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1年以来,在巴颜喀喇地块周缘相继发生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2年芦山7.0级地震等。对比分析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相同时间长度内,与其地球动力学上相关区域的地震应变释放强度变化特征,发现该地震发生之后,龙门山地区、巴塘地区、温泉盆地西侧南北向谷地的地震应变释放明显增强,第一个地区发生了汶川地震,第二个地区与玉树地震的发生相关,说明巴颜喀喇地块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上发生地震破裂后,其南侧的物质向东南运移,将构造变形集中在龙门山构造带上,并在其上发生破裂。该震例说明基于地震地质背景分析、找出的地球动力学上相关联的地震活动增强区域是中长期破坏性地震的易发区。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后,阿尔金断裂带东部与祁连山构造带交汇地区的地震频度和地震应变释放明显增强,该区域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几何障碍的概念,对剑川-洱源伸展构造带的几何结构、1982年至1986年沿构造带的地震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现代构造带的几何障碍是可能的潜在震源区;构造几何结构、障碍的规模、应变能积累三者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障碍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具有导致地震破裂发生和阻碍破裂发展的双重属性,从而控制着地震的孕育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郭斌  王斌  张月辉 《华南地震》2013,(4):97-105
对下扬子地区与琉球岛弧、日本岛弧、喜马拉雅碰撞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和不同区块之间地震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岩石圈结构、运动学特征等探讨了下扬子地区中强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下扬子地块与琉球岛弧带应变释放过程趋势一致;下扬子地区中强震与琉球岛弧带强震相关性较好:受琉球岛弧带发生强震影响,在6-8年时间范围内下扬子地区发生中强震概率较高:从更长远时间来看。下扬子地区中强震和构造应变主要受西太平洋板缘俯冲构造运动影响。  相似文献   

4.
乌什县城地处天山南缘西部和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位于北东向构造带和东西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这里,新构造运动活跃,差异运动强烈,断裂发育,构造应力相对集中。自60年代以来,乌什地区先后发生了3次6级以上地震,3次5级以上地震。特别近年来在乌什县及其周围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乌什县根据这些地震活动背景和多方面资料综合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塔什干地球动力学实验场重复水准测量资料的分析和对应力集中区应力应变量的计算,表明震中区为应力应变集中部位,其地面膨胀显著;定量计算和实际观测资料还表明,均匀介质中的局部非均匀区是能量集中部位,这也许是震中区以外出现异常点的原因。以东乌兹别克斯坦地震构造1959-1980年的4个地震为例,并分析地下水氡含量的变化,认为在同一地震构造中,能量可以传递,一处地震的发生,可以促进其他部位能量积累的加速而引发另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活动稳态发展的假设,利用华北地区各构造(地震)带1970年以来的Benioff应变累积释放序列,采用多种非线性函数对各带的应变累积释放趋势进行拟合,根据最佳拟合模型对各带未来1~3年的应变释放量进行预测,并根据各带的线性震级频度关系,计算预测的应变释放量所对应的最大震级。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构造带地震迁移活动研究表明,存在不同震级层次的地震迁移现象:①大震顺构造带迁移由东而西震级衰减;②中强地震沿构造带东、中、西段交替发生;③横构造带地震跳迁会影响顺构造带地震的有序迁移;④祁连山中东段—东段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最近对跨越南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系的大地测量点位的速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揭示出震间形变沿12条剪切应变率较高的近乎平行的狭窄带发生。这些高剪切应变带与活动地质断层段对应很好,与微震活动集中带局部对应。从圣安德烈斯断层大弯处向北和向南都观测到了较高的剪切应变率(0.3~0.95微应变/a),而大弯处本身则表现出分散且量级低的剪切应变率。扩散性形变分散且量级较低(<0.2微应变/a),压缩性形变在文图拉和洛杉矶盆地最高。由于以前在该地区从未作过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假设,因此,我们的分析可以证明大地测量可单独用来探测活动断层段。  相似文献   

9.
龙门山活动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断块区巴颜喀喇断块与华南断块区四川断块之间,是青藏高原断块区东部边界构造带中段的一条北东向挤压推覆构造带,它南接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为岷山-西海固南北向构造带。与后二者历史上均发生过多次7~8级地震不同,龙门山构造带历史地震活动强度却相对较低,只发生过6~612级地震,汶川8.0级地震即发生在青藏高原断块区东部边界构造带中段这一历史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的构造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华北地区1966年以来发生的M≥6地震和相关历史地震所处的构造环境、空间位置,并依据华北地区北东向构造发育等特点,把1966年以来发生的M≥6地震及相关历史地震划分为3个不同方向的5条地震构造带,第1,2,3条为北东向地震构造带,第4条为1969年以来发生的5次地震形成的可能为一条北西向的地震构造带,第5条为1975年以后发生在φN39°~φN42°线之间的地震形成的东西向地震构造带(阴山、燕山东西向地震构造带),这表明,地震具有成带活动和成组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目前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块体及其边界带应变状态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与地震相关的块体边界活动构造附近是地壳应变主体区域的认识. 利用Scholz断层能量动态平衡过程,建立了断层周边应变累积与断层面构造力的一般物理关系,据此提出以断裂带为主体的地壳应变主体单元模型. 并利用GPS基准站连续观测资料讨论了模型力学状态演化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强烈压剪背景中出现的相对松弛变化,可能有利于触发型中等强度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地壳内应力-应变能量的逐渐积累和快速释放过程,必然导致地壳内部和外表的形状变化。因此,地壳形变与地震之间应存在某种联系。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容易发生在形变高梯度带上,这种地区通常又是地壳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段。用于监测地震地壳形变观测的短水准路线大都在这些部位布设。山西地区尤其是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现代构造活动较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地震灾害重点防御区之一。山西断陷带在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现在中等地震也时有发生。本文基于修改的MPI算法,利  相似文献   

13.
地震应力产生传递与集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得出地震应力是随着“双向应变结构”的形成而产生的;地震应力主要有压缩应力、拉疏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复杂性;地震应力的传递与集中,在本质上就是应变的迁移与应变的转换;地震应力与区域构造应力有生成关系上的联系,也有作用对象与作用目的不同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古震源实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声  周春平 《地震地质》1992,14(2):165-175,T002
古震源区地震断裂成因的假玄武玻璃显微构造、基质成分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表明.随地壳抬升和相应的温度降低,在大约10~15km的深度上,长石质岩石先于石英质岩石从韧性转变为脆性性状,是导致韧性剪切带中局部应变不稳定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地震断层岩石的多样性和地震成因的二相变形理论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九寨沟地震(M_s7.0或M_w6.5)震中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交汇部位,中国地震局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曾将该震中区判定为玛沁—玛曲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地震应急科学考察期间没有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但地震烈度等震线长轴方位、极震区基岩崩塌和滑坡集中带、重新定位余震空间展布和震源机制解等显示出发震断层为NNW向虎牙断裂北段,左旋走滑性质,属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分支断层之一.此外,汶川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南缘次级活动断层上发生了包括2017年九寨沟地震(Mw6.5)、2014年鲁甸(M_w6.2)、景谷(M_w6.2)、康定(M_w6.0)等多次中强地震,显示出青藏高原东缘至东南缘各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层现今处于中等偏高的应变积累状态,即在巴颜喀拉、川滇等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层上具备了发生高震级(M_w≥7.0)地震的构造应力-应变条件,未来发生高震级地震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岱海断陷带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差定位,对岱海断陷带及周边地区2008-2013年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及震源深度研究。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较多地震呈簇集状出现于多条断裂的交汇部位,西南段地震较活跃,不同部位地震数目有明显差异,构造活动存在分段特征,震源密集地区的分布走向明显,可以推测,岱海断陷带西南端存在东西走向和东南走向的发震构造。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均值为7 km。岱海断陷带西南段地震震源深度大于东北段,反映地壳厚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差定位,对岱海断陷带及周边地区2008—2013年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及震源深度研究。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较多地震呈簇集状出现于多条断裂的交汇部位,西南段地震较活跃,不同部位地震数目有明显差异,构造活动存在分段特征,震源密集地区的分布走向明显,可以推测,岱海断陷带西南端存在东西走向和东南走向的发震构造。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15km,均值为7km。岱海断陷带西南段地震震源深度大于东北段,反映地壳厚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西北近海8.7级大地震,是一次浅源的海沟俯冲型板间地震。震中位于印尼-美拉尼西亚板块边界构造带的西北端,2004年沿该带发生的8次M≥7地震显示总体由东向西迁移的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互联系的统一动力过程。这些板间地震的发生与该地处于几个板块汇聚地带和较大的板块运动速率有关,它们导致了强烈而复杂的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南亚陆块的低角度俯冲,在俯冲带浅部形成积累应变能的巨大闭锁区,它的突然破裂和大尺度滑动是造成印尼8.7级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薛丁 《地震》2008,28(2):74-78
地震构造是强震发生的必要基础,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构造密切相关。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不仅与震中周围构造有关,而且与孕震区所在的整个构造带有关。这就表明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与未来强震都有关联。因此,在做测震学参数异常预测地震时,必须考虑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过去人们常以震中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资料来做测震学参数的异常分析,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文中以金沙江—红河边界带和地震学参量Mf值的结合为例,对基于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强震预测进行了探索,其结果对丽江地震预测效果很好,这对边界带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有某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00年以来仪器记录到的中国及边邻地区8级地震,讨论了中国大地震重复、集中发生的阶段性和周期性。依据构造块体、活动构造带,分析了大区域范围内不同时段8级地震跳跃迁移轮回。根据8级地震活动的周期性、阶段性及其迁移轮回初步预判,中国西部在数年内仍然存在发生M≥7.8地震的危险性,中长周期大地震浩劫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