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准确预报地波传播时延,用电波传播法对关中平原的大地等效电导率进行了间接测量。阐述了电波传播法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第一次给出关中平原大地等效电导率的间接测量结果,同时,给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临潼科研楼参考点的BPL信号传播时延测量结果,并对这些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地电导率电子数字地图对于无线电授时、导航、通信、广播等系统工程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国际电联(ITU-R)建议各国测量、研究、标准化大地电导率地图。介绍了中国全图大地电导率电子地图的调查、研制过程;详细描写研制的关键技术方法,特别是在本图研制中应用了地图数据采集扫描自动矢量化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同时,又介绍了如何使用业已研制的“中国大地电导率电子地图(版本1.0)”。  相似文献   

3.
在参考文献(2,3)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有大山区的复杂陆地地波路径的分段和确定各段路径等效电导率σc的方法,给出如何利用接收点场强实测值和已有的理论色散修正曲线(δt-d)^(6)近似计算色散修正值的方法,并对4条含大山区的复杂路径信号传播时延实测值tg^-(收)与预测值tg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路径分为3段等效时的预测准确度要比整段等效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100kHz地波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无线电授时、导航来说,地球表面大地电特性非常重要,可以用地波衰减法测定大地等效电特性.目前有若干种方法可用于计算100kHz地波场强衰减和二次相位因子随传播路径的距离、大地电特性和大气折射指数的变化.对几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采用的参数作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对于1000km距离的均光滑的地球表面的地波传播而言,中国电波研究所的结果与国际电联有关建议书符合得最好.  相似文献   

5.
周期修正项是长波授时信号的一个特征量,它通常与长波授时信号的跟踪点有关。在授时过程中,它是影响长波传播路径时延计算的重要因素。讨论了长波定时信号接收端感应电动势周期修正项与发射端电流信号周期修正项的不同,分析了磁天线和电天线对周期修正项的影响,计算了实际传播介质中周期修正项的大小。结果表明:当传播路径上的电参数恒定时,周期修正项与传播距离有关,传播距离越大,感应电动势的周期修正项也越大,并且两者呈线性关系。同时,周期修正项也受等效电导率等因素的影响,在恒定的距离上,等效电导率越小,周期修正项反而越大。授时用户可以利用感应电动势周期修正项的数值计算结果修正传播路径上的时延,有效地提高传播路径时延计算的精度,从而提高授时精度。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标准化自协方差函数的组合算法计算了阿仑方差、哈达玛方差的重叠和非重叠形式以及改进阿仑方差、时间方差的等效自由度,并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总方法估计的等效自由度,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差估计不同噪声情况下的等效自由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总方法估计的等效自由度大于相应非总方法估计的等效自由度,重叠和非重叠阿仑方差估计的等效自由度大于相应哈达玛方差估计的等效自由度;对非重叠估计而言,噪声的频率越低,其等效自由度越大;而相应的重叠估计和总方法估计与之相反,噪声的频率越高,其等效自由度越大,这也说明重叠估计和相应的总方法估计对高频噪声等效自由度的提高优于低频噪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蒲城至东风、昆明、上海三条传播路径BPL地波场强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我国西北、东南、西南等效地面电导率σ在暖季与冬季的区别,以及由σ变化引起的低频地波二次相位因子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12条地波路径实测得到的地波二次相位因子和基准场强的数据,探讨了在处理地波传播问题时等效地球半径系数α的取值问题。分析表明:在我国内陆,α选用4/3较宜。  相似文献   

9.
利用GPS相位观测值和重力场资料解算正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PS技术进行控制网测量可期望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但经典大地网采用的高程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本引入重力数据来解决大地高转换为高程的问题,基本出发点是应用布隆斯公式N=T/γ。本先介绍GPS相位观测值,原有大地点坐标和重力场数据的观测方程,然后介绍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来求解大地坐标、正高和大地水准面差距。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畔观日食李良天赐观测良机1997年3月9日上午发生日全食,地处我国北部边陲的漠河县正好位于日食中心带内。这是本世纪末在我国大地上所能观测的最后一次日全食。下一次将在2008年8月1日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从全世界角度来说,大约每三年发生两次日全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磁流体力学与高频等离子体波( 包括纵横模式) 之间的精巧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些等离激元会在电流片内诱发一种阻抗不稳定,并最终导至磁重联,出现爆发性不稳定。在高涨的离声湍动情况下,高温电流片模型必须采用反常电导率,而非库仑电导率。理论估算的结果与观测相一致。因此这种计及等离激元有质动力作用的新磁重联理论,基本上能解释耀斑现象。  相似文献   

12.
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是射电天文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效噪声温度决定了接收机的灵敏度。该文介绍了一种宽带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放大器采用NEC公司的NE3210S01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High E-lectron Mobility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三级级联结构。在11~13GHz范围内的增益大于29.7dB,等效噪声温度小于55K,输入输出匹配好于-25dB。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在三角锁和大地網平差时必须知道拉伯拉斯的大地方位角 A=α-(λ-L)sinφ ((λ-L)cosφcosα-(φ-B)sinα)/tgz_p。 (1) 式中α,λ,φ——天文方位角、經度、緯度;L,B——根據大地测量按照士賴伯公式所求得的大地經度、緯度;z——方位點的天頂距。  相似文献   

14.
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众多生命栖息的行星,数千年来,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大地有过种种猜想、探索。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上出现的圆弧影子曾推测大地是球形的。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做了环绕地球的航行,确证地球为球形。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地动说,认为太阳是行星等天体的主宰中心,地球只是一颗行星,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在100kHz地波工程计算中,通常将E_0称为基准场强,t_w称为二次相位因子。笔者将1022所计算(简称之为算法1)的E_0和t_w和陕西天文台计算(算法2)的E_0和t_w与12个地波观测地点测得的基准场强E_0和二次相位因子t_w做了比较。基本做法是:由E_0~(测)通过算法1得到的E_0~σ和t_w~σ(σ为大地电导率)曲线,导出对应于E_0~(测)的二次相位因子,称之为t_w~(导)(F);对算法2用同样做法亦得相应的t_w~(导)(C),求二次相位因子实测值与导出值之差:△ (F)=t_w~(测)-t_w~(导)(F)和△(C)=t_w~(测) -t_w~(导)(C)。结果是:有8个观测点△(F)和△(C)一致;有两个观测点|△(F)|明显大于|△(C)|;有一个观测点|△(F)|为|△(C)|的3倍多;有一个观测点,t_w~(测)与t_w~(导)(C)吻合得很好,而t_w~(导)(F)无法确定。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实际条件下,对于100kHz的地波工程应用,算法2要比算法1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地坐标(B·H)的迭代算法,公式简便,严格精确,便于在电子计算机及袖珍计算器上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7.
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受伪距测量误差、大气时延误差、卫星原子钟钟差及卫星轨道误差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传统通常采用基于精度因子与用户等效伪距误差的方法对定位误差进行评估,但在其精度表征公式推导过程中需对测量方程组系数矩阵H及用户等效伪距误差分布做若干假设,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近似评估公式。此外,各类误差源中的卫星轨道误差属于三维误差,需经过坐标转换,并利用经验参数模型才能换算至用户等效伪距误差。为此,提出采用矩阵摄动数学理论研究卫星轨道误差对定位方程组解的影响,利用谱范数条件数对方程组形态进行刻画。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能够直接反映卫星轨道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无需进行轨道坐标及用户等效伪距误差换算,能够更加直接和准确地评估卫星轨道误差对定位解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研了大气电离层与非电离层对卫星多卜勒测量的影响及其改正方法,重点介绍Hopfield对流层改正方法的原理,详尽推导了具体结果,指出在Tanenbaum修正的Hopfield模型中,等效参数定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卫星跟踪卫星模式中轨道参数需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基于半解析法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双星K波段星间速度误差、GPS接收机轨道误差和加速度计非保守力误差影响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的联合模型开展了卫星跟踪卫星模式中轨道参数的需求分析.建议我国将来首颗重力卫星的平均轨道高度设计为400 km和平均星间距离设计为220 km较优.此研究不仅为我国将来卫星重力测量计划中轨道参数的优化选取以及全球重力场精度的有效和快速估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保证,同时对将来国际GRACE Follow-On地球重力测量计划和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月球重力探测计划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GOCE卫星重力计划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HAMP和GRACE卫星,GOCE(Gravity Field and Stead—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是欧空局(ESA)的一颗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测卫星。利用它可得到空间分辨率为200—80km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和1cm精度的大地水准面.简要介绍了目前重力卫星的发展现状与其局限性,详细叙述了GOCE卫星的组成、科学目标、测量原理、在地球物理等学科中的重要应用,并提出GOCE等重力卫星资料在我国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