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古王 《地层学杂志》2006,30(4):383-384
“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古生物学协会”(IPA)的系列学术年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世界古生物学科最高级别的大会。本届大会于2006年6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州中华恐龙园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2.
《古地理学报》2006,8(1):34-34
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由国际古生物学协会组织的国际古生物学界最高级别的科学盛会,每四年举行一次。鉴于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者获得的重要成果,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在2002年7月首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上决定2006年的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中国举行。  相似文献   

3.
理论古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古生物学旨在探求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圈发展的规律,在研究生物进化型式及其控制因素的同时,从理论上探讨生物界重大变革的根本原因。近二十年来,国际上理论古生物学领域的日趋活跃和化古生物学(Palaeobiology)的蓬勃兴起,是当今古生物学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古生物学几乎是和地质学同步发展起来的。在“描述古生物学”(Palaeontography)方面,一百多年来,各国古生物学者识别和描述了难以数计的化石分类单元,建立了地史时期大部分生物门类的分类系统,使人们对生物界的演变历史有较深的了解。古生物学的研究迄今为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出第一号中文通知,通知说为了加强中国和德国两个古生物学大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古生物学会与德国古生物学会决定于2013年9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召开中德双边古生物学国际研讨会。这是中德两个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古生物学会首次联合组织学术交流活  相似文献   

5.
肖劲东  辛建荣 《地质论评》1985,31(4):377-379
3月5日至10日,湖北省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和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及发展方向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地质学院召开。会议由湖北省古生物学会和武汉地质学院共同组织。湖北省古生物学会代表,全国九十多个单位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的武汉地质学院校友应邀参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诞辰60周年,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89年4月21~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举行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会员代表和外宾出席了大会,向大会提交论文或论文摘要200余篇。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7.
从1929年至200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走过了80年的漫长历史,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同时又是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近八十年来,古生物学会在团结广大会员、组织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弘扬科学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在基础研究、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学术出版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于200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  相似文献   

8.
从近年来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出发,探讨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认为在今后若干年内,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对古生物已有门类的重新鉴定,新属种的填平补齐以及演化谱系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古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应用古生物学、古生物学的边缘学科(如古生态学)将得到蓬勃发展:“间断平衡论”作为新的生物进化模式将得到验证和发展;“生物地质学”的研究扩大了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研究古生物的范围和古生物学研究的实际意义,将逐渐完善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从而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选题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和“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和发展方向学术讨论会”,三月五日至十日在武汉地质学院举行。来自湖北省和全国其他省市90多个单位从事地层古生物工作的武汉地质学院校友及特邀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地质矿产部、中国古生物学会和兄弟省古生物学会都派代表光临。大会由学部委员、武汉地质学院前院长王鸿祯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论文及摘要110多篇,在会上宣读了60多篇。  相似文献   

10.
正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2021年7月9~14日,由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承办,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世界地质》和《Global Geology》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行。大会主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古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跃武教授共同担任。  相似文献   

11.
1985年3月5日至10日在武汉地质学院召开了“湖北省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和“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和发展方向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近90个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的二百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收到了学术论文及摘要110余篇,在大会和三个分会场发言的达66人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简述国外古生物学理论方面的进展,包括间断平衡论,分支系统学,古生态学各分支和古生物地理学生微板块假没中的应用。古生物学在其它方面的进展,特别是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和微古生物学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将不涉及。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古生物学之起源古生物学已因其在地层学上之应用而成为一种实用科学,诸如煤炭、石盐、石油、粘土、砂砾、石灰岩、大理石等有用之非金属矿产,皆与成层岩有关,故多年来化石与地层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已经遨游太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古生物学这门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的古老学科正积极地迎接挑战。它不断从科技发展和其它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中吸取营养,进行自我更新与完善。这种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古生物正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当前古生物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古生物学领域内新学说、新观点蓬勃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古生物学原有研究领域不断受到冲击。现代科技成果迅速向古生物科学渗透,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建立和发展,一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导致古生物学的重大变革。 在演化论方面,70年代初由美国古生物学家N.Eldredge和S.Gould提出的间断平衡(punctuated equalibrium)生物成种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 2 2届学术年会 4月 19日至 2 2日在四川成都市金麒麟宾馆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石油、煤炭战线生产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及出版单位的代表一百六十余人。学会理事长沙金庚 ,副理事长汪啸风、朱敏 ,秘书长杨群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王剑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赖贤友副总工程师及荣誉理事项礼文参加了大会开幕式。大会学术报告众多 ,内容丰富、领域广泛 ,受到听众的好评 ,会前还编印了包括近百篇论文的论文摘要集一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边步…  相似文献   

17.
尹赞勋 《地质论评》1947,12(Z1):63-72
现代中国的古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由外国输入进来的。我们要问:在中国历史上有否本土产生的古生物学之根苗?章鸿钊先生在二十五年以前已经肯定的答复这个问题了。民国十一年三月二日,中国地质学会举行成立后第一次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既首届学术讨论会于5月24日至28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省无代表参加)的古植物工作者102名、特邀代表6名,参加了会议。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尹赞勋教授、副理事长周明镇教授出席了会议,作了重要学术报告。李星学教授作了《中国古植物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19.
<正> 为在青少年中间普及和宣传地质古生物学知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关心和热爱地质古生物事业,让他们今后能致力于地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国古生物学会与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于1986年7月18—27日,在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古生物学夏令营》。参加这届夏令营的营员共80人,他们是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浙江及江苏等地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地层学杂志》2008,32(2):229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拟于2008年10月底或11月初在广西北海召开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将邀请有关专家介绍当今古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主要方向,交流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研究进展。欢迎广大微体古生物学及相邻学科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请各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