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利用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人工影响天气过程中全省各台站的加密观测资料及郑州探空资料,分析了1998年10月13日我省人工增雨天气过程及增雨效果,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最佳作业时机和最佳作业区域。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的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强的特点,总结了其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包括:(1)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识别;(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机的选择;(3)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些台站收不到雷达资料,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对天气系统的判断存在一定盲目性,与天气雷达比较,雷电定位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大、维持费用低及可连续长时间运行的优点。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雷电监测数据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行指导,将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4.
LAPS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LAPS资料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天气预测、作业条件判别、作业技术参数确定、效果评估以及云降水数值模拟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初步探讨了其应用方法;以个例分析了LAPS的温度场、高度场资料、水汽、云宏/微观产品以及衍生的对流有效位能、抬升指数、对流抑制能量等物理量资料对防雹作业天气过程的预测潜力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LAPS资料提供的物理量产品可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信息,在防雹作业天气预测上具有一定优势,并可方便准确地确定增雨作业区域、催化部位和催化剂量,从而增强作业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所提供的T106等格点资料,对呼市地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天气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根据呼市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演变特征,筛选出了能较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特征因子,采用PP方法,依次建立呼市地区4-9月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的预报方程.以此来定量分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天气系统以及确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所提供的T106等格点资料,对呼市地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天气条件进行诊断分析,根据呼市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演变特征,筛选出了能较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的特征因子,采用PP方法,依次建立呼市地区4-9月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的预报方程。以此来定量分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天气系统以及确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2014年春季山东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情。针对4月25—27日全省性降水天气过程,山东各级人影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利用天气实况、卫星、雷达等实时观测资料和多家数值预报资料开展对增雨作业条件的提前预报分析、作业时机和作业部位的临近监测识别以及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开展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服务情况,为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使用路由器的NAT功能、使用ROUTE命令为双网卡计算机配置合适的路由,利用WINDOWSSERVER2003的远程桌面共享服务,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实时调取内网中的天气雷达资料,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有效、直观的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9.
人影作业现场调取新一代天气雷达图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路由器的NAT功能、使用ROUTE命令为双网卡计算机配置合适的路由,利用WINDOWSSERVER2003的远程桌面共享服务,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实时调取内网中的天气雷达资料,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有效、直观的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秋季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甘肃秋季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影响特征,利用甘肃省1991-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对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甘肃省秋季天气系统特征,利用探空资料,建立了甘肃省秋季天气系统自动化“判别模型”,得出甘肃秋季降水的高空环流可分为三种类型:平直多波动型、西南气流型和西北气流型,其中降水类型以平直多波动型为主。通过“判别模型”对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分型,结果表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天气类型为西南气流型和平直多波动型。可为人工增雨作业区域选择和航线设计提供天气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1.
许梓秀  王慕维 《气象学报》1965,37(2):117-125
春季,冷空气进入华南以后,青藏高原以东往往在低空出现一层较薄的冷空气垫。在高空平直的西风环流下,沿南支西风急流带,有低压槽在冷空气垫之上东移,地面高气压区域中常有低压槽和锋生出现。本文查考了1958—1962年3—5月华南地区这类天气过程,并讨论了这类天气形势下的降水和雷暴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2.
气象资料三维化技术中的插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源气象资料及数字地理信息资料的插值,实现了不同气象资料与地理信息资料分辨率的协调;从而将多种信息叠加到一起,实现了多源资料的二维、三维仿真显示。这对于模拟真实的大气空间结构、理解地形及植被对大气运动的影响、辨识各种天气系统及多种信息的融合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It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ons of heavy rainfall to include radar data to provide better reflection of moisture.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real cases of heavy rains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using a PSU/NCAR mesoscale model that incorporated radar data. Processed radar data were added to the model to change the analysis of initial humidity field before 24-h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made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experi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adar-data-incorporated numerical predictions could produce locations of precipitation areas and maximum rainfall that are closer to reality than the control, due to the fact that moisture and converging updraft are strengthen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evels of the troposphere in the area of heavy rains and areas nearby. The work is expected to improve numerical modeling and forecasts of heavy rains in middle and lower latitud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东亚季风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将2003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M进行30~60天带通滤波后,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经向传播主要表现为从南海南部地区向北传播,其传播过程中的高值中心分别对应我国南海地区、华南前汛期以及江淮流域梅雨的强降水过程。ISO的传播还表现出纬向与经向相互接力的特征,纬向上源于热带地区孟加拉湾向东传播的ISO和源于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向西传播的ISO 在120 °E附近汇合后,分别补充到由南海南部向北传播的ISO中,使其可以继续加强北传,最北界可延伸到35 °N以北,对我国东部地区大尺度降水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近百年汛期旱涝变化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应用历史气候资料和现代降水记录,对近百年来汛期江苏省各区域各年代进行旱涝诊断分析,采用滑动平均方法探讨其变化趋势,并用最大搞谱方法提取显著周期。得出以下三个比较有意义的结论:(1)近百年来,汛期全省较易发生旱的灾害,20-30年代为旱灾濒发期;(2)淮北地区近年有向早年发展的趋势,江淮之间及苏南地区进入90年代以来向旱年发展的趋势则愈来愈明显;(3)全省具有2-3年、5-6年的旱涝周期。  相似文献   

16.
飞机催化区风的实时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晖  陈万奎 《气象科技》2003,31(2):115-118,96
通过飞机飞行起点及终点的经纬度同时利用机载GPS实时的位置参数,给出了求取飞机所在云区空气流速和流向的计算关系及计算程序。为实时跟踪催化影响区平流扩散,影响区位置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比用邻区定时定点探空规定层风向风速时空外推值要合理准确。给出了飞机航线的设计和云区流速和流向对PMS粒子浓度计算的影响及可能误差。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郊,乡村大气边界层内温度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南京近郊地区初冬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的探测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现场低空探空探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揭示了南京近郊初冬大气边界层风、温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特征,得出了晴天温廓线日变化的模型,用谐波分析探讨了温度和风随高度分布和随时间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nd the data of disastrous investigation of tornado in Zhujiang River Delta and Guangzhou's sounding from March to May of 1976-1983,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genesis of tornado a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ntornadic local storm.It is found that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genesis of tornado are lower pressure,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and stronger wind in the deep layer of troposphere and highe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low level, among which, lower pressure, more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and layer wind are primary conditions for a severe local storm to possibly develop into a storm with accompanying tornado.The tornado mechanism is not related to vertical wind shear.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Sitting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Guangzhou is one of the cities in China that are most polluted by acid rain. Broad attention has been brought to the problem. Since the early 1980s, a series of observation and studies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