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1年6月21日至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地震局科技培训中心召开了全国测震基本台网技术交流会。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地震形势和地震工作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台站以及有关人员迫切需要了解上级精神与要求,特别是在1990年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制定了全国地震监测系统调整优化方案之后、对全国测震基本台站进行了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对台网观测系统的仪器装备也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又下发了新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这些情况,对台站的仪器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与交换以及在台站的观测资料质量的评比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作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30日—11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这是继1985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工作会议后的第三次全国性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水化基本台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区域台网水化观测资料评比的第一名。各省(自治区、市)地震局(办)台站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全国水化基本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及特邀的专家代表及国家地震局的领导和同志。会议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1987年5月5日至12日,由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的全国第八届(1986年度)地震、地磁基本台站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部分Ⅰ、Ⅱ类地震、地磁台站代表五十余人。本次会议除资料评比外,还讨论了评比标准的修改意见。会议以地震、地磁台网牵头单位局地球所九室为主,台站代表参加了评委会,负责本届评比工作。经过紧张的查图,校核、评分,本届评比的结果一目了然。本届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观测资料质量评比属于小型评比会,只请少部份台站同志到会负责评比。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于1987年9月1日——9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第四次全区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上一年台站观测及管理工作情况和经验;结合一九八七年全国一、二类测震、地磁台站观测质量评比会议的精神,认真分析了内蒙台网在观测质量和大震速报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震局决定在1989年度,着手组织编制近期地震监测系统调整、优化方案,9月6日开始对“全国基本台网调整、优化方案”和“区域台网调整、优化方案”进行评审检验。这项活动将进行一个月。这次制定地震监测系统调整、优化方案的目标和原则是:为进一步提高观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台站的综合治理,推进监测系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以保证新地震活  相似文献   

6.
全国形变、重力、地磁观测系统全国基本网布局方案论证会,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廿三日至廿九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国家地震局安启元付局长主持了这次会议。邀请参加这次会的,都是局属研究所、队,分析预极中心,有关省局(办)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期从事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地震前兆方法探索、分析预报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中级科技人员,共103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辽宁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台网布局、台站基本参数、观测动态范围以及整个台网的监测能力、台网中心的功能等方面的介绍,阐述了整个辽宁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总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共同投资建设.山东遥测数字地震台网新建、改建、扩建为山东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的台网与“九五”期间建设的观测系统比较,提高了整个台网的观测动态范围,扩大了台站的观测频带,丰富了记录的信息量;台站数量与密度的增加,使台网监测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介绍了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监测能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67个台站的代表及各省科技管理或分析预报部门的负责人等共120余人。水化台网技术管理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及浙江省地震局为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会议顺利进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同志到会看望代表并讲了话。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圆满,达到了预期目的。概括起来,会议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检查、评比了1986—1987年水化基本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永氡、气体、水质离子三类观测资料严格、认真  相似文献   

10.
介绍“十五”江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阐述江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与邻省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地震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地震监测和速报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测震观测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测震台网运行率、波形可用率、台基背景噪声、干扰以及台网布局合理性,对测震观测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测震台网总体运行稳定,数据连续率较高;部分地震台站背景噪声偏大;受基岩出露影响,上海东部和西北部地区布设台站较少,导致地震监测能力较弱,测震台网布局有待优化。本项工作的开展对今后地震台站改造以及新台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效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中国地震台站的发展进程,对目前地震台网的实际监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三项检验台网监测效能的方法,即(1)有效观测范围的估算,(2)b值检验和(3)地震活动面积的检验。经过检验表明,现有台网可以基本监测全国范围内4.5级和绝大部分地区4.0级以上的地震活动;东部地区的台站较多,其监测能力也较强,可观测到东经100°以东大部分地区的2.0级或3.0级以上的地震。 文中对地震台网的观测误差及其引起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经分析后认为目前我国区域地震台网观测精度不高,甲类台站的时间服务才达到±0.3秒左右。最后,还对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监测效能和改善台网的布局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本文简述了我国地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地理分布特点。文中介绍了区域地震台网监测地震的能力和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的方法,并将全国划分为0.5°×0.5°的小区域,计算了台网对M_L=1.0,1.5,2.0,2.5,3.0,3.5,4.0地震的监测能力和观测条件质量,讨论了目前我国台网对首都圈、华北地区、东部地区和全国范围的地震检测情况,提出了一些地区改善观测条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鑫  姚宏  孙学军  徐宁 《华南地震》2010,30(2):79-87
介绍了"十五"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实现与邻省台网和地方社会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前后记录到的地震情况,阐述了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方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台站建设投资效益两方面的需求,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使用MatrixVB、Surfer和Grapher等工具,开发一套测震台网布局优化软件,可用于台址勘选和台站布局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提高台网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该软件应用于成都市测震台网,给出了多种监测能力需求下的台网布局优化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阿坝州数字地震台网的动态范围与台网监控能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阿坝州数字地震台网布局入手,随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台站地脉动记录数据,利用Noise_psd011噪声功率谱密度测定程序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到各台站的台基地动噪声均值,进而计算出各台站观测系统动态范围和台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新北京市地震局从组建开始,就把监测预报和震情跟踪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建起了比较完善的监测预报和震情跟踪工作体系。1 前兆监测台网的组成及完善11 前兆监测台网的构成北京市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由专业台站和地方观测点共同组成。北京市地震局现有专业台站8个,共22种主要前兆观测方法(见表1)。这8个台站都为有人值守台站,观测仪器设备为中国地震局认可的专业仪器设备,专业观测人员进行观测及维护,观测程序按照中国地震局制定的各方法观测规范进行,观测资料连续可靠,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震预警台网规划设计的过程,重点突出预警台站分布的设计依据及其方案,并对不同的台站布局方案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现有测震台网、已完工的珠三角预警台网的基础上,规划广东预警台网建设,满足广东省陆区和海域地震预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祁国亮  袁川  余苗  唐淋 《地震学报》2022,44(3):476-488
为解决带约束条件的台站选址问题,本文借鉴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最优化理论,深入分析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构成要素,并考虑地形坡度、环境噪声水平、台站布局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地震检测能力、记录能力和定位精度的台网布局最优化模型。之后以成都市测震台网为例,经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获得了分别满足重点监测区和非重点监测区地震监测能力需求的台网布局优化方案,明确给出了新增或新建监测台站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20.
腾冲火山地区微震观测(1)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叶建庆  陈敏恭 《地震研究》1998,21(4):343-348
本综述了腾冲火山地区微震观测台网的建立与所取得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地震记录。内容包括观测系统性能、台站布局、、地震记录。由观测资料表明腾冲火山地区存在微震活动。 了台网需要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