17(4):68-74
地学数据种类极为繁多,它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数字地质信息结构的研制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是以何种方式保存现有的模拟数据的重要内容,使得在GIS中能够进行各种有效的查询和处理。澳大利亚斯马尼亚地调局为了对地质图信息和地球化学进行编码而研制了数据结构。在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结构中对于一系列相关表格中的属性进行编码,而这些表格利用“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关系有效而准确地阐明了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地质工作,它几乎涉及地质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其90%以上的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密切关系。因此,GIS在区调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区调工作的特点和需要,阐述了应用GIS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硬件的配备、软件的选择、人才的培养和标准化。重点论述了GIS在建立全国地质图图库、区调填图和全国区调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件体系结构的地质GIS应用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组件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是现代GIS软件的发展趋势之一。提出应用基于COM的组件技术开发地质领域GIS应用系统。该系统建立在组件式GIS通用平台上,用构造COM对象的方法建立扩展的地质空间数据模型,各种处理、分析和解释的地质研究模型和可视化系统均以组件形式集成到系统中,并直接处理各种地质对象,以突破传统的以地图为处理基础的空间处理方式,提高地质空间分析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GIS在阿尔金成矿带铜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应用GIS软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利用非线性矿产资源评价模型和MRAS等软件叠加分析,对阿尔金成矿带铜矿进行了成矿预测,证明基于GIS的成矿预测是行之有效的,为本区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更多重要的找矿信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