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汞同位素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过去十多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实验及理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能导致显著的汞同位素质量分馏。此外,汞还是自然界少数存在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金属元素之一。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对识别某些特殊地球化学过程(如光还原作用、挥发作用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2)自然样品的汞同位素测试表明,自然界汞同位素组成(δ202 Hg和Δ199 Hg)变化可达10‰。目前,汞同位素地球化学已被应用于汞污染源示踪、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判别等领域,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汞的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汞污染探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地质北景来源、汞的地球化学特征、新一轮地球2化学测量工作的启示,并结合成都平原的基底断裂特征进行探索,初步认为成都平原的汞污染除人为不源之外,还可能与成都基底断裂的地球放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汞作为地球化学勘查中具有较大潜力的远程指示元素,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对土壤中汞的存在形式及找矿意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就土壤中吸附态汞和全汞,作为两种找矿信息进行研究和探讨.初步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寻找隐伏矿床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第九届汞全球污染物国际会议(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rcury as a Global Pollutant)将于2009年6月7~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与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和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Marc Lucotte教授联合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5.
成都平原西部汞异常探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而今却承受着污染的困扰。早在70 年代,有关部门就已发现汞污染十分严重。通过一系列探索性研究之后,仍然对汞污染的来源不甚明了而成为谜团。本文通过对地质背景来源,汞的地球化学特征,新一轮地化测量工作的启示,并结合成都平原的基底断裂特征进行探索,初步认为成都平原的汞污染除人为来源之外,还可能与成都平原下,沿基底断裂所产生的地球脱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陆地生态系统中汞的迁移与富集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地生态系统中汞的迁移与富集研究的重要意义刘广深,曾毅强,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生态系统,汞,污染,环境地球化学在全球尺度上,人类对某些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干扰已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并已酿成一系列后果,如人...  相似文献   

7.
油气地球化学场中的吸附相态汞特征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绍杰 《矿产与地质》1998,12(4):281-286
系统地总结出油气地球化学场中的吸附相汞特征,并从地球化学理论角度探讨其成因机理。同时,结合典型油气藏实例,指明这一地球化学规律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公馆汞锑矿床的矿体赋存状态,沉积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的论述,阐明了该矿床为一特大型层控汞锑矿床,对在本地区碳酸岩地层中建筑汞锑矿产提出了较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论述了本地区地层不仅是汞锑金属的富集地段,也是铜、铅、锌等多金属的富集地段。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近年来,地球化学的应用范围显著扩大。仅勘查地球化学就有:生物地球化学、有机物地球化学、盖层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勘查地球化学已进入大区域(或国际)的多学科联合科研项目中。微型  相似文献   

10.
大气环境中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总结了大气环境中汞污染的研究进展,包括大气环境中汞的来源、汞在大气环境中的化学演化和环境效应;介绍运用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大气颗粒汞研究的初步结果,并就我国汞污染研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湘黔汞矿带是举世闻名的重要成矿带,近十年来在湘黔汞矿带及南延部分三都-丹寨汞矿带中又发现了金矿床及大量金矿化点和金异常区,已初步查明该成矿带是一个金汞共生的区域性成矿带。全面总结和揭示该成矿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成矿带的金矿找矿和金汞矿床成因研究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砂金的汞齐化增生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砂金及与之有关的岩金的详细研究结果,认为该区砂金主要是碎屑成因,但亦可能存在另一种生长机制,即汞齐化增生。列举了金与汞共生的地球化学、矿物学、地质学证据,论述了汞齐化增生的主要内容,即焊接、熔解及重结晶机制。  相似文献   

13.
AFS法测量汞时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胜  林立  周晓磊 《吉林地质》2005,24(2):123-126
通过测量时不断扣除背景空白及不断校正工作曲线斜率的方法,使汞的测定满足多目标地球化学样品中汞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生态地球化学是生态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学科,研究自然界中化学、物理、地质和生物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生态地球化学通过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分配、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评价生态系统状态及发展方向.生态地球化学虽然形成较晚,西方科学家甚至很少用“生态地球化学”这一名词,但国内外都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以生态地球化学填图为基础,生态安全和健康评价为目的的多个独立生态系统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方向,如城市生态地球化学、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等.山地是陆地最主要的地貌单元,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性,国内外山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尚未系统开展,但在山地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等方面均已有相当显著的成果,今后山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要注重建立完善的方法体系、研究体系和生态效应评价体系,为山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保护、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有关该方法的找矿有效性某些作者已作了报道,但对其干扰因素则很少提及.近年来,我们在应用该力法的找矿过程中发现,耕作区土壤,特别是水稻田的黑土可以引起土壤吸附相态汞的严重干扰异常,有时竟能以假乱真.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异常鱼目混珠,提高评价异常的准确性,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举出这种干扰异常的一些实例,并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和消除这种干扰异常的某些方法,以供地球化学探矿人员在耕作区开展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评价解释异常时参考. 1.耕作区土壤引起吸附相态汞干扰异常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贵港-平南地区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区内已探明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土壤异常、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特征,对铅锌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球化学环境(土壤、水、空气)直接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域性地球化学环境调查已迫在眉睫。为此,建议尽早开展省级地球化学环境综合调查,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自70年代以来,地球化学勘查测汞方法普遍应用于矿产勘测领域,直到90年代,此方法在断裂构造研究中得以应用并具有显著的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断裂构造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地球化学勘查测汞方法的原理、应用等产生了新的认识。实践证明,土壤中的汞气无论来源如何,它都是沿着断裂破碎带这个通道向上移动的。因此,汞气异常能够指示断裂构造的所在位置。本文拟通过土壤吸咐汞的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来探讨河北  相似文献   

19.
原生晕找矿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深部找矿的话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寻找隐伏矿已成为矿产勘查的热点之一。化探作为众多勘查手段中极为重要的方法,其寻找隐伏矿的基础理论主要是成矿和成晕的理论(伍宗华,2000)。用于隐伏矿找矿的化探方法,总的来说有:原生晕法、生物(植物)地球化学方法、水地球化学方法、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土壤次生晕方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模式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王学求 《矿床地质》2001,20(3):216-222
如何对已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解释与评价,一直是困扰勘查地球化学家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地球化学模式的3种分类方案:规模分类、成因分类和成熟度分类。按照规模大小将地球化学模式分为:局部异常、区域异常、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巨省和地球化学域, 同时将规模达地球化学省以上,并且内部具有套合结构特点的立体地球化学模式称作地球化学块体。地球化学模式依成因可分为原生地球化学模式和次生地球化学模式。成熟度分类是笔者首次提出,地球化学模式的成熟度是指地球化学异常相对于矿的关系而言的。笔者将地球化学模式按成熟度的不同,依次分为原始地球化学模式,中间地球化学模式和终极地球化学模式。提出成熟度分类是试图为科学利用所发现的地球化学模式进行异常解释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