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部门各单位都有PC-1500机.因受经费等限制,许多一般站,仍然得用手工编制气表-1,地区局也只好用手工审核气表-1.如何因地制宜,利用PC-1500机呢?为此,设计了PC-1500审核气表-1统计与抄录的程序.此程序,同样适用于一般站预审、及初、复算气表-1.该程序,占用微机的存贮单元少,仅二个一维数组,共五十个元素;程序短,只六十八句.操作方便.下面以地区局审核气表-1统计为例,作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PC-1500机已在我区广大台站的地面气象测报中普遍使用.由于PC-1500机内存容量有限,使得数据的存贮、记带受到一定的限制.过去我们利用扩充#号区的PC-1500机(内存26k、28k)进行逐日数据的采集、预审、记带,以实现微机审核、统计、输出气表-1自动化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省正式通过鉴定的PC-1500计算机报表程序(A1-8312),自1984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应用于报表审核工作中。多年来,用这种人机结合的方式审核气表,发挥了审核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计算机的优势。 1988年10月,我们又引进了商洛地区气象局审核员编的PC-1500“气表-1程序”(QB1),在审核工作中试用。我认为“QB1”程序是“A1-8312”程序的补充、修改、完善。它的基本程序,还是“A1-312”中的程序。现就一年来,应用“QB1”程序的情况,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PC-1500袖珍机由于打印机、显示屏所限,输出内容不尽如人意,给程序的阅读带来麻烦;且由于CE-150打印速度慢,长时间使用后,会缩短打印机的寿命。现制作3个小程序,作为将PC-1500机上以打印为输出的内容经CE-158传送至IBM机上,并以文本文件方式存盘。 1.传送PC-1500机上的BASIC程序:IBM机运行接收程序PRO.BAS,PC-1500上的操作按照IBM机上的显示,就可以把程序传送到IBM机上,其中π和(?)将分别变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袖珍电算机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推广我省研编的气象观测发报和气表制作程序,二十多个省(市、区)气象局应邀参加的PC-1500气象测报程序学习班,五月五日在西安开学。省局副局长丁汶同志在开学仪式上讲了  相似文献   

6.
引言 现代化的发展使一般县级气象局都已经拥有各类高档的微机。原有测报上的PC-1500袖珍机,由于使用年限长,出现故障多,维修困难,所以逐渐将被淘汰;尽管在PC-1500机上报表资料的输入方法多年来巳被大多数观测员所接受,也形成了一整套输入方法,但是,气象资料在微机上的输入巳成发展趋势。从PC-1500到微机在操作上已有很大不同,用常用的文本编辑工具来输入数据很不直观,常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引起数据的丢失、重复等错误,且不易对两个文本进行校对,为此我们在具体业务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了一套在微机上测报资料输  相似文献   

7.
PC—1500袖珍计算机由于内存有限,尽管采取了硬件改造扩充内存,仍然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例如,四次定时观测的一个月的气表—1数据字符达40K以上;一个月一个时次的高空压温湿报表数据约21K;如果是用PC—1500机进行记录预审,预审程程序12K左右,显然一般扩充内存(25—34K)的PC—1500机是没法工作的。目前,  相似文献   

8.
现用辐射仪器采用PC-1500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该机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机型,内存容量小,易死机.当遇到停电时,程序需执行PS=1(暂停打印数据)功能,仪器正常采集数据,把数据存储起来而不打印.此时,PC-1500机若出现死机,重新启动程序后,以前采集的数据会全部丢失,因不能补测而造成记录缺测.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 (气表 - 1 )内容繁多 ,各类数据和记录互有联系 ,关系复杂 ,往往令初入行的预审员眼花缭乱 ,预审报表时稍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取得预审报表的高质量 ,光有责任感和细心还不够 ,必须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过人的技巧。预审报表时要注意不能漏过可能出错的地方 ,还要抓住重点。按照以下步骤和要点进行预审 ,气表— 1的质量就有保障。( 1 )气表— 1打印出来后 ,首先运行计算机的报表预审程序进行机审 ,将机审列出的疑点逐一核查纠错 ,再进行人工审核。应记住 :目前机审只能查出有限的错误 ,机审还经常正误不分 ,而有很多错误却又…  相似文献   

10.
气象站用PC-1500机处理资料,内存不足.如月报表的制作就很烦琐费时,要分段记入磁带,一个月结束再送微机处理生成报表,返回气象站.外省有的气象站改用微机处理,但是无市电的台站不能使用.另外如果都改用微机,要化好多经费,造成很大的浪费,我们对PC-1500机的内存再次进行了扩充,制成能在机外挂接的80KRAM存贮模块,只要配上相应的机器语言程序和宽行打印机,可为PC-1500制作报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PC-1500袖珍机在气象数据处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较大数据量因内存有限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下面对进一步开发该机处理大量气象信息的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袖珍机处理较大数据量,主要问题是内存不足.就PC-1500机(插CE-161模块)来讲用户RAM仅有18K,处理一个月的单站地面或探空数据都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个难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PC-1500内存小,扩充其内存的有效途径是磁带。但由于磁带速度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高,使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当电压不稳、磁带发潮,几乎无法进行程序的存取,有些珍贵的资料就因此而报废。外卡的出现,给存取程序带来极大的方便,在速度上,任何适用PC-1500的程序,不管多长,均可在5秒钟内完成存或取。性能良好的外卡,由于有自带电池,使得其内部保存的数据不致于丢失。有了外卡可以将一台机器中的程序、数据存卡,然后可将PC-1500作为其他使用,做到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PC-1500微型机的普及,大家对该机能否打印输出汉字提出了许多想法(如编制汉字工资清单,绘制各类中文表报等)。因此,在PC-1500微型机上开发汉字,研制中文系统软件,已成为大家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SHARP PC-1500计算器是一种袖珍式功能较强的可编程序计算器。它包括:PC- 1500计算器、 CE- 150打印机和其它外围设备。现已在我国气象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谈一下我们在编写程序和使用机的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PC-1500计算器,在使 用过程中所有按键突然全部失 灵。造成此故障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5.
汤克志  郁洪江 《气象》1992,18(5):1-1
一、引言 目前,各气象台站广泛采用PC-1500机计算,处理气象观测数据,编制日常电报报文,自动传报和微机制作月报表便成为广大气象员所关心的两大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作者先后研制成PC-T自动传报接口和PC-1500外接RAM存贮卡(简称PC-M外卡,下同)及用外卡收集月报表资料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象观测中的这两个难题,使气象台站只用一台PC-150O,就能够经济而有效地完成包括传报、报表在内的地面气象测  相似文献   

16.
自1987年8月始我省台站微机编制气表—1陆续投入业务使用,机编报表按规定台站只须将气表—1原始观测数据底本(不作统计)及抄一份气表—1封面封底等材料上报。当台站原始观测数据遇有缺测而影响到有关统计值或极值挑取时,《规范》规定应该用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并在备注栏中注明采用的方法。由于台站底本不作统计,其统计工作由省、市地气象档案部门的大型计算机承担,但封面封底(包括备注栏)仍须台站上报。这样台站上报的封底备注栏中就容易遗漏不完整记录所采用的统计无法的注明,影响台站报表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引言 目前许多台站使用微机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由于原始资料的处理使用PC1500无法自动收集到微机,而报表资料在输入微机过程中的错误很难发现,工作负担比较重。为减轻工作负担和提高报表的质量,编制了地面气象记录微机处理程序。 1 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一、研制地面气象资料输入系统的前期情况过去,地面气象资料是通过人工作孔将气表-1上的数据,按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上的模式在纸带上建立起信息的.信息化纸带再通过光电机扫描,将数据读入CCS-400型微型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检修PC-1500微机或购买RAM模块时,往往会碰到如何快速检查RAM内存的好坏问题。如果用通常的编程、运算操作方法检查,只能粗略地判断整机的好坏,而不能判别RAM的好坏,更加不可能判断整个RAM区中哪个存贮单元有问题。笔者通过摸索编写出PC-1500微机RAM检查程序,它与一般的用POKE,PEEK语句检查方法又有明显的差别,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奎林  谭月香   《气象》1985,11(1):26-28
本文给出一种使用PC-1500计算机的高空风观测数据处理程序, 可供高空台站用于常规观测业务。 此方法是脱机的半自动处理形式,应用上比较灵活。程序的操作流程与手工作业的过程基本一致, 输出格式与高表-13也大体相同。 因此,观测员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本程序的使用。 本程序要求PC-1500计算机配用CE-155模块(8K RAM)和绘图打印机。不使用磁带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