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兰州市滑坡、泥石流类型、分布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滑坡、泥石流防治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了加强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对策,强调了开展系统防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调查、核查资料的全面统计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的灾情历史及险情现状;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图文报道     
<正>5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根据省减灾委统一安排,5月6,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了以"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拉开了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序幕。今年宣传活动是机构改革后,地质和海洋职能部门首次合并宣传。自然资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小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泥石流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区,以DEM为数据源,通过提取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实现四川省小流域划分。基于收集的已查明泥石流流域资料,分析了泥石流孕灾环境与成灾特点,选择流域高差、流域面积为指标,建立基于能量条件的潜势泥石流流域判识模型,对划分的小流域进行判识,识别出7798个小流域具备泥石流发生所需能量条件,面积为31.1×104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4.18 %。进而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拓物元模型,开展了小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划分了危险度等级,得到中度、高度、极高危险区的小流域个数分别为1946、1725和1002个,面积分别为9.1×104、7.7×104和3.4×104 km2,中度以上危险区面积共20.2×104 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41.67%。最后对评价结果可靠性和各等级泥石流危险区在各地市级行政区、各大流域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对促进泥石流判识与危险性评价理论,区域泥石流防灾减灾与山区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12日是第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当天上午,广西国土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和南宁市邕宁区政府在邕宁蒲庙镇新兴广场联合开展“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提供专家咨询、展出科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教影片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广大群众认真讲解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在有奖竞答环节中,广大市民踊跃参与,通过回答有关问题,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6.
信息视点     
正自然资源部发布下半年地灾趋势预测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下半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指出下半年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极端气象事件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必须时刻绷紧防灾这根弦,扎实做好下半年地灾防治工作。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1747起,造成46人死亡、8人失踪、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  相似文献   

7.
山东济南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烈,为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彻底摸清地质灾害现状,建全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系统,提升地质灾害总体防治水平,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文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查明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4种类型,查明了地质灾害现状发育情况和分布特征等,对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及植被、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5月12日为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5月7日县政府组织各责任单位于荷花广场进行防灾减灾展板、挂图宣传。我局组织并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共发放科普知识手册126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手册250册,并就地灾防灾知识自救措施对来往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黄南州是青海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同仁和尖扎两县列入省级防灾预案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14处,每年都发生2-3起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将明显增多,地震活动频繁,强降雨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加剧,黄南州地质灾害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把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5月12日是中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但同时,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迫切需要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石棉熊家沟曾于2013年7月4日爆发泥石流,该次泥石流物源类型多样、形成机理复杂,并发生堵塞主河的次生灾害链,具有代表性。通过研究,本次泥石流是在强降雨条件下,以中上游沟道松散物为启动点、沿程下切拉槽、崩滑不断参与运动的一场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泥石流形成因素分为强降雨、沟道物源启动、崩滑规模扩大3个方面。参与熊家沟泥石流启动汇集的物质来源为沟道物源和崩滑物源,其中,沟道物源量占总量的81.55%。物源补给以沟道松散物为主,崩滑直接提供物源量小分散。经过“7·04”灾害后,流域沟道淤积抬升,形成新的沟道松散物,为下次泥石流埋下了隐患。熊家沟泥石流的成灾模式类型多样,表现为淤积抬高、撞击冲毁、堵塞主河、淹没上游。通过堵河经验公式判别,“7·04”熊家沟泥石流的形成特征极易发生堵河,当地政府与防灾减灾部门应有的放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美国:构建干旱防灾减灾体系 美国是一个干旱频发的国家,据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测算,美国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60亿~8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美国政府为了防治干旱灾害,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干旱防灾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汝州市位于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极端天气天数较多,极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汝州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周密安排部署。为切实做好201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汝州市组织召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世界》2010,8(3):94-94
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也是纪念"5·12"汶川地震的日子.国家减灾委通过定期举办这种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希望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的能力与信息化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国土资源局扎实开展4项工作,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一是防灾宣教到位。各国土资源所充分利用广播、横幅、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和防灾避险、灾害自救常识进行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处置能力。截至  相似文献   

16.
浙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形和气候背景,是我国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浙江经济最发达,人口稠密,极易出现小滑坡(泥石流)大灾害情况。为科学防范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我省建立的突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从2003年7月开始投入运行,至今已进入第8个年头,已初步形成了预警预报系统与群测群防结合的防灾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1日,栾川县召开2016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生命与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杨士海强调,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家减灾防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态化防灾方面仅次于防汛,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处置不力,就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地质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8.
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近些年异常的气候变化。加上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壳表层的扰动,导致我省地质灾害频发。据2001年至2006年统计,全省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989处,导致192人伤亡(其中死亡145人),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当前,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不仅成为全省各级政府肩负的重要职责,而且成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索地质灾害防治规律。努力做到科学防灾,切实提高防灾工作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总结我省近些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着力查灾、努力减灾、合力防灾、大力消灾、全力救灾。“查、减、防、消、救”五措并举,科学防御,是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御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云和县把该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成果、重要小流域泥石流隐患防灾避险运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使该县地质灾害防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一是运用调查成果进行动态调整。该县根据重要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的情况,多次深入到现场,逐一核对、登记,根据隐患点的人口等情况进行调整。地质灾害隐患点从去年的76个调整为84个,增加了8个监测点。  相似文献   

20.
正12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追思同胞、警钟长鸣,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2020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浙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之地,也常受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