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FME的GIS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语义转换的转换理念,利用FME转换平台实现GIS空间数据转换,以厦门市公交路线的MIF数据格式转换成SHP和Coveage格式,分析语义转换的原理和数据质量,最后阐述FME在GIS空间数据转换、海量数据存取及Web共享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格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间的差异以及常用转换方法的不足,研究了AutoCAD与ArcGIS的数据异构性和基于语义转换的映射关系,提出基于FME的CAD数据至GIS数据转换方法,通过构建FME Workbench转换模板实现了CAD数据至GIS数据的批量转换和处理。以某市地形图为源数据进行实例论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确保了数据转换的科学性、精确性和完整性,在保证"无损"图面效果的同时传达了完整的图属关系,提高了数据入库效率,有利于解决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制约海量时空信息高效处理与共享的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城镇地籍空间数据ArcGIS格式向MapGIS格式转换的主要途径,并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通用转换器FME语义转换的优点,实现了ArcGIS格式数据向MapInfo格式数据的高效转换。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FME的GIS数据无损转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MapInfo、Arc/Info数据格式的分析,结合FME的数据转换机制,阐述一种基于FME实现大批量MapInfo格式数据到SHP格式数据的无损转换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较直接用GIS软件平台自带的转换工具进行数据转换,然后进行大量的人工处理工作,其效率有很大提高。具体做法为:生成FME语义映射程序文件-编写FME批处理文件-对比并校正转换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基于FME空间数据转换系统。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例,在AutoCAD格式数据与GIS格式数据之间构建映射关系文件,实现CAD数据到GIS数据转换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据转换是实现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数据间互操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详细阐述目前实现数据转换的几种方法及存在问题,并以AutoCAD dwg数据格式为例,介绍如何利用FME(FeatrueManipulate Engine)语义转换实现AutoCAD dwg数据向GIS shape数据格式转换,并利用脚本程序进行批量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籍数据入库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CASS,ArcGIS数据格式的分析,结合FME强大的数据转换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FME技术实现地形图数据主流的CASS DWG格式经由SHP格式转换为符合国标规定的ArcGIS Geodatabase(MDB)数据的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地理数据批量、无损、高效地转换入库操作。以某市的地形图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FME的Joiner函数模型可同步实现数据的格式转换、地理要素编码转换、地理要素的重分类与分层、投影变换等操作,可有效解决制约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的多源数据格式不统一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各行业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多,研究实现 ArcInfo 至 MapInfo 大批量图幅数据转换技术,为客户快速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基于 FME 语义映射文件编程实现大批量图幅 E00格式至 MapInfo 格式高效转换的技术路线,并利用 FME 读取对照表方法解决了投影变换、编码代换、要素归类和符号化表示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FME语义映射的数据转换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详细介绍FME语义映射和转换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了FME的空间数据转换机制和简单语义转换规则的不足,并基于自定义映射文件提出了一种在DOS环境下进行批量数据转换的高效方法,最后以DGN到DWG格式的数据转换实例探讨了实施FME语义转换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0.
要素操纵引擎(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FME)平台是数据信息转换工具,以研究FME语义映射文件的组成和执行过程为基础,通过修改FME语义映射的方法,对OSM标签信息提取转换到MySQL数据库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实现OSM数据标签信息的快速、高效的提取转换。根据OSM的数据结构特征,设计数据库结构,在转换结果中充分体现出OSM数据键值对标签信息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ySQL数据库格式存储OSM属性数据信息,推动了语义特征分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