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气象牵涉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古、今、中、外、社会群团、政府机构和个人所密切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气象的观测、予报和气象信息的传输、发布,过去是凭籍人类的感官、经验和原始的通信工具,今天则利用先进的探测装备、通信手段、计算机技术和天气动力学、气象统计学等理论工具,走向了客观化、定量化和快速化。万里副总理对我国气象部门提出了“准确、快速、经济”的要求,激励我们要更好地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区域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演变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定量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是分析区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套将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的方法:首先,通过选取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和普通中学在校中学生数等17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反映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法将各指标综合获取区域人类活动定量化指数。将本方法应用于中国武川县、蒙古达尔汗乌拉省和俄罗斯扎卡缅斯克地区,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经计算,2000年前述三地的区域人类活动指数,依次为0.78,0.54,0.16,即,自南向北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武川县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5年及2000年的区域人类活动指数,分别为0.37,0.50,0.78,即,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加。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自然环境和区域人类活动的梯度分析,以及武川县区域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定量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为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从气象服务市场的实际出发,借鉴微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讨论研究了气象商品市场价格及其变动因素、形成机制,并开拓性地提出了气象商品的定价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在经济发展需要进入可持续性发展轨道的宏观背景下,研究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极具特殊性,风险性等五方面的性质;其消费主体结构与消费客体结构也极为复杂;气象服务产品的消费成本在气象服务产品消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决定消费成本有两个经济量,它是制约消费的基本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地震成因模型。认为不仅水库地震、矿震等是被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其它地震也很可能有诱发因素起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是触发了地震,地震的孕育很可能也与其有关。诱发因素包括人类工程活动、地外天体的特殊位置、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气象异常等。这些因素对地壳产生了附加垂直力,后者引起局部地层弯曲,进而导致应力集中、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改变乃至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6.
旱涝灾害不仅是气象灾害,也是地质灾害。气象因素与下垫面相互作用是旱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地质背景是组成下垫面要素的重要内容。本文分别从地质作用、人类活动、地貌条件、包气带水分物理性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各自对旱涝灾害的形成、分布、转化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旱涝灾害分布的地质模式,据此可明确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灾害类型的主要不良地质因素,对研究旱涝灾害,指导其治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年际波动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流县1985年-2003年水稻田间实际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分离气象产量,作各发育期气象因子点聚图分析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利用积分回归分析不同发育期气候要素对气象产量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播种一出苗期,气象产量和气候积温呈负相关;在三叶一移栽期,气象产量和活动积温呈正相关;在拔节一孕穗期,气象产量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在开花一乳熟期,气象产量和最高气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指挥系统。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气象因素及地质灾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基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采用先进的GIS技术能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区域预警,能直观地了解到各部分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在对气象产品生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就气象公益服务产品生产、气象生产资料生产、气象科技信息商品生产等三方面的投入与补偿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开拓性地提出了气象产品的投入主体,补偿原则及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人类干扰活动强度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基于RS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人为干扰度模型,结合区域人工沟渠建设情况,从区域和局地两个尺度直观揭示人类干扰强度时空分异特征,并探究区域景观格局对人类干扰活动的响应,以期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调控提供决策支持。结果表明:① 1995-2015年现代黄河三角洲区域人为干扰度和人工沟渠密度均明显增加,空间分布呈现从西南部向东部、北部,自内陆向沿海的扩展趋势;② 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增强,研究区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区域景观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增加,景观整体连通性减弱,景观复杂性降低;③ 景观格局对人类干扰强度变化的响应关系呈现出地区和时间差异;人类干扰活动强度相对较低的保护区受人工沟渠建设的影响,也呈现出斑块团聚程度降低、景观多样性增加和景观复杂性降低的变化趋势;④ 人为干扰度指数和人工沟渠密度指标互为补充,互相印证,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干扰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是由世界各空间大国的遥感机构构成,旨在协调和交流各空间机构的活动,推动空间数据的利用。中国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作为2 0 0 4年CEOS的轮值主席,为了促进与CEOS其它成员国在快速反应信息系统方面的学术交流,加速我国在快速反应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应用,2 0 0 4年5月5~7日在中国武汉大学举办2 0 0 4年CEOS快速反应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会议由CEOS数据利用专家组、中国国家遥感中心、CEOS中国秘书处、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卫…  相似文献   

12.
气候与健康     
本文简述气候与健康的研究简史,分析风、温、压、湿等气象参数和人类疾病和健康的相互关系,叙述气候疗养、医学气象预报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3.
地壳形变测量的任务是应用大地测量和定点地形变测量,测定和研究地壳外表的形变运动,协同地震地质、地球物理、海洋、气象诸学科查明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活动规律,确定未来地震的时、空、强及其在地表表现的方式,对地震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趋强烈,近年来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赵家塘滑坡为益阳市赫山区境内一小型浅层土质滑坡,本文通过对赵家塘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特征及结构特征的分析,结合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条件,对赵家塘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与推力计算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复杂繁多的气象数据格式,给气象预报与科研工作人员的绘图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气象图形软件的特点及不足,基于Meteoinfo类库特点,选择利用C#、VB语言构架界面,FORTRAN后台运行进行数据处理,GIS的地理信息功能和GrADS的批处理的混合编程方案,开发了气象数据图形显示系统,有助于把气象工作者从编写脚本和数据转换的不便中解放出来,让气象工作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或业务。  相似文献   

16.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发生最频繁、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根据湖南省山洪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从湖南的自然地理、气象以及人类活动诸方面分析了该省山洪灾害高发的原因及主要致灾因素,指出了山洪灾害与湖区洪灾的不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规范人为活动和如何防灾避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伽利略”号太空探测器1990年12月在地球上空拍摄的地球气候全貌的图片,最近由美国有机机构公布于众。图片清晰显示了各大洲及陆地地质、地貌和气象有详细状况,是人类来自太空的有关地球地理状况最为细致的图片。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地裂缝分布广泛,遍布43个县(市)128处。主要形成于1970~1991年间。文章概述了全省地裂缝时空分布,分析了地震、构造、地层岩性、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裂缝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地裂缝成因、活动周期、预测、防治等问题。认为全省地裂缝主要是人类采矿活动和构造活动两大因素引起的。构造活动引起的地裂缝主要是地应力释放的结果。与太阳黑子11年活动周期一致,而且发生在谷年附近。地裂缝危害主要发生在显示阶段,气象干旱强烈蒸发以及阵雨、暴雨引起地面积水汹涌流入地下是地裂缝显示的两个条件。故控制这些显示条件,可有效地防治和减轻地裂缝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菏泽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震、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土地盐渍化及地氟病等,其发育与分布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以及气象、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就其分布、危害、致灾原因等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子午工程以了解地球空间环境变化为主要对象,集空间环境监测、研究和预报为一体的多门科学、多种现代化技术高度综合的重大系统科学工程。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日地空间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