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气酸沉降     
大气中不同来源的酸性物质转移到地表面的过程,称为酸沉降。它包括湿沉降(酸雨)和干沉降。酸沉降不仅是个大气环境问题,而且包括了全部水域,地球的土圈和生物圈。可以说“环境酸化”是能最完整地表达这个环境问题的概念。 PH值小于5.6的各种形式的降水称为酸雨。1892年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在其《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酸雨”术语。当今已是酸沉降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2.
家有酸坛     
苗家人喜食酸。 一年到头,苗家里酸鱼、酸肉、酸鸭、酸鹅、酸鸟、酸糟虾、酸菜等酸食是少不了的,他们不仅闲时吃,节日时更要吃,似乎没有哪一天是缺少的。  相似文献   

3.
水井酸处理用酸量和用酸浓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井酸处理中用酸量和最佳用酸浓度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提出了一套水井酸处理用酸量的确定方法,即通过被处理碳酸盐岩含水层张开裂隙数目来计算用酸量;研究表明,用酸浓度越低,水井酸处理的效果越差;对华中科技大学供水井分别注2.4mol/L盐酸4t,4.8mol/L的4t,9.5mol/L的3.7t,进行了3次酸处理,井的涌水量分别增加0%,20%,100%,说明水井酸处理应尽量用浓酸。  相似文献   

4.
利用SEM,XRD,Raman和XPS等手段分析了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对碳纳米管氧化前后的结构、形貌及表面特性。结果表明,混合强酸氧化后的碳纳米管变短、松散、端部开口、杂质减少;氧化后碳纳米管结构未受到严重破坏,但碳纳米管缺陷程度有所增加、有序度下降;氧化前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均有一定量的—COH,—C=O和—COOH含氧基团,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表面氧含量增加,且主要体现在—COOH基团量的增加上。  相似文献   

5.
6.
论缓速土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颖 《矿物岩石》2001,21(2):68-72
本文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种缓速土酸体系的主要组分及有关酸化、缓速原理,并且指出它们处理砂岩地层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它们的实性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我队某矿区在普双金刚石钻探施工中,遇硅化、黄铁矿化强烈,厚度达几十米的花岗闪长岩层,可钻性10级,是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层.钻进中,曾用过不同胎体硬度、目数、浓度的高品级热压人造孕镶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人认为酸蚀法处理金刚石钻头对钻头损伤太大、不经济而不用。笔者认为,酸蚀法兼有防滑钻头和喷砂法两者之长。此法不需特制钻头,不需另外增添设备,不占用机台的场地和时间,费用很低,只要能正确、熟练地掌握酸蚀的时间和深度,便能  相似文献   

10.
海底沉积物酸解烃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Y/T 6009.1-2003方法的基础上,对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考查了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实验室间重现性及保存时间的影响,该方法实用、可靠,基本能满足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土热处理酸解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祁士华  董勇 《地球科学》1995,20(6):701-704
酸解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中极为重要的指标,黄土样品经过热处理后酸解烃含量显著增加,通过油气区和非油气区黄土热处理酸解烃对比研究得出热处理酸解烃对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无意义,经过黄土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实验和酸解烃甲烷碳同位素分析得出热处理增加的烃类来自于碳酸盐矿物中有机物的热解,正常状态条件下酸解烃分析对地球化学勘查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界面化学理论与实验方法分析了膨润土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反应特征,进而探讨其反应机理。膨润土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受到矿物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和解吸附等界面化学过程的制约,与溶液中的酸度、反应时间及温度有关。处于粘土结构单元中不同位置的离子溶解趋势不同。探讨了膨润土在不同条件下Ca2+、Mg2+、Fe3+、Al3+溶出的特征,Ca2+的溶解是吸附控制过程,Mg2+、Fe3+、Al3+是吸附和反应控制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往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注入盐酸,扩大裂隙及溶隙,增加钻孔出水量的方法,早已受到重视,效果良好。但这类岩层的组成比较复杂,与酸反应后,往往还有一部分物质,如粘土、砂砾、岩渣、铁屑等残留下来,堵塞水流通道。此时将液态二氧化碳通入孔内,产生人工井喷,可将这些残留物喷出地表。我公司一、二队近年来利用这种方法洗井,效果显著,钻孔出水量增大1至5倍。   相似文献   

14.
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的酸浸取物与酸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新疆尉犁蛭石矿的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样品进行了酸处理实验研究。在样品化学成分和XRD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样品酸处理后酸浸取物的化学组成、含量及结构变化特征;分析讨论了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在酸处理过程中不同阳离子浸出率的变化规律和酸蚀机理。结果表明,层间可交换性阳离子的氧化物CaO和Na2O的酸浸取率最高,层间不可交换性阳离子的氧化物K2O次之,八面体中阳离子的氧化物MgO、Fe2O3和Al2O3具有较高的酸浸取率,而四面体阳离子的氧化物Si O2的酸浸取率最低;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中蛭石晶层含量高的样品酸浸取率高,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的耐酸蚀性能不如金云母。  相似文献   

15.
16.
测金试样非酸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酸溶法测定硫铁矿中的全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香  钟蓓 《贵州地质》2007,24(3):242-243
在野外地质队实验室仪器少的条件下,用酸溶的方法分析硫铁矿中全硫,简单、快速、易操作,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物理比表面积、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等方法来表征酸改性后的红辉沸石矿石特征,获得通过酸改性后红辉沸石比表面积、孔容和原矿中的杂质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可提高红辉沸石的吸附和交换性能,达到改性红辉沸石处理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着自然酸性环境和人造酸性环境,为嗜酸微生物(最适生长p H3)提供了生存场所。嗜酸微生物在铁和硫等重要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应用于冶金领域,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目前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铜、金、铀等金属的提取,成为世界矿物加工的前沿技术。该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中国也在逐步推广应用,但仍然存在浸出率和浸出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嗜酸微生物和生物冶金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硅藻土表面酸位及其来源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红外、拉曼谱学方法探讨了硅藻土表面酸位,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有限的Lewis酸位来源于矿样中的少量粘土矿物。其表面的Brφnsted酸位也很稀少,这是由于大部分表面羟基是非质子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