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2个极为重要的研究主题,也是CNC IGBP当前开展工作的2个核心。一方面,人类受到来自变化中地球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亦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率影响着地球系统。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变化的环境,即人类如何可持续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21世纪初全球变化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1 国际全球变化总体趋势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和全球社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
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科学面临的新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讨论了当今地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并介绍了美国1997年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概况,全球变化研究对于认识、评价和预测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地球科学正面临着4方面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科学界已广泛地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重要而急迫的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研究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结果。因...  相似文献   

4.
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减灾问题的挑战出发,论述了地球内部流体研究在三大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从科学系统观出发,在研究思路上坚持多门学科间大跨度交叉,立足于层次性、全球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观,并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从而具有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学科研究的特点和时空有序多层结构的研究领域。最后,阐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系统学、非线性科学的方法学和方法论。同时,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作用,与环境、灾害及全球变化,地球内部流体的实验研究和动力学研究以及地球内部流体的探测,是统一理论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前言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对环境科学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当今,全球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控制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环境科学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一般可理解为研究地球各个圈层(即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与人类生存关系的科学,涉及到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资源和环境是当今地质学领域的两大主题。地质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环境领域研究中独具优势。地质生态环境评…  相似文献   

6.
林海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1056-1057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GEC)和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人类不仅受到来自变化中地球的冲击,而且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度影响着地球系统,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水平。GEC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综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全球变化研究是80年代兴起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迄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其目的是研究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即研究造成这些全球环境问题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当今日益显见的变化的意义,从而提出措施以减缓或适应全球变化的结果。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计划(HDP或HDGECP)组成。本文浓缩介绍了这三个计划及其核心计划的科学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期限、预期成果等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化科学的进展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全球变化科学对揭示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建立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发展、高分辨率冰芯记录的研究、短周期气候变化、突变事件的发现、南北半球古气候对比的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等角度论述了地球环境变化历史的研究进展;并在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臭氧洞、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以及水资源等研究和现代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当前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新世纪全球变化科学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IGBPⅡ在探索地球系统变化规律的同时,力图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根据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动向与我国的具体情况,今后我国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兼备显著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其中值得着重解决的10个科学问题包括:水循环与水问题、人类活动与区域碳循环过程、季风亚洲的人类活动与气候集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人类活动与大气气溶胶、边缘海及海陆过渡带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过去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的科学支持、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地学前缘》2012,19(3)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由化学元素组成,环境受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行为制约,因此,对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天然元素在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含量和分布的了解,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人类如何合理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全球环境变化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 ,GEC)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 t ionalHumanDimensionsProgramm eon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IHDP)侧重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HumanDimensionsof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HDGEC)研究方面。在对国际HDGEC研究发展大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HDGEC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HDGEC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我国HDGEC研究的未来发展走势。展望未来,我国HDGEC研究应立足国情,着眼全球,把握趋势与时机,在重大研究问题、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所发展、突破。  相似文献   

12.
1 概况与主题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至9月3日在日本京都国立国际会馆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从地球起源到人类生存”。有6个分组讨论地球历史问题,从其起源到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的演化,有5个分组研讨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地学前沿问题,包括能源、资源、灾害和环境问题,还有25个分组涉及地球科学各个领域。虽然分组基本上按学科划分,但其中不少分组具有跨学科或交叉学科性质。24日下午,日本国皇太子宣布大会正式开幕,他在开幕词中称:“当今大量问题与全球环境有关”。“我们对今天聚集在这里的地质科学家们寄予厚望。”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近100个国家的4000余名代表,正式会期11天,会后尚有地质旅行。开幕式上几乎所有的发言都强调地学工作者正面临所谓“紧急环境问题”的挑战。这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类的发展战略正在发生根本性地转变,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代替以传统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讨论了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认为在现代地球系统演变过程中,全球环境是基础,人类圈为主导;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协调人类圈和全球环境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化与地质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增温、臭氧层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污染、植被破坏和生物灭绝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困扰整个人类.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并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可居住性.在这种形势下,80年代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地球本身和其他天体对地球影响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效应,从而为优化开发、利用地球资源、防治自然灾害、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为国土整治、大型工程建设及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基础知识和资料;为探索地球与天体起源、生命与人类起源、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演变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本节指南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地理学和土壤学、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 近三十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的代表是以“活动论”为特征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引起了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性变化。在学科分工日趋细化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增强了地学各分支学科综合化的趋势,出现了以全球变化为对象的地球系统科学,成为  相似文献   

16.
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丕远  吕明 《地学前缘》1997,4(2):195-200
全球环境变化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最紧迫的国际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活动的能力已经大到足够影响到全球的环境,而全球环境又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文章探讨了人文因素在全球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人类在对待环境要素变化时,有选择其行动的自由,所以人文因素没有像大气,海洋那样,称为全球环境变化的子系统。这一点在建模中应给以充分考虑,文章讨论了各类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产性定义,并以海平面、农业林业、渔业和人类健康为例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化及其相关科学概念的发展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回顾全球变化科学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环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在概念和内涵上存在混淆的情况,就全球变化等概念的内涵、产生的过程及其联系进行了综述、分析和比较。提出全球变化是指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直接或潜在影响、由自然因素或人类因素驱动在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地球环境的变化,或与全球环境有重要关联的区域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范畴包含在全球变化之中,但又各有其关注领域和交叉部分;而地球系统科学是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科学理念、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殷跃平 《地质通报》2005,24(2):99-103
概要介绍了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议题概况。7个大会报告中与环境地质问题相关的竟有6个,反映以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研究已成为地质学家们不得不关注的主题。重点介绍了环境地质方面的几个重要议题:气候与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城市化与城市地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环境标识。阐明了关于全球地质学复兴的几点思考:人类活动已成为一种地质营力、地质工作者应成为管理地球的主力军、重在预测人类的未来、地质环境与地球环境、地球系统与地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及地球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揭示全球或大的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应。地球的电磁场,重力场,地热场,放射性辐射强度场,地震和某些空间地球物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们对地球上的人类或生物体的神经系统活动,疾病,生长发育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已发展到有可能对地球物理环境形成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中的有些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以后,地球科学将处于一个更加活跃的时期。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而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所面临的严峻现实,要求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更好地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地球科学研究不仅要“上天”“下海”“入地”,而且还要致力研究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