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的韩国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之间旅游交流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旅游学界对韩国旅游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章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四个主要子数据库为基础检索了1994年以来发表在中国大陆与韩国旅游相关的研究文献,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和总结,认为目前中国旅游学界对韩国旅游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韩国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韩国旅游业成功经验分析与借鉴以及中韩旅游交流与合作;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研究动机的行业推动性、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研究内容的肤浅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国的韩国旅游研究概念框架.指出了未来应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深化研究内容,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重点研究韩国旅游者行为、中韩旅游区域合作与竞争等主题.  相似文献   

2.
国内出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出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出境旅游的内涵为出发点,从出境旅游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市场特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内自2000年以来的出境旅游市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当前国内在出境旅游市场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云霞  尹寿兵 《热带地理》2013,33(3):356-362
以《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三大旅游研究期刊和Elsevier Science 、EBSCOHost、SAGE三大数据库作为检索源,获得自1982年以来航空旅游业研究的相关文献94篇。分析结果显示:30年来,国外航空旅游业在管理体制演化、商业模式创新、客源结构变迁和对目的地环境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涉及航空政策变迁及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对航空旅游业的影响、航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及控制、航空旅游业市场营销及评估等4个方面。可将航空旅游业30年的研究历程分为:起步、发展和深化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航空交通与出游方式选择的相互影响、航空旅游业对目的地的影响评估、航空旅游产业结构关系的演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GIS在国内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1990-2006年期间的70篇GIS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在国内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GIS在国内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TGIS研究、GIS在旅游空间布局中的应用研究、GIS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GIS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GIS在旅游制图中的应用研究等5个方面,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冰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已经衍生为全球旅游业中的重要业态。冰雪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和发展,后逐渐扩展到全球,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阅读,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国际冰雪旅游研究的研究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主要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发现:(1) 1988年以来国际冰雪旅游相关文献数量持续攀升,研究者和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冰雪产业发达的国家,但中国正在快速崛起。(2)国际冰雪旅游研究热点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初始阶段侧重于探讨“滑雪伤害”,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使得“气候变化”相关主题成为关注热点且延续至今,近些年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冰雪赛事等一批视角创新、尺度微观的研究涌现。(3)国际冰雪旅游研究主要围绕“自然影响”“游客体验”和“产业发展”3个话题展开。最后,本研究分析了国际冰雪旅游研究对中国的启示,从研究尺度、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方面指出中国冰雪旅游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者发表的近25年(1993~2017)与东盟及东盟十国相关的地理学相关文献,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研究领域特征、关注的热点国家以及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1)近5年来,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明显增加,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研究文献量的比重较低。(2)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领域在CNKI和SCI/SSCI文献中区别较明显。在CNKI期刊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在SCI/SSCI文献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方面。(3)中国地理学最关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新加坡主要关注其城市和旅游等,泰国主要关注其旅游、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等,而越南主要关注南沙群岛和边境贸易等。(4)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发文量较为分散。发文机构虽说是以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和高校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7.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者发表的近25年(1993~2017)与东盟及东盟十国相关的地理学相关文献,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研究领域特征、关注的热点国家以及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1)近5年来,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明显增加,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研究文献量的比重较低。(2)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领域在CNKI和SCI/SSCI文献中区别较明显。在CNKI期刊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在SCI/SSCI文献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方面。(3)中国地理学最关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新加坡主要关注其城市和旅游等,泰国主要关注其旅游、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等,而越南主要关注南沙群岛和边境贸易等。(4)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发文量较为分散。发文机构虽说是以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和高校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8.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该文回顾了旅游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总结出我国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布描述及区划,旅游空间结构演替和区域关系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等领域。并从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旅游空间合作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
康养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康复、疗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两大数据库,从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康养旅游研究起步晚、相关研究较为滞后,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康养旅游发展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基于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的文献梳理,本文提出未来我国康养旅游研究应重点关注中国康养旅游理论体系建构、康养旅游者的动机差异与需求特征、康养旅游发展的要素构成与产品模式、康养旅游的功效评估、康养旅游介入地方的机制和社区发展等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概述国内外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业、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旅游景区的能耗和碳排放测度、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研究相对综合和深入,对旅游业能耗与碳排放的结构及其定量测算与情景分析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基于"测定—减排—补偿"体系化的节能减排措施。国内研究起步较晚,需在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重点领域的定量测度、情景分析和动态预测、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更加深入,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雯婷  刘云刚  邓诗悦 《热带地理》2022,42(11):1943-1952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探讨中国大陆游客在赴日旅游前后如何重构对日本的国家旅游形象认知,并梳理其赴日旅游活动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以赴日旅游为媒介的中日间直接接触,有助于中国大陆游客打破媒体构建的日本固有形象,形成较为积极的对日旅游形象认知,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将入境游作为主动的地缘战略,推行对华“观光外交”政策;2)赴日旅游给日本带来可观经济效应的同时,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降低了日本国民的对华好感,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出境游尚未成为输出中国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战略工具。随着旅游全球化的深度发展,需要重视旅游地缘政治战略,提升中国出境游在改善他国国民对华印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综合开发整治研究蓬勃发展。本文从国土综合开发整治的特点取得的重大进展,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综合开发的理论体系,是地理工作者和其他国土工作者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本文在分析新常态下区域旅游发展几个新特点基础上,阐释了未来区域旅游业发展格局与趋势,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文章指出,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正呈现规模扩张和个性消费同步提升,“旅游强国”特质开始显现;跨界、跨行业企业集团逐步主导产业发展,并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旅游产业地位日渐凸显,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目标;“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释放,旅游服务开始引领“中国服务”建立;“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全面渗入,逐步拓展旅游业发展版图;“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模式导入,全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等六大特征。与之相对应,全面融入国家区域经济战略,中、西部地区旅游业整体崛起,城市休闲和城市旅游异军突起,生态文化功能区整体开发,区域旅游产业“网络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新常态下区域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重点包括:以跨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区域业协同发展;以重大项目投资驱动为突破口,形成区域旅游投资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以全面改革开放为突破口,形成内外源结合联动发展;以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区域旅游治理模式;以跨界渗透和兼并重组为突破口,培育区域化和国际化旅游市场主体;以综合旅游风险防范为突破口,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多尺度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与空间升级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进入21世纪后,在面临成本上升和制度环境变化等诸多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这从根本上重塑了产业组织和空间结构,改变着中国制造业在地方、区域乃至全球出口市场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力。基于文献分析,论文将产业升级划分为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2种模式,并分别从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尺度视角下探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机制及其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现象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产业升级的2个侧面,综合两者的分析框架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产业升级的现状;② 中国产业在升级模式上体现了复杂多样性,已有研究关注的产业升级模式较为单一,未来应更加关注中国产业升级路径和方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③ 中国产业升级是由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重尺度力量相互耦合下共同驱动的,透过多元地理尺度融合的分析框架解读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和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地区地缘关系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利莎  王士君  杨冉 《地理科学》2019,39(8):1284-1292
梳理相关文献,深入分析探讨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化过程,刻画地缘关系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世纪10~40年代,东北地区地缘关系呈现“半畸形”开放的状态,整个地区长期处于军阀战乱与日本侵略阶段;这一时期,东北地区迎来移民高峰,农业经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境内日本经济肆意扩张,大量资源与财富被掠夺。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缘关系由50、60年代的依赖型转向80年代以后的多元和平发展;受其及政策等其他因素影响,地区内工业由蓬勃发展到缓慢波动前行。如今,东北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仍十分复杂,但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开阔;未来应大力推动东北亚国家及次区域间安全与经济合作,同时提高东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及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秋雨  朱麟奇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17,37(10):1552-1559
在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分析基础上,探究了旅游溢出理论,将其产生机制归纳为知识溢出、市场溢出和竞争效应3个方面。实证分析中,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00~2014年面板数据对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全局分析得出中国入境旅游在邻近省市以集聚与合作为主,邻近省域入境旅游发展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入境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局部分析发现,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断强化,中部部分地区提升幅度最大;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空间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贡献最大,西北地区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7.
离散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而随着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变得愈发便捷,也愈发国际化,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到故乡的旅游体验更为复杂和多样化。这个趋势使得离散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的领域迅速发展,离散群体的旅游行为成为学术界一个新的焦点,也同样逐渐得到旅游市场的重视。文章在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从离散研究范式的演变入手,梳理了离散旅游的研究进展并归纳其研究视角:地方依恋为内在心理驱动,跨国主义为外在地理特征。结合其他学者研究,从离散旅游活动的空间性和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角度对离散旅游进行了界定与分类。重点分析了离散旅游的时空特征、离散群体的旅游体验以及这一细分市场对祖国旅游市场的影响。最后将离散旅游的概念引入中国,指出现有华侨旅游研究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研究框架,阐明我国发展华人华侨离散旅游研究的意义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动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日本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日元的升值、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日本政府为减少国际贸易摩擦而采取的推动海外旅游的政策,促进了日本人海外旅游的高速发展。作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政策,日本政府除了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外,重点是吸引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并继续鼓励日本人到海外旅游,特别是同各国友好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推进日本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莉 《热带地理》2005,25(2):181-184
边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旅游形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加快两部边境旅游的发展,对推动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振兴西部边境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国际经贸合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提出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市在经历了改革开后的一段高速增长之后,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分析厦门市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跨世纪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新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