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首先利用重力归算原理推导高程变化对重力观测值的影响,计算因高程变化导致重力布格异常改正、空间改正和层间改正。然后利用昆明市多年的InSAR影像资料,计算城区地面沉降变化量,在重力数据处理过程中结合InSAR技术得到地表沉降变化量,以及因地质密度变化引起的精确的重力值,进而计算得到该部分变化对昆明地区重力异常的影响情况。本文结合重力异常在地震方面的应用,说明提高重力测量精度在地质灾害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顾赟 《东北测绘》2013,(2):157-158,162
传统水准测量是高精度水准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DiNi电子水准仪测量数据,针对长距离、高精度水准测量高程的多值性,对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和重力异常改正的原理进行详述。将其应用于某城市二等水准网平差计算中,证明了精密水准改正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国家水准原点网重力异常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光巍  夏晨 《北京测绘》2013,(4):39-40,93
介绍了国家水准原点网的情况,概括了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改正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实测重力值和高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发现该区域重力异常影响极其微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电磁波测距是边角网控制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重要手段,对所测边长进行完全和正确的改正是工程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电磁波测距原理,结合相关规范对边长改正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边长改正的内容、计算方法和步骤,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测绘学报》2012,41(4)
推证顾及地形与完全球面布格异常梯度改正的完全到一阶项的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严密解式,并在某试验区综合利用地形、重力、GPS/水准等数据进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与检验。通过对高程异常计算绝对与相对精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完全球面布格异常梯度改正项对高程异常的影响能够达到厘米的量级。因此,提高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建模精度,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除需顾及地形改正项影响外,还应考虑完全球面布格异常梯度改正项对高程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推证顾及地形与完全球面布格异常梯度改正的完全到一阶项的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严密解式,并在某试验区综合利用地形、重力、GPS/水准等数据进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与检验。通过对高程异常计算绝对与相对精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完全球面布格异常梯度改正项对高程异常的影响能够达到厘米的量级。因此,提高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建模精度,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除需顾及地形改正项影响外,还应考虑完全球面布格异常梯度改正项对高程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宁波市鄞州中心城区1∶500数字地形图高程改正项目为例,介绍批量实现数字地形图高程改正的方法.结合测区情况,采用按不同区域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改正.叙述从外业高程改正控制点的选择、施测和内业高程改正数据模型的建立、程序实现改正的全过程,并对改正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实践证明,通过建立高程改正数学模型方法能达到...  相似文献   

8.
对正常高改正式中的重力异常改正项进行了积分置换,将原来主要依赖于沿水准路线的重力异常的公式置换为主要依赖于水准路线两端高程的公式,以更便于使用。同时对这一新的匠精度,特点和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讨论对LIDAR点云的高程值进行再次改正的必要性和改正方法,提出构建Delaunay三角网对LIDAR点云的高程值进行再次改正的方法,实例改正结果表明,改正后的LIDAR点云的高程精度能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单频GPS接收机作控制测量的气象改正问题作了研究。分析了气象改正对各分量的不同影响,得出它对平面坐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要得出高精度的高程必须进行最佳的气象改正。分析了平均、逐点、缺省值和局部模型4种气象改正方法,得出局部模型是较好的气象改正方法。最佳的气象改正方法是在局部模型的基础上,加上数学模型误差及异常气象因素的改正  相似文献   

11.
现有RSSI测距中的路径损耗模型多依赖于经验模型,其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温度变化是影响RSSI观测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RSSI测距精度。因此,构建包括温度改正项的信号传播路径损耗模型是温变环境下提高RSSI测距精度的关键。本文基于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分析了将路径损耗指数视为温度函数和RSSI直接温度改正的两种温度改正建模方法,并提出了3种具体的RSSI测距温度改正模型。利用温变试验的RSSI实测数据,分析了RSSI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建立了RSSI测距温度改正模型。结果表明,RSSI测距温度改正的多项式改正项和混合改正项所建立的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测距改正精度;但随着节点间距的增大,建模的误差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2.
海洋磁力测量中一种磁扰日地磁日变的改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边刚  刘雁春  于波  暴景阳  卞光浪 《测绘科学》2007,32(5):23-24,13
基于磁扰期间地磁扰动的时间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磁扰日地磁日变改正方法-扰日法,该法充分利用磁扰日前后的日变观测资料,将磁扰日期间的静日变化和扰动变化分离,结合各自的时间特点,分别对其进行改正。实例验证与分析表明:磁扰期间,采用扰日法可以提高磁扰日地磁日变改正精度,并且其日变改正精度与时间差(经度差)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及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是一项基础的数据预处理工作,用于去除影像整体的辐射不均匀性、条带噪声、坏线等辐射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几十种不同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和算法。面对种类众多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联是什么,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是3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围绕这3个问题,第一,本文以相对辐射校正系数获取的不同方式为原则,将现有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分为3大类:定标法、统计法和综合法,使该分类体系能够反映各类校正方法的区别和关联。第二,在新的分类体系下,给出了定标法、统计法、综合法的数学模型表达,详细介绍了3类方法包含的每种具体的校正方法和算法,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和优缺点。第三,从影像辐射不均匀特征、影像几何特征、传感器定标、影像综合特征4个方面,对各种校正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对辐射校正方法的建议,同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分析了相对辐射校正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有效信息和噪声的计算机判定准则、相对辐射校正效果的评价体系、相对辐射校正对于后续的绝对辐射校正结果的影响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GPS/VRS实时网络改正数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厘米级网络GPS/VRS实时动态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系统地探讨VRS网络实时改正数的生成模型,并提出适用于中长距离参考站网络的电离层、对流层以及卫星轨道改正数计算的改进算法。结合四川GPS参考站网络(SGRSN)以及自主开发的虚拟参考站软件平台VENUS系统,对上述改正数生成算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其大气误差改正数精度为2~4 cm,轨道误差的影响可基本消除,满足80 km以上中长距离稀疏参考站网络厘米级实时动态定位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形校正是准确获取地形复杂区遥感反射率的重要步骤,对提高山区地表遥感参数定量化反演精度,扩大遥感产品应用广度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准确获取山区地表遥感反射率进行研究,建立了多种地形校正模型来减少或消除遥感图像中地形效应影响,减少同种地表类型的反射率差异,并将地形校正模型分为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根据构建物理模型时是否考虑地表非朗伯体特性,将物理模型分为朗伯体假设模型和非朗伯体假设模型,本文分别从朗伯体假设模型和非朗伯体假设校正模型展开叙述。从两类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模型特点,局限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描述了两类模型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朗伯体假设模型和非朗伯体假设模型的适用性和不足,剖析了目前地形校正模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本文也比较了应用于地形校正的效果评价方法,并展望了地形校正方法和地形校正评价方法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气效应是影响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研究大气效应对成像光谱矿物识别和填图的影响,并对不同大气校正和光谱重建方法的效果作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姜亢  胡昌苗  于凯  赵永超 《遥感学报》2014,18(2):287-306
地形校正可以减小地形起伏对地物光谱的影响,提高计算机分类在山区的精度。设计了针对全球土地覆盖分类的Landsat TM/ETM+数据地形校正方法 SCOS(Smoothed COS余弦),首先对地形的坡度角进行抹平处理,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表非朗伯性对地形校正的影响,然后利用简单有效的余弦校正去除地形效应。该方法与其他常用地形校正算法的对比分析是通过对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地表覆盖的有代表性的6景Landsat TM/ETM+数据的试验,采用统计分析与目视判读的方式,从过度校正和类内均一性两个方面进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视效果和统计结果上优于常规方法,并且更加简单有效,无需复杂的大气参数及传感器参数,满足全球地表覆盖分类对地形校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对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是遥感影像应用的重要环节,以往的遥感影像利用人工或半自动的方式进行几何校正时,存在校正结果难以预料,控制点精度不可控,二次校正过程中控制点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利用华浩超算平台,对资源一号02C卫星10 m多光谱影像和2.36 m全色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试验证明华浩超算平台的实时几何校正模块,可以对每一个精校正后控制点的精度进行实时控制,并有效地解决了控制点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影像的应用前提是影像处理,大气校正可消除大气和光照等因素对地物发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几种常用的几何纠正方法,可消除系统和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影像几何变形。本文通过对资源三号卫星的基本参数信息和相对应影像数据特点的介绍,先通过大气校正,校正后的影像分别使用几何纠正的几种方法,并通过各种方法的计算量、实用性以及相应的精度,对比分析各种方法在处理这种数据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