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地籍测量要求精度高、现势性强等特点,该文将当前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性的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于地籍测量中,介绍了原理,并对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的数据解算及成果输出。通过实例操作和精度验证,分析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运用在地籍测量中的可行性,为车载激光扫描系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特点基础上,以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测量验收为工程实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型机场竣工测量方法,开拓了针对高速路、快速道路等区域的全新应用——车载激光扫描系统。首先对工程概况及其作业流程进行了阐述,继而分别对地面三维竣工测量数据以及市政道路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工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在结构复杂建筑物测量和市政道路测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机载LiDAR系统在公路断面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叙述了机载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在公路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过程,通过数据对纵横断面检查精度进行了分析,说明机载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可以应用于公路勘测,其精度完全符合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场景建筑物外立面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到建筑物立面测量中,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立面测量的技术方案,包括针对立面图测绘的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的外业数据采集方案设计、内业数据预处理方法、立面图编辑成图以及建筑物立面测量精度评定,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本研究,得到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进行建筑物立面测量及立面图绘制的一套完整工艺,同时也为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丕  刘宝 《北京测绘》2016,(4):53-57
车载激光扫描系统作为当代最先进的测量设备之一,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根据工作原理及测量特点,将其应用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简称三权发证)地籍测量中,通过对成果质量进行检测验证、对地籍测量方法进行探讨,确定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在三权发证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6.
激光扫描测量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测量技术之一,目前已在机载地形测绘、机载水深测量、机载防撞探测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利用车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完成地形图修测、三维场景重建、建筑模型制作以及工程测量等任务,是近年来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概要介绍了以地形图修测应用为目的,开展车载激光扫描测量试验及数据处理研究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利用激光扫描云图进行地图修测数据处理与提取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通过试验初步验证了激光扫描测量试验系统的测量精度及数据处理与提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航空激光扫描(Airborne laser scanning)或者Lidar遥感信息获取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数据获取的方法及其步骤;对近数十年来应用激光扫描遥感信息获取地形表面模型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应用现状做了简要回顾和评述;结合GIS和影像融合方法对Lidar遥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Lidar遥感基本原理及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航空激光扫描(Airborne laser scanning)或者Lidar遥感信息获取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数据获取的方法及其步骤;对近数十年来应用激光扫描遥感信息获取地形表面模型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应用现状做了简要回顾和评述;结合GIS和影像融合方法对Lidar遥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测量产品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市场上一些重要的车载移动激光扫描系统(Mobil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Systems,简称MTLS)的性能特点进行了概述。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测图系统的发展历程,对系统组成及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比较了不同类型车载激光扫描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的数据都来自于各设备厂商提供的材料。从整体看,目前车载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已投入到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中,大量成功的应用案例表明,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已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0.
机载激光扫描测量原理及其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发展现状,并结合笔者开展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研究与试验所掌握的资料与讨数据,讨论了扫描测量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及主要技术,分析了在我国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现有条件和广阔剪影,探讨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潜力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