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营口台SQ-70模拟水平摆倾斜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营口地震台SQ-70模拟水平摆倾斜仪NS向分量自2015年4月出现的N倾加速打破年变异常变化形态,2016年5月对该项异常进行了认真落实。截止到2016年5月N倾幅度已达227ms,从仪器观测稳定性、降雨资料、周边干扰情况调查等方面对资料异常变化进行了科学合理严谨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水平摆倾斜NS分量N倾加速异常变化真实可靠且信度较高,该仪器对局部应力场的敏感性较高,为捕捉地震前兆异常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陕西渭河构造区韩城、乾县台观测到巨幅形变异常,未发现仪器问题、人为或环境、气象干扰等原因;2011—2012年在未换仪器、观测条件与环境未改变的情况下出现转折。其中,韩城金属摆EW向2010年3月起出现与以往长期略微西倾相反的持续、加速东倾,2012年8月转折西倾;乾县石英摆NS向2010年7月起出现与以往长期南倾相反的加速北倾,2011年2月后转折南倾;乾县伸缩仪EW向2010年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门源地震台静水位、石英水平摆倾斜和钻孔应变等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分析,以及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门源地震台静水位、水平摆倾斜和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在此次地震中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其中,静水位出现加速上升和下降异常变化,并在持续下降变化中发生了青海门源6.9级地震;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存在北倾的加速或转折异常变化;钻孔应变四分量在地震前监测到强烈的挤压变化。  相似文献   

4.
辽阳石洞沟DSQ型水管倾斜仪NS分量自2017年2月19日开始出现N倾短期加速、EW分量自2017年3月27日后出现E倾短期加速、NE分量在2017年4月5日后出现E倾短期加速异常变化。从仪器观测稳定性、降雨资料和周边干扰调查等方面对资料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排除人为干扰、降雨干扰、山洞附近环境干扰、仪器主机、数据采集器和放大器等问题,认定NS向为2017年2月19日更换N端防雷设备造成短期加速影响,而EW向和NE向为前兆异常,但由于仪器脚底螺丝生锈较为严重,导致该仪器的异常信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双阳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NS分量自2019年10月以来出现加速S倾打破年变形态的异常变化情况.为此对该测项仪器观测状态、观测环境变化、观测台站附近干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双阳台水管倾斜仪NS分量S倾加速变化为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00年1月28日随州和信阳交界处发生的ML4.2地震前,信阳地震台(△=35km)定点形变中短期及临震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次地震前信阳台目视水管倾斜仪EW向测值从1999年6开始出现反向变化,NS向测值从1999年3月开始出现加速变化;水平摆倾余仪EW向和NS向测值分别从1999年2月和1999年6月开始出现反向变化。这些异常于2000年下半年结束。震前3天水管倾斜仪EW向测值出现加速变化;震前5-8天NS向测值除了出现加速变化外,还出现突跳。城前约20天,水平摆倾斜仪2个方向测值构出现了准周期性波动变化。另外,形变固体潮潮汐因子也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MS 6.8地震,2022年6月27日起,丽江狮子山地震台VP垂直摆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呈转折加速倾斜—转折恢复发震特征。为判断该变化是否为此次泸定MS 6.8地震震前异常,选取2022年1月2日宁蒗MS 5.5和4月16日宁蒗MS 4.6地震,利用曲线图、日均值矢量图等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进行综合判定,认为该台VP垂直摆数据异常变化与此次泸定MS 6.8地震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永年地震台水管加速N倾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永年水管倾斜 NS 分量2012年9月出现加速 N 倾异常,从洞室环境、仪器系统、供电系统、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三维集中荷载模型,计算采石场、挖土场等荷载变化对水管倾斜观测影响的理论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判定此项异常应为周围环境干扰造成的荷载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通海地震台垂直摆倾斜观测数据的长期、中期、短临、临震异常,发现2014年10月7日景谷6.6级地震发生前,观测数据曲线年变幅度变小,出现跳跃式变化,在地震发生前4天,NS向逐渐升高、突然降低,变化幅度达179×10-3",具有长期、短临及临震异常特征。分析认为,通海地震台垂直摆倾斜形变响应数据,较好预示了此次景谷6.6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艳 《山西地震》2019,(2):12-14,28
文章分析了临汾台水平摆、垂直摆两套洞体形变观测仪记录曲线的正常变化形态,讨论了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干扰的图像特征,以及山西带南部3次中等地震前典型异常图像特征,分析结果为今后观测数据处理、异常识别及异常跟踪分析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CT反向扫描技术的价值。方法 CT扫描架向头侧倾斜,定位线与腰椎峡部平面平行,扫描角度与间盘层面相反。结果 反向扫描技术图像可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隙宽度及关节错乱情况,防止漏诊。结论 反向扫描技术应在腰椎间盘扫描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untilted paleomagnetic data obtained from the early Miocene strata around the Kanazawa‐Iozen are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west Japan. A thick pile of volcaniclastics and marine transgressive sediments underlie the area; they were deposi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Japan Sea opening event. Progressive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tests isolated stable primary magnetic vectors from eight site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ozen Formation. Overall, the tilt‐corrected mean direction of this unit is D = 36.4°, I = 51.6° and α95 = 12.1. Together with a published paleomagnetic and chronological database,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clockwise rotation of south‐west Japan, linked to the back‐arc opening, commenced in the early Miocene and accelerated at the same time as rapid subsidence along the Japan Sea coast. Post‐opening, differential rotation within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west Japan is assumed, based on selected paleomagnetic data from the latest Early Miocene.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云南地区井水温数字化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2次地震引起的云南地区井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区域的观测井的井水温同震响应存在差异,主要与井孔本身的特征和区域构造环境有关;同一口观测井对不同地震引起的水温响应变化形态基本一致,不受地震方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井水温同震下降或上升响应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井水温同震响应的机理主要是在地震波的作用下,观测井孔中的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导致水温发生变化,当地震波逐渐平息,探头附近的井水温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WiththefurtherstudyonthefinestructureofcrustandapplicationoftheCTtechnologytotheresearchonthecontinentaldeepstructureinNorthChina,thenon-heterogeneityofcrustanduppermantleintheseareashasbeenclearlyacknowledged.Zeng,etal(1991)gavethefocalmodeloflargeearthquakeinNorthChina,inwhichthemostimportanttraitisthetransversenonuniformoftemperaturedistributiononthetopofthemantle.Liu,etal(1986)studiedtheseismictomographyofNorthChinaregion,andindicatedthattherearemanydifferentlowervelocityare…  相似文献   

15.
During solar flar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nuclei and electrons accelerated to high energies are injected into interplanetary space. These accelerated particles can be detected at the SOHO satellite by the ERNE instrument. From the data produced by the instrument,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particles and to calculate their energy and direction of propagation. Depending on variable coronal/interplanetary conditions, different kinds of effects on the energetic particle transport can be predicted. The problems of interest include, for example,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properties (mass, charge, energy, and propagation direction) on the particle transport, the particle energy changes in the transport process, and the effects the energetic particles have on the solar-wind plasma. The evolu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energetic particles can be measured with ERNE to a better accuracy than ever before. This gives us the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modeling of 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and acceleration. Once the acceleration/transport bias has been removed, the acceleration-site abundance of elements and their isotopes can be studied in detail and compared with spectroscopic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6.
福建GPS台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福建GPS台网2004年3月到2006年9月的连续观测资料,经数据处理获得时间序列分析结果。初步估算了各测站的运动速率和定位精度,水平向在1.5~3.2 mm,垂直向在6.6~8.2 mm。选取区域相对水平位移变化量较小的5个台站组成的一组稳定点作为基准,讨论了各测点的相对运动速率及时空变化特征。从水平位移结果分析表明,现今福建地壳运动的趋势仍十分缓慢且整体较为平稳,与华南地块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比较呈相对稳定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前定点形变异常特征。趋势性异常主要表现为异常持续时间较短,变化迅速,倾斜方向一致。异常持续过程中出现1—2个加速变化阶段;短期异常出现在震前2—6个月,主要表现为倾斜矢量打结、方向改变及速度明显减小;形变异常的方向与震中方向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胡小静  毕青  付虹 《地震》2017,37(2):157-166
针对云南省地电场观测中常见的路灯漏电、 雷电及降雨3种典型干扰因素, 分别讨论了干扰变化的形态特征、 功率谱分析结果、 干扰产生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地电场地架设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阐述了干扰识别的原理和依据, 得到以下认识: 路灯漏电引起的干扰变化以阶跃型周期变化为主要形态, 变化幅度主要受漏电产生的入地电流强度和土壤介质导电性能的影响; 雷电引起的干扰变化以典型的大幅畸变为主要形态, 主要与放电场强和雷区距离有关; 降雨引起的干扰变化以大幅上升或下降为主要形态, 持续过程与降雨量和电极自身性能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京西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应变参数方法解算定点地应变观测数据,将所得应变参数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结果与研究区内同期小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一致性分析,研究得出呈拉张性质的定点观测最大主应变方位与震源机制解最大拉张变形方向(T轴)水平投影具有良好的对应性,整体以NNW—NE向为主,且自西向东排布的测点最大主应变方位与震源机制解最大拉张变形方向均表现为逐渐东向偏移的趋势,与华北平原块体北部发生顺时针旋转活动的特征相吻合,结果进一步检验了地应变观测反映区域应变场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慧 《中国地震研究》2016,30(1):119-130
基于海南省地震台网2000~2013年的区域地震波形数据,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获得了海南琼东北部地区“九五”数字台网中2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表明,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代表了原地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七星岭台NE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压应力场方向不一致,与NE走向的断裂一致,体现了局部构造和局部应力场的复杂性;青山岭NNE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揭示了NNE走向断裂的构造意义。同时,本研究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或几条活动断裂交汇部位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对所选用的小地震起控制作用的活动断裂走向一致,并且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较为离散,反映了该区域复杂的断裂构造和应力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