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奎屯垦区从1958年到2007年近50年的气温资料,对奎屯垦区的气温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奎屯垦区的气温日较差月均值在11月和12月最小,4月到9月较大。近50年年平均气温以0.449℃/10a的速率升高,并且增暖趋势有变大的特点。奎屯垦区的气候变暖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影响是最大的。奎屯垦区的高温日数以2.00d/10a的速率增加,而低温日数则以每6.815d/10a的速率减少。奎屯垦区的初霜日每10a推迟3.5天。  相似文献   

2.
应用石河子垦区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垦区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大雾天气主要发生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3月,南部市区和乌兰乌苏站以12月出现最多,北部莫索湾和炮台站12月最多,具有显季节特征;由北往南逐渐减少,区域差别较大。各地年大雾日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石河子站以0.6 d/10a速率呈减少趋势,乌兰乌苏站、炮台站和莫索湾站分别以0.9 d/10a、3.4 d/10a和1.9 d/10a速率呈增加趋势。特殊的地理地形条件和适合的环流条件形成大雾天气。  相似文献   

3.
新疆吐鲁番市1952~2012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吐鲁番气象站1952 ~2012 年逐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逐日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高温、低温日数资料,采用线性回归、9 a 滑动平均方法,研究吐鲁番市近61 a 气温变化趋势,对比了吐鲁番东坎农试站1981 ~2012 年逐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32 a 城市化进程对吐鲁番市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吐鲁番市除夏季平均气温、冬季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其中尤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增加最为显著,且气温增加趋势夏季均低于冬季;高温日以1. 3 d/10 a 速率增加,而低温日以4. 8 d/10 a 速率减少;城市化进程对温度的影响具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点.冬季温度差大于其他季节,最低温度温差明显大于最高温度温差.  相似文献   

4.
摘要:选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极端气候指数方法,对1961—2012年塔城地区6个极端气温指数进行分析,应用百分位法定义极端温度阈值,得出塔城地区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基本事实。结果表明:塔城地区近52年来冷昼、冷夜事件和严寒日数分别以3.5 d/10a、9.3 d/10a和4.3 d/10a的速率下降,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94、1988和1979年;暖昼、暖夜事件和高温日数分别以3.6 d/10a、8.6 d/10a和0.6 d/10a的速率在上升,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89、1990和1973年;极端气温指标多存在25~28 a和5~8 a的振荡周期,在空间分布上,各指标的减少(增加)速率与纬度、地形相关,随纬度增加而多呈现出北部大,中部、南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5年和中山站1989—2015年的天气现象记录和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两站降水、降雨和降雪日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长城站降水形态变化与当地气温和阿蒙森低压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长城站降水日数较多,年总降水日数为236~343 d,有增加的趋势,变化速率为4.51 d/10a;其中降雨日数为74~185 d,降雪日数为157~282 d,增加的速率分别为2.68 d/10a和1.25 d/10a。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较少,年总降水日数为104~173 d,有减小的趋势,变化速率为-1.30 d/10a,中山站全年气温几乎都在0℃以下,降雨稀少,降雪为主要的降水形态。长城站年平均气温和降雨日数与总降水日数的比值(雨日比)显著正相关,在增温速率较大的秋季(3—5月),雨日比也显著增加(4.36%/10a)。降水形态受气温的影响很大,随着气温升高,长城站年降水日数中降雨日数的比重增加。秋季阿蒙森低压经向中心的东移有利于暖湿气流吹向南极半岛,也促进了降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镇江地区1984—2019年家燕物候资料(始见、绝见期)及同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36 a镇江地区家燕始见期在波动变化中呈提前的趋势,以4 d/10 a的速率提前.绝见期在波动变化中呈推后的趋势,以5 d/10 a的速率推后.间隔期在波动变化中呈延长的趋势,以9 d/10 a的速率延长;近...  相似文献   

7.
1961-2008年新疆奎屯垦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奎屯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近48 a的年平均气温、无霜期、≥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蒸降差等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48 a奎屯垦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活动积温与≥10℃活动积温增加;年日照时数减少;年降水量略增;年潜在蒸散量和年蒸降差显著减少。(2)奎屯垦区年平均气温于1972年以来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升高,无霜期于1969年发生了较显著的突变性延长;≥0℃活动积温和≥10℃活动积温于1975年分别发生了显著的突变性增多;年日照时数于1983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少;年潜在蒸散量和蒸降差分别于1984年和1983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但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0年库尔勒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压、年降水量、年平均地面风速、年沙尘日数、年沙尘暴日数及年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了近50 a库尔勒市气候变化基本特征。分析表明:(1)近半个世纪来库尔勒市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9℃/10 a,高于0.22℃/10 a的全国平均水平,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一致;(2)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变率大;(3)年平均地面风速减小速率为0.25 m/s/10 a;(4)年沙尘日数、年沙尘暴日数都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14.3 d/10 a和0.77 d/10 a;(5)库尔勒年平均气压前期和后期较低、中期较高,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6)库尔勒的气温、年沙尘日数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分别在不同年份发生了的突变。与同期相邻轮台站相比,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面风速、年沙尘日数和年沙尘暴日数变化趋势存在明显不同,这可能和两地不同的城市化速度、绿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析1971—2012年德令哈市42a的气温、降水以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过去近40a德令哈市年平均气温以0.40℃/10a的速率上升,四季平均气温均为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显著。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上升速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可见年平均气温上升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上升引起的。且气温日较差为减小的趋势。年合计降水量以19.50mm/10a的速率增多,四季降水量均为增多趋势,其中夏季增多最明显。全年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为增多趋势,其中以中小量降水增多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利用青海湖流域内刚察气象站1958~2001年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流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降水量P≤5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已从1960s的130.8 mm/a减少为1990s的116.2 mm/a,而P≥20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已从29.7 mm/a增加为36.9 mm/a;连续无降水最长天数由1960s的32 d/a增加为1990s的45 d/a,至少10 d连续无降水总天数由103 d/a增加为145 d/a.逐年平均温度40 a来明显升高,已从1960s的-0.7℃升至1990s的0.1℃,且与逐年极端低温升高有较好相关性.1990s与1960s的同日平均气温相比,已有261 d变暖(占年天数的71.2%),且主要发生在冬季.这种气候变化特征对流域内的青海湖水位和河川径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