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前120年鲁南周围形成M_s≥3/4地震围空区,近百年来该区再次形成类似的空区。本文对两次空区形成条件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个空区的空间尺度、时间长度及地理位置大体相似;但它们与地震活动期、幕及强震主体活动区的关系却明显不同,结合对鲁南空区地震趋势的预测及近期地震活动态势的剖析。初步认为,未来百年内鲁南空区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甚小。  相似文献   

2.
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危险性并进行烈度区划,系国家地震局和山东省科委共同合作投资和领导的一项重要科研项目。目的是解决历史强震区及地震高烈度区的经济开发与远景规划问题。 本期主要刊载了本项工作二级课题的部分成果。本项目主要开展了四方面的工作:(一)地震地质。要求在研究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查明鲁南地区的活断层分布,对活断层进行年代鉴定,并研究本地区的发震构造条件,为确定潜在震源的可能地点和震级打下基础。通过对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22—26日,国家地震局在山东蓬莱县召开了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工作(简称鲁南项目)三级课题验收会。会前6月16—20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还组织了9名地震地质专家对1668年郯城一莒县8~(1/2)级地震震中及  相似文献   

4.
鲁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特征及未来地震趋势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1668年大震发生的震源应力场,研究了大震发生对鲁南地区应力场的影响,震源区应力松弛过程,以及震后不同时间段,该区应力、应变积累状况。又将计算结果与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情况进行了对比,从而对鲁南地区未来100年内的地震活动危险性作出了初步的估计。  相似文献   

5.
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苍山5.2级地震前,鲁南地区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5.2级地震前,该区波速比的时、空分布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常。时间分布的异常形态为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空间分布则为近似圆形的低值异常区。异常区外围地区显示地震平静。苍山5.2级地震前,我们曾根据该区的波速比异常变化,对鲁南地区提出了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6.
鲁南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与苍山ML5.6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方法分析一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发现在苍山ML5.6级地震前,鲁南地区23个月无ML≥2.5级地震;在1985年6月新泰ML4.1级地震以后,ML≥3.0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1974年以后沿苍尼断裂的ML≥3.0级地震都发生在5.6级地震震中附近。  相似文献   

7.
鲁南地区地磁场近期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玉莲  佟瑞清 《地震研究》1997,20(3):286-291
本对鲁南地区15例流动地磁复测资料和周围有感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震例和近期地磁场的异常变化,讨论了该区未来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340年前在山东郯城发生的8特大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回顾了20年前完成的<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项目的提出、实施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由此归纳了地震科学研究只有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大有作为等五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地震强度、建筑物抗震性能、人口密度、发震时间、地震引起发生灾害及地震预报与地震人员伤亡的相关性。按照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预测方法,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并用确定性方法中的建筑物破坏程度与人员伤亡关系法对鲁南地区进行了地震人员伤亡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进行了期、带划分,并就各地震带的地震时空活动特征作了分析。找出该区大震发生的构造部位,分布方向及各带活动时间与华北地区的一致性。其中对郯庐地震带的地震活动与相邻地震带相关特性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鲁南地区未来地震趋势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对苍山5.2级地震前后鲁南流动地磁观测网地磁场总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磁场总强度的异常是苍山5.2级地地震的前兆反映,而且震中处于地磁场变异带附近。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地震时空分布的统计特征及其强震危险性估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从郯庐断裂带地震时空分布图象的定量描述入手,分析了不同区段的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变。在分析研究不同区段正常背景分布及大震前异常分布图象特征的基础上,对鲁南地区未来强震的危险性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目录》中,关于1668年7月25日鲁南大震的一些资料的考证。并认为在《中国地震目录》中所画的该震的极震区及重破坏区的南界还应象本文图中所画的那样适当地向南延伸一些。  相似文献   

14.
莒县深井电阻率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承德  钟国芬 《地震研究》1998,21(3):277-281
本文以鲁南地区近几年发生的4级以上地震的震例为基础,总结出莒县深井电阻率震前异常特征,给出了由计算机进行异常识别和概率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城市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做了分析,给出了抗震救灾重要房屋的单体预测结果、现有房屋的群体预测结果,并对房屋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文中指出了现有房屋的抗震薄弱环节,为该地区采取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苍山5.2级地震前测震学参数的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省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鲁南地区1991-1995年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加卸载响应比。研究发现巷山5.2级地震前,该地区的波速比时空变化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地震活动出现3,4级地震集中,应变能释放速度加速,转平;加卸载响应比在震中及邻近区域出现高值等明显异常,并分析了某些异常的发展及转化过程,提出了某些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7.
1668年7月25日,在郯城、莒县间发生8.5级强烈地震。有称莒县大震,有称郯城大震,有称临沂大震。因震中不确切,也有笼统称之为鲁南大震的。由于对这次大震震中位置说法不一,大震名称也就各异。确定震中,对研究震源机制,划分烈度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同时对推测本区未来地震危险段,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对1668年这次大震震中作深入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前兆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s≥3.0地震主要中在新泰-莒县之间的三角地震,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尼山断裂的ML≥3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作为试点,给出了震后灾害损失盲场快速评估的一种技术思路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在确定了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参数后,可快速给出整个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作伤亡的初步预估。作为示例,文中假定该区内某地点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并给出了震害的快速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0.
鲁南地区地震动参数的衰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了华北平原地区十个地震的39条等震线数据,拟合出鲁南地区烈度衰减的经验公式: I=2.429+1.499M-1.3911n(R+11) 根据上式,并参照美国西部烈度和基岩加速度衰减关系,按胡聿贤等建议的方法,估算得鲁南地区基岩加速度衰减公式: Ina=6.623 + 0.529M-1.4681n(R+11) 式中a为加速度,单位厘米/秒~2,M为震级,R为距离,单位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