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伴生金占金保有储量的43.39%.加强伴生金的找矿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仅能迅速增长金的储量和产量,而且也是提高矿产品经济价值和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伴生金矿金矿类型主要有:岩浆型硫化物铜镍矿床、斑岩铜铜矿床、夕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和热液型矿床.伴生金矿床资源潜力巨大.因此对伴生金矿床特征的研究及找寻是迫在眉睫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的黄金储量,砂金占11%,岩金占89%(其中伴生金占46%)。表明一些金属矿床的伴生金也是黄金的重要来源,为此在金的找矿勘探和地质研究中不可忽视伴生金的理论研究。小铁山铅锌矿床中伴生金储量相当于一个大型金矿,而且有品位相当高(32.5克/吨)的富集地段,但是由于铅锌选冶的定型,对金银只做顺便回收。笔者通过在小铁山矿床的多年工  相似文献   

3.
我国伴生金类型多、储量大、回收简便,在黄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但品位低,类型杂,仅作为副产品在各级精矿中顺便回收,对其地质特征的研究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谈伴生金系指含金低于边界品位(3g/T)的矿床,不含砂矿伴生金。  相似文献   

4.
湖南共生与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的共生与伴生金约占全省金储量的60%以上.共生金主要赋存于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韧性剪切构造带,与含矿层和变质作用有关,具层控特征;伴生金则分布广泛,主要与浅成或超浅成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伴生于各种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多数形成于燕山期的早、中成矿作用期.  相似文献   

5.
江西银山矿二轮地质找矿及综合利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银山铅锌矿40多年来积极开展矿山地质工作、进行二轮地质送矿取得的成绩和工作经验;介绍了伴生有益组分金、银等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及综合利用情况;“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及尾矿中绢云母、尾矿成功再利用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西藏地区岩金矿产地较多,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岩金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12个,显示出西藏地区具有良好的找金前景(东方,1992)。西藏地区的岩金矿可分为独立岩金矿床,共、伴生岩金矿床两类。据14个主要独立岩金矿床统计,已初步查明独立岩金矿资源量127.483吨。通过15个主要共伴生岩金矿床统计,已初步查明共伴生岩金矿资源量555.226吨。本文试图对西藏地区岩金矿的区域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该地区的岩金矿找矿工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伴生金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已探明的金矿储量中占重要地位.江苏省目前已知伴生金矿床和矿点(金品位>0.1g/T)共计11处,可分为四个成因类型,即(1)火山热液型含金铜矿;(2)沉积加火山热液型含金黄铁矿;(3)中、低温热液型含金铅锌矿;(4)矽卡岩型含金铜(钼)矿和铁矿.其中中、低温热液铅锌矿中的伴生金最为重要,占全省现有金矿储量的四分之三.伴生金矿床规模可达中型至大型.江苏省宁镇地区,与中酸性岩浆岩有成因联系的铜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金占江苏省现有金矿储量的90%.此外,云台山黄铁矿床和利国斑井地区也是寻找伴生金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文峪金矿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金矿山之一,笔者对矿区505号脉等六条主要矿脉,通过系统的采矿矿坑道地质研究,查明了明金出现的地质规律,在指导找矿和矿山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①明金在矿脉中产出于控  相似文献   

9.
全国伴生金、银矿产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滋宇 《矿产与地质》1990,4(1):59-62,58
应用微型计算机IBMPC/XT,开发了“全国伴生金、银矿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近600个伴生金、银矿床的绝大部分重要数据资料,实现了计算机科学管理。本软件可在IBMPC/XT及其兼客机上运行。它对矿山地质专业工作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在科研工作和计划生产方面都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卡拉玛铜矿床中伴生金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矿石主要由黄铜矿、黄铁矿、菱铁矿和少量辉铜矿组成,伴生金主要呈独立矿物自然金产出,多数金矿物以脉型和裂隙型嵌布于矿石中,金矿物的粒度多分布在0.10~0.05mm,矿石中金的理想回收率为86.78%.  相似文献   

11.
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一矿区发现于1958年,次年开始勘探。在勘探镍铜时,顺便对伴生的铂族稀贵元素进行了考查,发现了钴、铂、钯、金、银、硒、碲等元素。当时限于缺少人力和方法,没有发现铂富集体,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也未查清,认为主要以类质同象状态存在,与镍关系密切。1966年,由西北地质研究所、冶金部北京地质研究所、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兰州中心试验室、甘肃省地质六队和金川公司等组成研究组,研究了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及其量比关系。此前,矿山于1964年在生产探矿时发现了铂富集体,促进了伴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广西锡(钨)矿床中的伴生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德 《广西地质》1994,7(2):51-60
广西锡(钨)矿产资源丰富,锡(钨)矿床中的伴生银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据已勘查评价的锡(钨)矿床中伴生银的储量占全区银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少数矿床银储量已达大、中型规模,是我区银资源的一笔较大的财富。锡矿床中的伴生银无论是在锡矿田、锡矿床的时空分布上,或者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元素相关关系上,都具有其规律性,对寻找伴生银勘查有现实意义。主要锡矿床伴生银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资料,为锡(钨)矿山开发白银生产、指导选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田构造是地质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确定煤田勘探类型的两大参数之一,而煤田构造的复杂程度,往往是对煤田的勘探评价以及矿井开拓生产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煤田构造问题,历来为煤田地质界所重视。据近年来在《煤田地质与勘探》上发表的论文不完全统计,构造方面的论文占地质类论文的20%。从内容看,涉及煤田构造的各个方面。其中,一般理论问题占24%,构造形成机制占4%,区域构造规律占6%,矿区构造特征占22%,构造控煤占32%,其它问题占12%。   相似文献   

14.
鄂东铁铜矿床中伴生金藏量丰富,产量大,在全国黄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该区伴生金产出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赋存状态的特征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矿产资源及矿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为本省成矿背景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指出镍金等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石油、煤炭等能源矿产具有资源分布集中、储量丰富、品质良好,伴生矿产较多、综合利用程度高及易于开发等特点;论证了本省矿业具有较高的区位优势(1.52),矿业值及矿业相关产值分别占GDP总量的7%和50%以上。同时也指出了我省矿业发展也面临后备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尚需提高、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的水平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在新变局下我省矿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矽卡岩铁矿床是内生金属矿床中的一个重要成因类型.这种类型矿床在我国分布广、盲矿多、品位富,并伴生有多种元素可综合利用,为重要的开采对象之一.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地质战线广大职工大力开展普查找矿工作,使矽卡岩型铁矿的老矿区规模不断扩大,新矿区不断发现.这种类型矿床在我国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矽卡岩铁矿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14.3%(1970年资料),而  相似文献   

17.
云南伴生金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伴生金主要分布于金—铜、金—铅锌—银、金—钨、金—砷—锑—汞等成矿系列中老地层铜矿的伴生金占绝对优势。但以矽卡岩型、斑岩型及铜镍矿床中的伴生金。具有发展为独立金矿床的潜势。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金,以斑岩型潜力最大,重新评价某一矿床的伴生金,应选择该矿床的构造、蚀变、矿石矿物组合、微量元素组合的有利部位或复合部位,针对重要的载金矿物研究。以期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金的来源主要有单一金矿或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以及与多金属或硫铁矿伴生的金矿。我国伴生金储量几乎占全国金储量的一半,据统计,截止1980年底为45.58%。世界重要产金国的伴生金产量均占本国金总产量的重要比例,如苏联为11.7%,巴布亚新几内亚为100%,美国为40.1%,加拿大为25.2%,菲律宾为62.1%,澳大利亚为59%。金的生产实践表明,伴生金矿对发展黄金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钦甲铜锡矿床早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19.
李思发  李亮  赵伟立 《贵州地质》2021,38(3):344-350
基于多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特征,结合外业调查建立了广西矿山开发占地、矿山开发状态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主要矿山地物的解译标志,并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通过区域地质、矿业权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实现对研究区的矿山开发占损土地以及矿山恢复治理现状的调查工作,其成果为国家绿色发展指数统计、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基本查明冀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占损土地、恢复治理和矿山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辅以野外调查和走访,对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和遥感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验证建立了该区矿山开发占地的解译标志; 利用ArcGIS平台对矿山占损土地进行了统计与变化分析; 对区内采矿引起的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采空沉陷等系列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①区内2016年度矿山占损土地总面积为49 755.47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6%,且有逐年扩大趋势; ②相较开发占损土地状况,区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程度低,治理进程滞后,2016年治理率仅为4.7%; ③区内206个金属矿开采点距离重要水源较近,对水体安全构成威胁; ④采矿引起的采空沉陷面积较大,影响周边村庄和生态环境稳定性,直接影响区域总面积达24 351 hm2; ⑤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快速、经济等特点,在矿山开发占地和矿山环境调查研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