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刀型螺旋桨是我国造船工人和船舶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创造成功的一种常规船用推进器,经过最近(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关刀型螺旋桨技术鉴定及其系列图谱标准审查会”鉴定通过,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民用常规螺旋桨系列,改变了我国常规螺旋桨设计长期使用国外资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根据革命导师列宁关于“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教导,我系大力支援渔业生产,去年底为市郊区太平公社通明大队安装了两艘24马力小渔船。采用关刀型全变螺距螺旋桨,螺旋桨与艉轴接合采用环氧树脂无键槽接合。两艘船在试航时,主机运转正常,达到额定转速1500转/分,不冒黑烟,航速达7.2浬/时(在湛江港内浮标间测定)。比本地区同类渔船快1浬/时左右,比原船(徐闻外罗20马力船型)快1.4浬/时(原船经省水产局船标办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荷兰B型,日本AU型,国内GD型等几种螺旋桨的几何图形结构及其四种投影面轮廓与切面座标图象的分析,针对其桨模原度“线性变化”的缺陷,设计了CF型新型螺旋桨。其特点是:增大侧斜角,适度减小叶根宽度,侧投影面积窄10%,螺距沿经向线性递增4%;桨模叶原按强度标准分布,毂径比0.16边缘原度适宜。试验结果表明:其敝水效率高于荷兰B型桨,船后推进性能高于日本AU型桨。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采用弹簧光顺与局部网格重构的网格更新方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导管螺旋桨流域内的N-S方程,研究不同运动方式下导管螺旋桨推力特性及水动力现象。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利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进行导管螺旋桨推力特性研究方法可行。导管螺旋桨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下,螺旋桨盘面所感受到的水流进速不同,造成螺旋桨所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不同,使得导管螺旋桨发出不同的推力。水流进速越大,螺旋桨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越小,则推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相似文献   

5.
本设计选取当地较优母型为据,进行改型设计。型线特点是前倾首V型,尾U型带半隧道式,对吃水浅的渔艇能容较大的直径的螺旋桨,有利于航速的提高。此外,耐波性好,抗风能力4至5级。  相似文献   

6.
从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遗产的角度,提出地质遗产体系的概念,认为地质遗产体系由矿产资源型遗产、旅游资源型遗产和科教资源型遗产系列组合构成,包括11个地质遗产系列和若干个亚系列。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的地质遗产,包括众多优势的矿产资源、奇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及罕见的地学科研和科普教育资源,探讨了遗产保护4个最紧迫的任务及其长期需要开展的工作。综合分析表明,中国是具有诸多特色的地质遗产大国,地质遗产是不可再生稀缺资源,中国的地质遗产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选取当地较优母型为据,进行改型设计。型线特点是前倾首V型,尾U型带半隧道式,对吃水浅的渔艇能容较大的直径的螺旋桨,有利于航速的提高。此外,耐波性好,抗风能力4至5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IBM PC/XT微机上用BASIC语言编制的渔船螺旋桨图谱设计中的数值计算软件,并辅以汉字系统,具有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及人机对话功能,提高了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适合于渔船螺旋桨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金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主要可分为变质基底区、地槽区、盖层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带5种类型。该区大部分金矿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一类是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第三类是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矿床类型的划分,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个系列组合,即侵入岩浆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火山-次火山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及沉积-改造金成矿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秦岭地区3 个重要成矿系列,即古老基底岩系在长期隆升边界拆离和相关热事件影响下形成的金矿成矿系列,晚古生代陆缘裂陷盆地中与海底喷气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并在随后造山期演化中形成的铅锌铜金银成矿系列和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小侵入体有关的钼多金属金银成矿系列。研究表明,成矿系列是区域成矿的一种普遍特性,成矿系列分析是研究成矿规律的一种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浆CuNi成矿系列;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主要形成中酸性火山-次火山金、多金属成矿系列;构造岩浆活动带则广泛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富水杂岩体由拉斑玄武岩(TH)系列和钙碱性岩(CA)系列组成。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与岛弧岩系相似。两个系列的地球化学变化取决于不同的地幔源和部分熔融程度及岩浆演化趋势。CA系列在成因上与TH系列无关。综合分析表明岩体的构造模式是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岩体可能是马里亚纳型俯冲带中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属岛弧型橄榄岩—闪长岩亚型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形成机制、物质来源、岩石共生组合,岩体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山东花岗岩划分为四个成因系列、十个成因类型。即:Ⅰ.前寒武纪地壳改造系列;Ⅰ.1.原地交代型;Ⅰ.2.异地深熔型;Ⅰ.3.大陆板块碰撞型;Ⅰ.4.高级变质型;Ⅱ.同熔系列;Ⅱ.1.结晶分异型;Ⅱ.2.岩浆混合型;Ⅲ.碱性系列;Ⅲ.1.结晶分异型;Ⅲ.2.下部地壳重熔型;Ⅳ.幔源系列;Ⅳ.1.结晶分异型;Ⅳ.2.分熔型。原地交代型按其被改造原岩的性质,可划分为正变质和副变质亚型。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东南部花岗质岩石主要是钙碱系列的陆壳重熔型花岗杂岩.成岩物质来自陆壳,部分岩体在成岩过程中有地幔派生物质的加入.花岗质岩石的Au丰度普遍偏低,仅在0.3-0.6ppb之间;K_2O、F、Cl等物质组分与金矿化强度呈同步消长.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类型属钙碱系列的改造型花岗岩和安粗岩系列的花岗岩,具有金的潜在含矿性.  相似文献   

15.
金矿是国家十一五找矿的指导矿种,也是我省的优势矿种。 湖南是我国金矿资源比较多的省份,我省已发现各类金矿点(床)900多处,到目前为止探明储量已列入储量平衡表岩金矿床36处,探明金资源量204.223t。其中岩金矿23处累计探明储量109.893t;伴生金矿13处探明金储量94.33t。保有储量居全国12位。探明的金矿床主要有三个成矿系列:即与浅变质有关的金热液成矿系列探明储量101.497t,占总资源量49.69%;沉积一热液变质型成矿系列探明储量5.062t,占总资源量2.49%;与幔源(SI型)花岗有关的热液交代充填成矿系列探明储量96.17t,占总资源量47.1%。探明的金矿床主要类型有石英脉型(包括Py(As)-Au、),W-Sb-Au二个亚类)、构造蚀变带型、微细浸染型、岩浆热液型、土型(铁、锰帽)等。根据我省获得开采权的矿区进行统计,石英脉型金矿仍是我省开采的主要对象,占全省己采金矿约81%,其次为构造蚀变带型占14%左右,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北秦岭存在A、B、C三类火山岩系列,对应着幔源型、壳幔混染型和壳幔混合型成因类型。火山岩系列和成因类型的系统变化,反映了多旋回壳幔物质迁移特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推广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市场需要不适应,体制机制不尽合理,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低,推广经费不足等。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农业在长期高产后遭遇了资源环境的硬约束。究竟如何突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这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是在耕地等资源高强度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经过持续多年的不当利用,我国耕地质量出现明显下降,如东北地区耕地黑土层深度大幅下降,华南、华东地区耕地酸化加剧,华北地区农田耕作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烟台市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山东省"三大战略"的实施,为烟台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样,经过常年不懈地努力,国土资源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产钨大国,拥有全球60%以上的钨资源量,其中白钨矿资源的储量和开采量均长期居世界首位.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工业钨矿物,白钨矿可在石英脉型Au-W矿、斑岩型Cu-Mo-W矿床、矽卡岩型矿床、脉状Sn-W矿等岩浆-热液钨多金属矿床中普遍发育,其晶体中记录着流体演化、运移及结晶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等重要信息,是"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