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本情况 1999年8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通知>(浙政发[1999]190号),明确用6年时间,在全省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建成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并将这项工作列为省政府要重点抓好的"六个一千"工程.我省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基本农田的标准化建设,确实是一条好经验.  相似文献   

2.
取得的成绩 我市于1998年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质量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止2003年12月底,已建成标准农田112 77万亩,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2.43亿元,在全市181个乡镇开展了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面达64.7%,是建国以来我市政府投资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力度、规模最大的一次.通过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我市农业、农村和城镇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秀城区作为嘉兴市的中心城区,有着其比较特殊的情况,她不仅要保障本区内的各项建设事业用地,而且还要担负起市本级一些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秀城区的土地整理工作与其它县(市、区)相比,起步较晚,具体运作是在2000年5月秀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独立运作以后.5年来,秀城区共投资1.915亿元,41个土地整理及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省、市验收,共整理区域面积17.65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4.042万亩,增加有效耕地2.335万亩,获取土地整理指标1.349万亩,在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来,嘉兴市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土地整理为抓手,建设标准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529个,整理面积255.27万亩,建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的标准化农田1 81.9万亩,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先后两次下达给我市的16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从2003年开始,还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中心村新社区建设,由点到面地推进以农村宅基地整理为主的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到目前,全市已批准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31个,复垦面积30945亩,其中28个复垦项目已经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5.
1995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省土地整理造地改田现场会后,我县全面开展了造地改田、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共投入2.67亿元资金,完成土地开发(造田)5353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3.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2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通过造地改田、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发了未利用土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县又把土地整理复垦与农村的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从1999年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以来,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但提升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安全,还有力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并连续十年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但是,随着我省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目前可供整理的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建设难度逐渐增加,投资成本不断加大,而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为加快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我们先后赴湖州市、金华婺城区等地开展专项调研,通过与当地国土局、乡镇政府有关同志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踏勘项目现场,探讨当前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存在原因,进行对策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是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几年来,我们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关键环节狠抓落实,在全县建成了一大批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1亿元,建设标准农田面积9.52万亩,超额完成了杭州市下达给我县8万亩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在视察我县土地整理现场时,对我县土地整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桐庐县的土地整理工作抓得不错,做得也不错.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嘉善县以土地整理为依托,实现了全县基本农田的标准化。●主要特点:范围广,影响大;规划细,管理严;标准高,质量好;周期短,见效快;工程实,效益好。●主要经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调查,抓好规划;建立班子,完善政策;多方筹资,用好资金;科学组织,注重质量;树立典型,搞好示范;明确权属,协调利益。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鼓励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开展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嘉善县依托土地整理,狠抓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全县人民5年多的努力,不仅建成了大面积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生产面貌,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1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特点1、范围广,影响大。嘉善县土地整理工作自1998年6月开始启动,到2003年11月结束。全县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23个,整理区域面积3.53万公顷,建成标准农田2.22万公顷,新增耕地2680.39公顷,农田标准化率达81.92%。全县164个行政村,已完成土地整理的有150个,覆盖面达91%。2、规划细,管理严。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由国土部门牵头,水利、农林等部门配合进行。每个项目均有详细的规划图件、科...  相似文献   

9.
正是金风送爽,银桂飘香的季节.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抓住中秋节与国庆节之间的空档,在海盐县召开了全省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水利厅、统计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和全省各市、县(市、区)分管局长八十多人参加了会议.王松林厅长在会上作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完成今年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工程措施,对提高遂昌县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据统计,2002年遂昌县整理各类土地共2.6万亩,新增有效耕地0.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2.2万亩,取得土地整理折抵指标3000亩。该年内建成的标准农田和取得的折抵指标数分别是前四年总和的2.1倍和2.2倍。  相似文献   

11.
11月2日,全省第四季度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分析会在瑞安市举行。会议分析了当前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情况,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思路。省厅副厅长张延华、省厅耕保处、省土地整理中心、省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人和各地区分管局长、耕保处处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共4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充分肯定我省土地整理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耕地保护和造地改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我省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04年底,全省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建成标准农田1194.38万亩,新增耕地达182.07万亩,为我省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核拨土地整理折抵指标131.09万亩,使用折抵指标批准的耕地104.26万亩,占全部批准建设占用耕地179.27万亩的58%,大大缓解了我省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开辟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财源,壮大了村级经济,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既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10日,城南镇殿嘴头塘土地整理工程通过市级验收。该项目涉及城南镇西沙头、西合、广联、茶园等五个村,通过近五个月的施工,项目总投资48.40万元,共整理土地面积273.49亩,净增耕地55.80亩,建成标准农田254.63亩。通过本次系统的土地整理,该项目共多整理出耕地面积60.00亩,扣除新建道路及水利设施建设等用地4.20亩,可净增有效耕地面积为55.80亩。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浙江省仙居县结合当地实际,以宣传为先导,各乡镇全面发动,积极行动,掀起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热潮。 2002年仙居县共上报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的土地整理项目11个,立项面积84091亩,是前三年立项整理面积总和的25倍。截止目前,全县实际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共32个,整理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15.
日前,随着江山市贺村镇友爱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顺利通过由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国土、农业、水利、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至此,该市第十期实施的7个土地整理暨万亩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通过检查验收。据了解,江山市第十期土地整理项目共分7个项目区22个施工标段,涉及贺村、峡口、凤林、虎山等6个乡镇(街道),整理土地项目区总面积12000余亩,建成标准农田10600余亩,新增耕地540亩,新建机耕路413条89.14公里,修建灌排渠道603条139.87公里,项目总投资3500余万元。验收检查组人员在通过深入项目区实地检查和查阅图件资料的基础上,原则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缙云县紧紧抓住全省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的契机,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破解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制约的有效途径来抓,积极制定政策,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走出了一条通过政府投入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特色路子。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已有十一年.在这期间,全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10个,投资总额达到10亿元,共整理农田68.6万亩,新增耕地22.7万亩.项目的实施惠及77万群众,新增耕地解决28万人的长远生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受到各级政府及群众的欢迎. 一、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机制正在进一步优化 2010年前,青海省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执行了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五项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湖州市以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为目标,土地整理工作先后经历了试点摸索经验、大规模开展农地整理和农田、村庄综合整理这样三个阶段。经过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五年时间的艰苦奋斗,全市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实现了由小片分散到大片集中;资金投入由政府单一投入到多元筹措投入;时间由冬春为主到全年不间断;施工由手挖肩挑为主到实施机械化作业;内容由单一农田整理到与效益农业、村庄复垦结合进行综合整理建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5年来,新增耕地解决了15万人的长远生计问题并惠及40多万农民。青海省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起步于2001年,10年来,经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计66个,总投资4.5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新增耕地12.6万亩。目前已完工的项目有41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耕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10%-20%。年增加粮食1.2亿斤,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浙江省仙居县结合当地实际,以宣传为先导,各乡镇全面发动,积极行动,掀起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