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叠前时间偏移得到的CRP道集和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技术为岩性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最为有效的含油气储层的识别方法。依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对Zoeppritz方程进行简化,给出了计算纵横波波阻抗同时反演的公式。在井资料分析及计算其弹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交会图分析得知利用P波阻抗和S波阻抗交会可以区分岩性,P波阻抗和孔隙度交会可以区分储层,储层和流体因子λ交会可以区分储层的含油气性。通过反演结果提取了研究区沙河子组的含油气储层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其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一致,证明了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对预测含油气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反演方法在储层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其通常只采用叠后波阻抗反演结果和叠后属性进行预测,进而忽略了叠前道集中包含的岩性信息。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前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叠前信息进行储层预测。首先对叠前道集进行针对性处理,使其满足叠前反演的要求,其次改进横波估算方法获得高精度的横波数据,并针对叠前数据进行子波提取,然后通过叠前反演获得纵波、横波阻抗和密度信息,最后结合叠前属性,采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PNN)来反演储层孔隙度参数,该方法克服了叠后波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造成的多解性问题,并提高了储层识别的精度,预测结果与测井一致,证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3.
岩石物理研究的实践表明,叠前弹性参数及其多参数交会对储层和烃类更为敏感,以此为基础的叠前地震反演是定量预测含油气储层的有效方法。对于致密砂岩薄储层及其含油性预测而言,因其地震响应极其隐蔽、地震信号分辨率不足,目前普遍采用基于变差函数理论的高分辨率叠前随机反演方法,但其反演结果的高频成分随机性较强、可靠性降低,对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四川盆地中北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含油薄砂层的预测为例,在储层及含油性敏感弹性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波形指示叠前地震高分辨率反演方法的应用研究。该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形相似性代替传统变差函数优选测井样本,并以此进行随机模拟建立各弹性参数的初始模型;在贝叶斯框架下,联合初始模型、测井弹性参数先验概率分布和叠前同时反演弹性参数结果建立后验概率分布,对其进行Metropolis-Hastings采样得到收敛的平稳分布即为一个反演实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波形指示叠前地震反演方法能够从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取地层各项弹性参数的高分辨率宽频结果,且其高频成分的确定性增强,提高了致密砂岩薄储层及含油性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该项技术是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及含油气性高精度预测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储层地震反演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民屯凹陷构造复杂、薄互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殊地质条件, 在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高分辨处理的地震资料基础上, 利用以已知地质规律和测井资料为约束的储层地震反演新技术, 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反演、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储层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通过叠前高分辨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测井多属性反演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了该区储层预测的纵向分辨率, 加强了对薄互层砂体的识别能力, 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落实了有利的岩性圈闭, 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被认为是寻找岩性、地层等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技术,综合利用测井纵横波、密度、地震叠前道集等资料反演出与岩性、物性、含油气性有关的弹性参数,用于判别与指示有利储层。以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X区块为例,应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针对该区进行储层预测。首先从反演基础数据准备角度出发,阐述了测井横波正演、地震叠前道集数据处理在参与反演过程中的必要性;其次运用该技术预测了X区块有利砂体的平面分布,并且根据预测结果后续部署两口井全部获得工业油流;最后认为叠前波阻抗反演技术在该区进行储层预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非线性反演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在地球物理解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目前通常只采用叠后波阻抗反演结果和叠后地震属性(如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预测,而忽略了地震叠前道集中包含的地层信息.这里通过叠前地震反演获得纵波、横波阻抗和密度信息,结合叠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PNN神经网络方法来反演地层孔隙度参数.其过程包括:①提取叠前地震属性和叠前反演纵波、横波阻抗和密度参数;②分析孔隙度和各类叠前属性和叠前弹性参数的相关程度,确定出与孔隙度关系密切的主要参数;③综合叠前反演弹性参数和叠前属性等参数,应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反演得出孔隙度体.该方法克服了由于砂泥岩波阻抗重叠造成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的问题,反演孔隙度体提高了储层识别精度,储层预测和钻井结果一致,符合实际地质规律,证明本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7.
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储层预测既是关键点又是难点。测井约束反演是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测井资料的校正、地震子波的提取、井震标定以及在沉积概念指导下的地质模型的精确建立,从而得到合理的初始阻抗模型,根据已知的地质规律并以钻井、测井资料为约束,预测储层的分布。在大港油田K46井区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成功地进行了隐蔽油气藏储层的预测,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是当前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热点,它利用叠前道集为输入,以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为约束,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进而进行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综合判定。其反演结果比叠后声阻抗反演,在可信度方面有很大提高,能够获得更多、更敏感有效的数据,可对含油气性进行半定量和定量描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里介绍了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新疆某油田实际资料进行反演分析,其结果为储层预测和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利用PP波和PS转换横波进行叠前联合反演的理论和实现方法,结合某油田实际多波地震资料,在叠前联合反演的基础上,对深层火成岩气藏进行了含气性预测。经钻井资料验证,根据联合反演资料预测的气藏结果与井资料吻合较好。实践证明,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可以避免单纯使用纵波信息进行弹性反演而造成的岩石弹性参数的多解性,提高气藏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地震反演均是基于已钻井的地质信息,对无井或少井地区的地震储层预测仍然比较困难。采用叠前和叠后混合反演的办法,实现虚拟井约束地震反演,能弥补缺少钻井的缺陷。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叠前反演分辨率高和叠后反演效率高、抗噪能力强的优点,运用遗传算法原理,在优选控制点处进行精细的叠前地震波形反演以构建虚拟井,然后以虚拟井作为约束信息进行叠后反演,能够达到储层预测的目的。对四川盆地龙岗地区无井台缘斜坡带鲕滩储层进行了应用尝试,预测效果较好。虚拟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对油气勘探初期少井或无井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火山岩储层难以进行含气性预测的现状,本文完整论述了采用叠前反演为基础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具体说明了火山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的原理和主要工作步骤。累积厚度预测的方法图示。将其应用于松南气田火山岩的储层预测研究中,其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吻合较好,对于本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叠前反演已在流体预测中广泛应用,其预测精度和应用的反演方法有关,同时叠前反演主要应用叠前偏移的地震数据,地震成像效果和CRP道集的质量对叠前反演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大庆油田S研究区,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道集中存在信噪比低、随机噪声能量强、层间多次波、道间能量不均等问题,为有效开展叠前反演计算,需要进行针对上述问题的一系列地震资料预处理,在对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应用Radon变换、叠前随机噪声衰减和分偏移距能量补偿等方法,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并对道集能量进行了有效补偿。对研究区地震资料处理前后的道集、合成地震记录、叠加剖面以及正演道集与实际道集对比分析证明,道集优化处理有效提高了道集质量,优化处理后的道集可应用于后续的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中。  相似文献   

13.
经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M地区常规叠后波阻抗较难识别储层和反映储层物性。使用叠前同步反演方法,即利用叠前CRP道集和测井信息,采用Fatti方程的改进形式进行反演,可同时获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等弹性参数。结果表明,密度属性能很好地区分储层,反映储层物性,目的层灰岩和砂岩储层的沿层密度属性很好地反映了储层横向变化规律。实钻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井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利用叠前同步反演技术进行珠江口盆地M地区储层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数据保幅性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分析了实际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各个关节点模块的保幅性,重点评价了反褶积和振幅补偿的保幅性,并论述了俞氏子波统计反褶积比预测反褶积有更好的保幅性,而剩余振幅补偿需要用叠前弹性阻抗或者叠后反演结果来检验其保幅性。根据上述的保幅性分析结论,对目标区进行了保幅性的地震数据处理,运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方法预测了该区的含油气性,其预测的结果与钻井结果相符合,说明了该文采用的保幅处理流程和方法能够提供一套保幅性比较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构建虚拟井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前地震波形反演能够提供详细的地下地层特征,但由于其计算量大、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非线性、目标函数的多极值和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使叠前地震反演的实施成为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叠前和叠后混合反演技术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深海无井地震反演。遗传算法思想简单、易于实现和使用、具有隐含并行性和全局搜索能力等优点,基于遗传算法的叠前地震波形反演得到了与井中实际数据基本吻合的速度和密度数据。  相似文献   

16.
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属低孔低渗气藏,已有的地震预测方法与技术已难以满足当前水平井开发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形成了以地震属性分析与岩石物理分析技术为基础、以高分辨率叠前反演技术与高精度时深转换技术为核心的开发地震预测技术系列。首先,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宏观预测主砂带的展布,进行横波速度曲线预测与岩石物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高分辨率叠前反演、高精度时深转换,准确落实有效砂层的空间分布及其深度。应用结果表明,均方根振幅属性能宏观反映盒8主砂带的空间展布;Xu-White模型法是预测横波速度曲线的有效方法,泊松比是准确识别砂岩、含气砂岩与泥岩的敏感参数;高分辨率叠前反演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纵向分辨率,有效解决了盒8段砂泥岩薄互层的单砂体地震识别难题;高精度时深转换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为水平井位的部署、井轨迹的设计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这一技术系列是陆相致密碎屑岩性油气藏进行储层精细描述与高效开发的有效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7.
以江汉盆地蚌湖地区隐蔽油气藏的预测为例,说明了在反演结果的解释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判别反演结果的正确性,如何将反演得到的波阻抗等数据体转换成储层厚度平面图和储层物理性质变化平面图,如何通过反演结果识别岩性圈闭,如何通过反演结果区别波阻抗相同的不同地质体;提出可以通过波阻抗剖面和地震剖面叠合等方法来检验反演结果的正确性;在过滤砂岩过程中,对过滤门槛值进行压实校正等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得到合理的砂岩等厚度平面图;通过砂岩等厚度平面图与构造图的叠合来圈定隐蔽油气藏的范围,在解释过程中通过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18.
储层预测的常规方法是地震确定性反演和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但这些方法难以解决复杂地质背景中薄储层的预测。西湖凹陷平湖组埋深大,沉积环境复杂,储层相变快且普遍发育薄煤层,其储层预测一直是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分步反演方法,在地质模式的指导下,基于本区岩石物理特征,优先利用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预测煤层,再将煤层作为已知的岩相信息,建立三维岩相比例体,用于约束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进而达到提高分辨率、精细雕刻富煤环境中薄储层的目的。该技术有效解决了东海煤系地层储层预测可靠性差的难题,保障了开发井的顺利实施,将平湖组储层预测精度提高了15%,深化了沉积储层认识,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为扇三角洲致密砂砾岩,具有低孔、低渗、储层薄的特征,水下中等孔隙度的灰绿色砂砾岩为优质储层。由于地震资料主频低(25~30 Hz),储层薄(10 m左右),而且优质储层与致密层阻抗叠置,目前常用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叠前同时反演等方法都满足不了该地区优质薄储层预测的要求。笔者基于取芯、测井、试油等资料开展岩石物理分析,利用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建立岩石物理图版,确定该区的优质储层参数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综合叠前同时反演与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的优点,实现砂砾岩优质薄储层的预测。反演结果表明,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可以明显提高储层纵向预测的分辨率,较好地解决该地区致密砂砾岩优质薄储层预测的问题,为该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常规的叠前确定性反演在解决由复杂岩性引起的储层预测问题时,需要在确定性反演基础上再开展随机反演(或模拟)来提升分辨能力。笔者针对以叠前确定性反演结果约束随机岩性模拟存在横向控制难的问题,在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反演目标函数中加入空变因子,实现一种横向控制的叠前空变反演方法。在松南断陷龙凤山工区中开展测试应用中,配合一种更为敏感的流体因子预测,实现对孔隙度小于5%的致密薄储层的叠前流体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